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一天,他们在登临泰山时,见盘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 二”两个字,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于是便向陪同的中国学者询问。不料,谁也回答不上来。中国学者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只好说回去查询。  相似文献   

2.
20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到中国。一天,他们在登临泰山时,见盘路一侧的石壁上刻着"(?)二"两个字,这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于是便向中方陪同人员询问。不料,谁也回答不上来。陪同人员被这两个古怪的字难住了,只好说回去查询。游山归来,日本学者追问"(?)二"的读  相似文献   

3.
七、《泰山刻石》拓刻的流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各地曾先后刻石七处。及二世立,又尽刻始皇所立刻石。现大都湮没无存,唯存《秦琅琊石》(见图版3)86字和《泰山刻石》10残字,为历代学者视为珍宝。因此  相似文献   

4.
一、概说《秦泰山刻石》,又称《秦碣》、《李斯小篆碑》,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现存泰山岱庙东御座院碑亭内,为泰山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记载现存最早的刻石。据宋刘跂《秦篆谱·序》记载,原刻铭文22行,满行12字,凡刻222字(其中大夫二字合为一字),字径6.1厘米。前12行为始皇刻辞,计144字;后10行为二世诏书,计78字(其中大夫二字合为一字),相传为  相似文献   

5.
七、版本选择 《泰山金刚经》,以其"雄浑丰厚"的艺术魅力深受古今书法家、书法理论家青睐.但因其字径较大,古来鲜有原拓供人们临习用.清代以来,《泰山金刚经》摹本、拓本和缩印本广为流布,计有10余种缩印本传世.它们多则上千字或近千字,少则几十字,均为弘扬泰山文化和传承书法艺术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由于《泰山金刚经》年代久远,风雨剥蚀,经文重复语句太多,字径较大,"拓工一纸拓一字,未详文意"(清阮元语)等原因,多数法帖在字口、字形、字径、贯通文意、原字对应等方面,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泰山金刚经》摩崖石刻的本来面目.这对正确临习和把握《泰山金刚经》的艺术特点,产生了很多误导.  相似文献   

6.
泰山刻石安国藏百六十五字本准秦文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秦泰山对石小篆,最佳拓本是明安国藏本.存字百六十五。其文字内容与《史记》所载秦泰山刻石颂词及二世诏书摊校,有十余处似异而实同,其小篆构成百余字与可捡秦文相对照,基本吻合。所以得出结论:安国藏本的小篆与秦文相符,是秦文字或准秦文字。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我国无论是石碑、书信,还是春联,都曾有过无字的.尽管无字,却饶有风趣. 无字汉碑 汉武帝刘彻,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登泰山封禅,在泰山玉皇顶上立下一块无字碑,称作"汉石表".他认为自己功德无量,难以言尽,故不刊一字,任人理会和评说.当时的人们对此事不便评说,但后人对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却毁誉不一,褒贬各异.  相似文献   

8.
刘维友先生的"地到山登"联语在泰山极顶有之,原为安丘王纳所作.刘先生此作有书写性情,用笔能走起来,用墨也不错,这是习书的良好素质.要改进的地方是:第一要很好地临帖.从作品看,作者临帖不多,几乎没有帖的影子,所以书法的法度还谈不上.仅在用笔上,就存在一些不足,如"到、我"二字点的写法,"山"字竖的写法,"天"字横的写法还须改进.第二是需要正字.作品中"到"、"我"字写法不准确.第三,引首章宜盖在"地、到"字之间,名章一、二章之间应空一章位置.  相似文献   

9.
<正>【作品概况】《泰山刻石》又名《封泰山碑》,为始皇东巡第二刻,刻石泰山顶,石残。残石已失。前半部刻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后半部为秦二世刻于胡亥即位第一年(前209),四面不等,22行,行12字,共222字。李斯小篆。现存岱庙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又称"泰山十字"。传世最早、最为著名的有北宋拓本165字和53字本。但以29字、10字拓本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古之学者淡化名利,今之学者有追逐名利的崇名之风;古之学者治学"文无定法",今之学者以论文为主(专著实际上是扩大了的论文);古之学者治学突出"简易"二字,今之学者治学倾向是"增"而不是"删";古之学者治学具有通俗化的特点,今之学者的思想却日益学究化;古之学者治学既重文字也重口语,今之学者的治学活动重书写语言轻口述语言.  相似文献   

