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于大学、中学、小学、政府等机构间的伙伴合作,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结合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不同的理解,伙伴合作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也有差异,可分为知识技能取向、人文主义取向、生态取向等方面。文章研究了区域伙伴合作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够促使各方面主体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有着一个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教师教育研究》2016,(3):24-29
大学与中小学以及其他机构(如政府)之间的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情境。基于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理解,伙伴合作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和策略也不同,可以分为知识技能取向、人文主义取向和生态取向。本文分析不同取向伙伴合作的知识观、教师专业发展观、大学研究者与教师的关系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并强调理论与实践探究中对这三种取向的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3.
U-D-S伙伴协作是西方发达国家近30年来着力推进的综合性教育改革范式。它倡导以"教师赋权"、"民主协商"、"互惠共生"等变革理念来重建大学、地方、学校之间的关系,主张三者通过伙伴式的携手合作,为学校改进、教师成长和学生进步共同营造"高挑战、高支持"的发展环境。对我国实习支教而言,可从提升教师主体地位、强化基地建设、改变价值取向等层面来借鉴汲取U-D-S伙伴协作的理论精华。  相似文献   

4.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术资源的支持,也需要实践平台的保障。校企伙伴关系的构建能弥补其实践资源的欠缺。从关系构建的应然层面看,基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构建校企伙伴关系的关键要素应包括明确的关系主体、多元的协作方式、健全的制度保障以及互利共赢的合作文化等。然而,目前校企合作的视阈更多集中在学生培养方面,“双师型”教师的合作培养存在被边缘化、合作主体动力不足、合作浅表化、制度建设不足等问题。对此,作为关键主体之一,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以学科优势或知识资本优势为依托,严格遴选伙伴协作对象;以组织为载体,健全伙伴协作组织机构;以制度为保障,完善伙伴协作相关机制,并加强伙伴协作共享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交往行为理论作为教师合作的理论依据,通过建立定期例会制度、专题问题研讨制度、共同参加学生活动来构建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交往机制;通过充分理解话题、选择空间和时间、创设自由言谈环境来创设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交往的"理想话语情境";通过培育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主体意识、结合个人绩效与团队绩效考核来促进主体间性关系发展。班主任在与科任教师的合作中,以交往行为理论的视角来观察、理解与解决教育教学问题,在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深化产教融合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力资本提升路径的新要求,也是产业转型升级对知识创新、技术技能积累模式的新导向。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是深化产教融合的核心要义。以企业为研究对象,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和共生理论,构建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资源依赖-战略选择-履行行动-互利共生"的分析框架,研究发现,校企自有资源的互补性是校企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为其共生发展提供条件;自有资源的成长性及共生资源的重要性决定了合作关系的稳定程度,是推动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的内生动力。依据理论,应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校企之间资源依赖结构优化;提升企业整合资源能力和资源生产能力,提升企业成长性资源配置效率;构建区域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产教融合资源的共生共进。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师发展是由教师个人发展、专业发展和组织发展三个维度构成的。墨尔本大学重视教师发展,成立专门部门来负责教师发展事务,通过丰富且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建设来满足教师发展的需要。同时注重支持教师发展的组织建设,建立起绩效发展框架来支持大学教师发展。墨尔本大学教师发展实践有其突出的特点:注重从学校发展战略层面支持教师发展;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教师发展实施过程中的对话与合作。墨尔本大学的实践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大学教师发展启示在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及组织建设;拓宽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提升教师个人发展的主体性和内在动机;在整个大学教师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各种关系与加强多方合作。  相似文献   

8.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的学习型组织,其合作共享的组织形式、实践指向的活动方式和共存共生的价值导向对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丰富的价值,包括提高自为能力、实现主体交往、提升实践智慧、生成支持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的建立是改进教师专业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的条件:重新认识大学与中小学的伙伴合作、中小学教师宽泛的普通教育及高质量的专业教育、良好的政策环境;探讨了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关系建立的步骤: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依据标准选择场地、签订正式的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师发展的主题正在转向包括专业引领、同侪互助、自我反思在内的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并且教师的工作现场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由大学、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等为主体的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区域骨干教师为发展主体,以其所在学校为实践现场,开展区域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合作研究,实现多方共赢。一个区域学校变革和教师改变的支持性环境,将为教师从传统的以外在“压迫式”为主的发展模式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范式转变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