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禺同情女性、赞美女性,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他对女性的同情和赞美,是站在男性立场上进行的,女性悲剧被渲染成了男性梦想的神话,展示的是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审美理想,坦露的是男性自我关照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虹影的小说《饥饿的女儿》是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它以身份认同问题贯穿全篇,在寻找“父亲”的道路上实现着对自我的寻找和对生存意义、生命价值的叩问。这种寻找自我是建立在解构菲勒斯中心主义和建构女性话语中心的基础上的,颠覆了一直以来女性作为男性眼中的“他者”的命运,勇敢地提出“我是谁”的问题,其意义在于女性对主体性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社会,男性可以选择传统女性职业,女性也可以选择传统男性职业。但研究发现,男性对传统女性职业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并显著影响其对该类职业的选择;女性对传统男性职业的自我效能感也比较低,但并没有阻碍她们考虑选择传统男性职业。正确认识和对待职业选择中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有助于大学生认同和选择非传统职业,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海岩是新时期女性意识十分自觉的男性作家之一。他以爱情作为小说叙事的基础,对女性形象及其意义承载给予更多的关注与挖掘;他站在女性价值的立场,对女性致力于自我生命意识的追求给予充分的认同与肯定。在女性叙事视角中,他探讨了女性的悲剧生成;在后现代女性主义意识形态理念的影响下,他对传统的女性文化作了新的演绎。他的小说以男性作家别样的女性想象与深挚的女性关怀而显示出特色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文学以深刻的自觉,以倾覆男权话语的书写策略,以前所未有的主体意识和女性视角审视着女性的现实存在,迎来了她在规模和深度上的颠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女性写作在男性话语体系中进行着决绝而艰难的突围,否定男性秩序中既定的角色框定,把自我从男性依附、母性神话中剥离开来,把自我救赎的书写投向了一贯被  相似文献   

6.
女书意味着女性由“沉默”走向了“独白”,这是它在中国女性史乃至世界女性史上的意义.在女书文化拥有的那个隐秘的女性话语空间里,男性的缺席和女性有限的控制权使女性自我的书写成为可能.但是,生活在男性话语中心的传统女性注定无处可逃;故而女书要成为女性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书写,又是终究难以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高璐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6):111-112
美国作家海明威以擅长塑造硬汉形象而著称于评论界,但这并非意味着他忽视了女性的存在。在短篇小说《雨中猫》与《白象似的群山》中,海明威将他的女性人物置于与其男性伴侣冲突的混乱当中,意在指出女性困惑的根源。海明威批评了那些以自我为中心,将女性看作是纯粹的附属品的男性,以同情的笔调描写着女性的欲望。  相似文献   

8.
该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1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性别与自我调整策略问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情境学习中,女性学习者在自我调整策略使用上明显多于男性学习者.结果能间接解释为何女性在语言学习上较男性学习者更成功.  相似文献   

9.
自古文学作品中不乏女性形象,可在这些作品,特别是男性作品中,缺乏极具女性自我的形象。女性当然也有自我。男性自我与女性反吸收自我,这个原理在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以至作家心中无处不在,理解了它,就能揭开矛盾戏剧冲突的源头。  相似文献   

10.
该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调查了212名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性别与自我调整策略间的关系。发现在不同情境学习中,女性学习者在自我调整策略使用上明显多于男性学习者。结果能间接解释为何女性在语言学习上较男性学习者更成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再读莎士比亚早期戏剧作品《驯悍记》,本文以历史语境为切入点,结合莎士比亚时代的社会文化状况,对人物角色进行分析,揭示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透视其在《驯悍记》中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12.
贾平凹把有关土匪和女人的相关作品结集出版,土匪、女人、性构成了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匪事》表明了自己对该类题材主题的一个相对明确和集中的凸现:用一种温润的笔调再次表达自己对女性的人类学思考,经历了“废都批判”后贾平凹的这种低调对过去读者和评论家的误解作了委婉地反驳,通过女人的世界作家道出自己多年来对男人、女人、人类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龙启瑞是广西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状元之一,为“岭西五家”、“杉湖十子”中的大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他的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描写妇女的作品比较多,特别是描写节妇烈女的作品占了相当的比重。这些作品塑造了各种各样的节妇烈女形象,突出了她们刚烈的一面,与传统诗歌中的妇女有较大的区别。但由于道德色彩太浓,影响了这些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4.
在苏轼的作品中,有一部分诗文与他的情感生活密切相关。透过这些记载家庭生活的诗文作品,展现了苏轼敬德、怜才、识情的女性态度,以及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女性观念。  相似文献   

15.
苏童作为先锋派作家的代表之一,其创作有其独特的魅力。他善于以旧说新,善于描写女性形象,积极实践着先锋的创作理念。自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或电视剧后,苏童的书籍更加畅销,其读群也不断增加。本通过透视苏童及其作品,感受并剖析其中的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在一个历史转折期,站在反封建的立场上,以对妇女命运的关注和对妇女处境的深切同情,写出了一批以农村家庭关系和妇女解放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中却渗透着强烈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一直是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对父权社会加诸女性身上各种有形与无形的束缚进行抨击,成为现代妇女解放最热心的倡导者与最坚定的支持者。但作为男权中心社会的一员,他又始终无法摆脱男权意识的传统影响,这既体现在他的文学创作上,又存在于他的情感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小说与苗族盘瓠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从文在湘西苗乡长大,且自身有着苗族血统,他的小说创作深受苗族盘瓠崇拜的影响。作为盘瓠崇拜实体的狗是沈从文描写得最多最鲜活的动物,他笔下的狗或是男女性爱的隐喻,借其雄强的生命力来对抗现代都市男性的“阉寺性”,或是湘西苗族文化的守护神,抵御外来文化对苗族文化的冲击。盘瓠崇拜赋予了沈从文小说以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汉文化的影响也是沈从文不可回避的,其对苗族盘瓠崇拜的叙写不同程度地涂抹了一层汉文化的色彩。  相似文献   

19.
纵观胡适的一生,经历过与江冬秀、韦莲司、陈衡哲、曹佩声等几个女性的婚恋经历,因孝母和惧内,理性上承认、接受江冬秀,并与之相伴终生,但情感上决堤,与其他几位女性相恋,显示出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胡适婚恋与创作的关系不同于其他作家,作品记录了这些经历,表现了这种矛盾。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恋情促使胡适进行文学革命的决心,白话诗的尝试、情诗的创作中,恋情成为催化剂和源泉。  相似文献   

20.
《伤逝》和《沉沦》同为“五四”时代表现青年知识分子爱情悲剧和人生悲剧的重要作品,带有作家强烈的自传色彩,但由于鲁迅和郁达夫各自独特的生活道路和创作个性,《伤逝》和《沉沦》在表现爱情这一共同主题的时候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鲁迅更多的是通过青年知识分子的爱情婚姻悲剧探索更为深广的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在混沌初开的社会氛围中新觉醒的知识女性的命运和悲剧,表现出忧愤深广的时代忧患。而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则在《沉沦》中尽情宣泄灵与肉的冲突,即性的要求和这一要求得不到满足的苦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色彩。《伤逝》和《沉沦》分别体现了鲁迅和郁达夫在不同角度和层面所进行的人生、人性开掘,均具有惊世骇俗的悲剧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