11.
许汉老师被语文界后辈尊为广东的泰山北斗,是学术上的一棵常青树。几十年来,他以研究者的高度引领过也依然引领着一大批语文教师,更以学者的智慧启迪着无数有志于小语教学的青年教师。曾经问  相似文献   

12.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鲁迅说. 鲁迅之后的无数政客、文人、学者也这么说.我们也在这么说. 一样吗?一样的心态,一样的姿态吗? 鲁迅说这句话时,头发一根根直直地竖着,极其像隶书的“一”字胡须抖动着,手里的烟一闪一灭.  相似文献   

13.
从教多年,听课无数,虽事过境迁,但每每回味,总有许多精彩的教学镜头浮现眼前,怡人的教学语段萦绕耳际.是何原因,有此魔力?细细揣测,当以"投入"二字归之.  相似文献   

14.
偶然看到一幅漫画,画的是个刚毕业出来找工作的大学生,身上有无数脚印,画旁有行字:能被人踩,才有踩人的一天.偶然发现,用电脑处理信息的时代打"事业"二字时,还会跳出"失业",算不算是一种宿命?  相似文献   

15.
泰山成山于太古代,距今约二十四亿五千万年,为片麻岩构成的断块山地。泰山绵亘于山东省济南市与泰安、历城、长青三县之间,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主峰在泰安县城北,海拔1545米,其高峰次于华山和恒山,居五岳的第三位。泰山之美在于山势磅礴雄伟,峰峦突兀峻拔,景色壮丽。泰山地处鲁北,古时鲁国人对之举首可望,所以《诗·鲁颂》里有云:“泰山岩岩,鲁邦所詹”,这是诗歌中最早对泰山的描写。史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赞美泰山:“高矣!极矣!大矣!特矣!壮矣!赫矣!骇矣!惑矣!”八个写形字中,前六个字写泰山的雄伟壮丽,后两个字写他对泰山的神秘感。这,可算是对泰山的绝妙描述了。  相似文献   

16.
《纪泰山铭》,亦称《唐摩崖》、《东岳封禅碑》,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九月,为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后撰书的铭文,刻于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文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08字,字径为16厘米×25厘米.  相似文献   

17.
论羊祜的思想和品格赵志坚羊祜(221—278),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属山东平邑县)人。他出生于“世吏二干石,至祜九世,并以清德闻”①的官僚世族家庭。祖父羊续为东汉南阳太守,父羊行为上党太守。东汉著名学者蔡邕是他的外祖父,晋景献皇后是他的叔伯姐姐。青年...  相似文献   

18.
古今名人题墨中,有一些刻意的残缺字,只要我们领悟其用意,便可以品出别致的雅趣。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  相似文献   

19.
泰山羊氏家族有过辉煌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关于该家族的研究可以分为羊祜研究和家族文化研究两个部分.关于羊祜研究,柳春藩等众多学者有相关论文,李光星有《羊祜年谱》专著.关于羊氏家族文化研究,周郢著《羊姓史话》有开山之功,其多篇论文亦为采铜于山之作;一批研究生以泰山羊氏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刘硕伟著《两晋泰山羊氏家族文化研究》系统探索了该家族发展的历史、家族的婚媾与交游、家学与门风、旧地与文物等多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丁亥初秋,王友谊先生到泰山有活动。于是,笔者便有机会向王先生问字和采访。王先生不仅是著名书法家,也是书法教育家和书学理论家,于书法谈古论今,思维敏捷,往往语惊四座。他说:学习小篆,《泰山刻石》、《峄山刻石》都是临习的最好范本。如果写《泰山刻石》,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自学丛帖》中有165字本,可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