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在这个阶段,随着人的自觉而导致文的自觉日益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学自身的独立价值,传统儒家诗教的束缚进一步被突破,文学的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其前后,众多的中国诗歌母题,如田园诗、山水诗、宫体诗等等由此诞生.而很多诗歌类型虽然并非此时才出现于文坛,却于此时发展得较为完备,咏物诗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是-个文学多方面酝酿着新变的时期,对唐代文学有很大的影响.孟浩然的诗歌,正是在接受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影响,广泛地吸取魏晋南北朝作家的种种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风格,成为盛唐诗坛上首树一帜的作家.  相似文献   

3.
本次研究选取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一些勇武女性形象作为案例,分析古代文学中的勇武女性形象,魏晋南北朝文学中的勇武女性形象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中不能忽视的美丽风景。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拥有张扬的个性,有着追求和平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也努力捍卫尊严,维护孝道,她们勇武的形象出现于魏晋南北朝文学作品中,为后人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出现女性勇武形象的原因,分析文学中勇武女性形象的类别,以期深入了解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指导文学发展和文学进步。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咏史诗论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诗歌上承诗骚,下开唐宋的重要发展时期,作为一种与整个古典诗歌艺术发展同步的特定题材的诗歌,咏史诗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演变有其规律和经验值得总结,而过去对咏史诗的研究多偏重于唐代。本文在理清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传承演变的基础上,论述总结了这一时期咏史诗在题材义理、形式体制和艺术表现方面的特.点,充分肯定了魏晋南北朝咏史诗为唐代诗歌繁荣所做的艺术积累。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研究在学界向来受人重视。自隋唐时代起.就有不少学人浸淫于此。这及近代.从事这方面研文的人更多,成果丰富。汤用彤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嫩是其中的代表作。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建国后的三十年.魏晋南北朝佛教研究沉寂下来.直到七十年代末,这一学术园地才开始复兴,并在八十年代迅速走向繁荣。据初步统计,从1979年至1994年,国内出版、发表的有关著作共十余种,论文达200多篇、这些论著除了对魏晋南北朝佛教进行宏观研究外,更多的是微观的专题研究,在佛教与政治、佛教与经济、佛教人物、佛教文化诸多…  相似文献   

6.
魏晋南北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迅猛流播发展的时代,也是佛入中国而中国化的重要历史时期。泊来佛教中国化,其重要特征是受中国政治社会的改造和影响日益世俗政治化。本文拟就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有关问题作粗浅探讨,请学界同仁指正赐教。魏晋南北朝佛教政治化,首先表现为佛教依附政治而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皇权政治所直接控制支配。  相似文献   

7.
在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集中存在着诸多的以相同或相近事件为原型的“同题故事”,并且这些故事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笔下呈现出迥异的面貌。文章从故事情节、文学趣味、细节描写三方面对魏晋南北朝小说集中先后出现的这类故事进行比较研究,从微观角度进一步分析出其中存在的细微差别.透视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在艺术效果提升方面的逐步发展和可喜进步,进而探究造成这一文学现象的社会、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究魏晋南北朝诗歌审美内容,主要从一般诗歌、玄言诗、山水诗、乐府诗四方面展开,结合具体诗歌内容探究其审美价值与影响,探究不同诗歌作者笔下的"魏晋南北朝",突出魏晋南北朝诗歌艺术效果与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9.
叶杰英 《文教资料》2008,(12):10-12
山水诗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已成共识.对山水诗的兴起原因的探讨,至今仍为学界所关注.本文着重从受王充思想影响下的尚通观念为角度,浅谈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的兴盛原因.  相似文献   

10.
我校古籍研究所所长穆克宏教授研究文学史史料学的专著《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已由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目前,国内外尚无此种专门研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的著作问世。这部学术专著的出版。填补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研究的空白。 此书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一、论述系统,内容丰富。本书共分八编。按时代顺序论述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的文学史料;鉴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又将南北朝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小说、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批评之史料,分专章论述。横切与竖切结合,系统全面地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此书的内容十分丰富。作者不仅广泛地汇集了文学史料的版本目录,而且对史料加以鉴别、评述,有的还撰写了内容提要。对于一些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也作了介绍,对我们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