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向阳 《情报杂志》2002,21(6):18-19,21
文章从不同的视角细致观察了“信息获取路径”的概念,提出了一个多维的概念化框架,即:信息的内涵、“获取路径”的内涵、信息收集的相关问题和影响与限制。认为只有认真分析这四个方面的问题,才能加深我们对“信息获取路径”概念的理解,才能有助于发展和研究“获取信息路径”的系统、制度和政策。  相似文献   

2.
陈元志 《科学学研究》2012,30(2):194-200
 企业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考虑技术要素与其他非技术要素间的协同问题。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是在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交替演进的。在开放式创新、协同创新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同创新概念框架,梳理宝钢技术创新的发展路径和技术能力的培育过程,从“战略-知识-组织”三个维度探讨宝钢协同创新的内涵实质,印证符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赶超和收敛是思考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或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经常用到的两个重要概念,由赶超和收敛又衍生出经济赶超、技术赶超、经济收敛、技术收敛四个关系非常密切却又有不同的概念。本文回顾了这四个概念是如何伴随着增长理论、发展经济学和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发展而出现和演化的,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个四个概念的内涵进行了比较。厘清这四个概念,对系统思考我国由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转型为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昀  江林茜 《软科学》2001,15(3):24-27
本文提出了“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将技术纳入大社会生态系统中,并作为其中的要素,寻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因此,技术社会生态环境比一般的社会环境更强调了技术与其它社会自然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相互组合与匹配关系,即技术社会生态平衡。为了阐述这一观点,文章从社会生态技术与技术社会生态的概念;技术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技术发展的社会生态适应机制三个方面构建了本论题的逻辑框架,并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针对我国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在“云物区大智移”等数智技术与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下,数智化改变了传统信息流通交互方式,信息生态系统随着数智技术发生了转型,形成了更加智能、互联、安全和可持续的数智信息生态系统。因此,深刻理解和把握数智信息生态系统对于信息数智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解码数智信息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进而指出其内涵与概念框架,分析数智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剖析其运行机制,从而提供关于数智信息生态系统的系统性解释。[结果/结论]数智信息生态系统是信息生态系统演进的时代产物,其由数智信息、数智平台、数智主体、数智信息环境四要素构成。综合信息生态理论,剖析了支撑四要素有效运转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前从市场体系视角开展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为促进实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这一目标,梳理总结分析“十三五”时期中国技术要素的市场发展和市场体系建设情况。结果发现,中国技术要素市场仍存在技术要素市场体系建设顶层设计有待完善、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技术供给不足、现代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有待健全、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有待优化、技术要素与资本数据等要素融合不充分等问题;为此提出构建中国高标准技术要素市场体系的思路,并从健全技术要素市场政策体系、提高供给成果质量、建设互联互通技术交易市场、优化技术要素市场服务体系、推动技术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强化技术要素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出对策,为促进中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何永明 《科技广场》2005,(3):122-126
在2004年,计算技术中的“64位”这个概念吸引了众多IT爱好者的眼球。那么,究竟什么是“64位”,现在的硬件推出与软件开发的情况如何,本文将给读者一个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将科学商业的创业过程划分为科学研究、创业起步、高速扩张和组织规划四个阶段,采用Timmons的创业要素理论,针对科学商业创业的不同阶段归纳其创业要素,分析各要素的特殊表现和内涵。在对创业要素进行分类归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基础要素-高级要素”、“生成要素-发展要素”、“个体要素-组织要素”三种情况,研究了创业要素在科学商业创业过程中的演化。基于论文研究,对促进我国相关产业创业提出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袁继红 《科教文汇》2014,(19):30-31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创造的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过程各阶段的要素组合并不仅仅表现在技术的集成上,它还需要其他一些要素。在Macro Iansiti提出技术集成概念之后,许多学者注意到技术集成能力是企业成长的关键能力之一。因而,如何全面准确把握企业技术集成实践,从知识集成、技术集成、组织集成和战略集成四个角度提出分析企业技术集成实践的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1.
奇云 《今日科苑》2005,(12):18-18,17
人类生存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还有许多人们肉眼看不到的物质。过去,人们只知道物质有三态,即气态、液态和固态。20世纪中期,科学家确认物质第四态.即“等离子体态”。1995年.美国标准技术研究院和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首次创造出物质的第五态.即“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态”。2004年1月29日,这个联合研究小组又宣布,他们创造出物质的第六种形态,即“费米子凝聚态”。  相似文献   

12.
在亚里士多德的著述中很少使用“技术”字样,大多使用的是“技艺”一词,其内涵十分广泛,所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一种技能、技巧和方法。他认为这种技艺是人后天习得的,是最低层次的理性知识,并带有明显的实用性。他还从他的“四因说”角度论证了现实技术是由四个环节紧密相联的过程。他认为技术只为百姓或重实利的普通人而关注,却很难登大雅之堂,不配为那些“智者”们所关心。  相似文献   

13.
技术演化的集成研究及新兴技术演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敏  银路 《科学学研究》2008,26(3):466-471
 本文对不同研究领域的技术演化进行了集成研究,分别从单一技术、技术系统和“技术-经济范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技术演化的内涵,与以往讨论技术演化的研究不同的是,本文的分析中不仅考虑了技术的自然属性,更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提出技术演化是包含多要素、跨层次的动态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备受关注的新兴技术演化进行了专门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整合过程中的技术转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企业技术整合的概念和内涵,描述了企业技术整合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分析得出技术转移是技术整合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进而研究了企业技术整合过程中的技术转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认为“创新概念经历了“创造新东西”、“经济学内涵”和“整合”论三个阶段的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并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概括为由三个部分构成的有机体系。作通过“创新理论在我国”演变过程的考察,认为我国许多人一直是仅仅从技术学来理解“创新”概念,并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化阻碍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劣根性,以及当前盛行“等同”论思想渊源。最后论述了“等同”论与新时代明要求的相迅不容性。  相似文献   

16.
"会聚技术"及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聚技术”是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崭新的表现形式.综述了会聚技术的有关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对科技管理的影响,认为现行的科研和教育体制应加强整合,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展开讨论。作者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发展的感念。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好处可归结为“四性”。有三种原因制约了课件教学的使用。使用课件教学应注意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岳殿佐  侯玉双 《科技风》2023,(16):133-135
在大数据时代,模式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该领域人才的需求,使得“模式识别技术”课程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模式识别技术”课程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多、概念抽象难理解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在较少课时下如何让学生较好掌握该门课的知识成为一个难题。文章以此为出发点,从理论学习过程创新、算法学习过程创新、授课方式创新、教材创新四个方面探索“模式识别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朱学义 《未来与发展》2007,28(3):11-14,18
我国会计等式的演变和记账方法的变化结合在一起,经历了“三柱”平账法、“四柱”平账法、“复式记账”法、增减平账法、借贷平账法五大演变过程,西方会计等式的演变经历了资本平衡、资产平衡、财产与纯财产平衡、动态平衡和权益平衡五大演变过程。会计等式的演变机理是:它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经济管理要求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社会会计等式变革的设想是用“民本”代替现行的“资本”,用“民众权益”代替现行的“所有者权益”,这是因为“民本经济”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演变也将从“王本”、“皇本”、“资本”走向“民本”。  相似文献   

20.
傅崇伦  陈伟 《软科学》1995,9(1):11-17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与要素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傅崇伦,陈伟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潜在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将“头脑构想”转变为“现实产品”,将“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该过程的示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