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抗战八年,中国军队牺牲了两位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一位是1940年5月16日战死于枣宜会战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另一位则是1944年5月21日血染秦家坡的国民党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相似文献   

2.
抗战八年,中国军队柄牲了两位集团军上将总司令:一位是1940年5月16日战死于枣宜会战的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另一位则是1944年5月21日血染秦家坡的国民党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  相似文献   

3.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0):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  相似文献   

4.
王凤刚 《兰台世界》2005,(11):62-63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取"精忠报国,竭尽微忱"之意),山东省临清市唐园村人.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校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第59军军长、第33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40年5月16日,他在湖北宜城南瓜店与日军的激战中,血染沙场,壮烈殉国.他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五十余国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相似文献   

5.
留在红都延安 1940年5月26日,这是一个令茅盾和他女儿沈霞、儿子沈霜兴奋和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茅盾一家跟随朱德总司令的车队,终于来到延安。  相似文献   

6.
襄东战役为“枣宜会战”的第一阶段。1940年5月,侵华日军在园部一郎指挥下,以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分三路西犯,企图先消灭襄东地区国民党军主力,然后略取宜昌。国民党政府以第五战区为主,组织二十六个师以上的兵力,由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在北起豫南新野、南经襄樊、宜城、荆门、当阳一线东侧抗击日军。 在这一战役中,右集团军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中央集团军第84军第173师师长钟毅将军等壮烈殉国。现从馆藏档案中选出襄东战役史料发表,供研究抗日战争史参考,并志是役殉国的张自忠、钟毅及其他将士。  相似文献   

7.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张自忠于11月率部进驻钟祥县,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上将军衔,担任防卫鄂西、鄂北地区的重任。  相似文献   

8.
八年抗战,中国人民做出了重大牺牲,其中包括为国捐躯的两位集团军总司令,即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和第36集团军总司令李家钰。张自忠是第一位牺牲的集团军总司令,死后获得了极高的荣誉,成为抗战中的民族英雄。而由于种种原因,李家钰将军却一直不为普通民众所知晓。  相似文献   

9.
张谞 《湖北档案》2006,(3):37-37
1940年5月的枣宜会战是继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之后又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的一次重大战役.在这次战役中,中国投入了包括第五战区、第九战区的三十多万精锐部队,日本投入了侵华日军的主力第十一军的十余万部队,在荆楚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反复拉锯血战,来回厮杀.虽然日军最后攻陷了宜昌,但是中国军队也给予了日本侵略军沉重的打击.就在这次战役中,著名爱国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成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衔最高、职位最高的中国军人,也是"二战"期间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疆场的最高军队将领.  相似文献   

10.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新疆警备总司令.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率部起义,为和平解放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  相似文献   

12.
<正>6月30日,蒲江县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龙先生再次来到四川省档案馆,为李家钰将军纪念馆布展和编辑出版《沿着李家钰将军的足迹》,补充收集有关档案资料。李家钰将军是四川省蒲江县人,曾任四川边防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七军中将军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出任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等职。抗战爆发后率部出川抗日,转战山西、河南  相似文献   

13.
1940年1月9日,史沫特莱从五战区右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那里,得到了前往新四军驻地的通行证.史沫特莱与安娥跟随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小分队在山里整整兜转了三天,经过了好几个哨卡,夜晚,终于抵达京山八字门——新四军鄂豫挺进纵队的首脑机关驻地. 史沫特莱和安娥来到鄂中,没有停驻于挺进纵队司令部机关,相反,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她们的足迹遍及今湖北省孝感市的安陆、应城、汉川等县的山地、平原和湖区.两人的采访都结成了文学果实——史沫特莱闻名于世的报告文学《中国的战歌》第九章“再访游击区”,安娥的日记体采访纪实《五月榴花照眼明》.  相似文献   

14.
张绪萍 《湖北档案》2006,(11):41-41
1932年夏,蒋介石亲自出马,任鄂豫皖三省"剿匪"总司令,调集24个师30余万兵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  相似文献   

15.
《兰台世界》2003,(11):40-41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曾任总参谋长、副国防人民委员、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成员、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远东苏军总司令等要职。本文选自《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战争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一书  相似文献   

16.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曾多次建议并邀请蒋介石派兵参加朝鲜战争,蒋介石也先后三次准备派遣其第52军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17.
《湖北档案》2002,(4):43-44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远东军总司令兼"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曾多次建议并邀请蒋介石派兵参加朝鲜战争,蒋介石也先后三次准备派遣其第52军入朝参战.  相似文献   

18.
王力明 《中国档案》2005,(10):66-66
1940年7月12日的《阵中日报》刊登 了《钟毅将军殉国纪实》一文。 1940年“随枣会战”中爱国抗日民族 英雄、第84军第173师师长钟毅将军牺牲 的地方究竟在哪里?有人讲在湖北省的枣 阳市,有人讲在河南省新野县,还有的说在 河南省唐河县苍台镇。关于具体的牺牲地 点,有人说是在白河岸边,也有人说将军牺 牲在唐河岸边或唐白河岸边。钟毅将军牺 牲的地方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江剑萍 《档案与建设》2012,(9):28-29,24
一、太湖支队初建,奋起抗日斗争1939年叶飞率新四军第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由茅山地区东进,建立了苏常太、澄锡虞连成一片的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1940年夏秋锡南地方抗日游击队顾复兴、石渊如等部先后接受"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改编,成为"新江抗"第4支队,顾复兴被任命为第4支队副支队长。"新江抗"司令谭震林吸收顾复兴、石渊如为中共特别党员。1940年11月上旬,谭震林提出要通过太湖把被分割的游击区联接起来,决定在锡南建立新四军办事处、新四军太  相似文献   

20.
李宗仁     
《档案与史学》2011,(4):3-3
李宗仁(1891—1969),广西临桂人。字德邻。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毕业,一九一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一九一七年任桂军营长,参加护法战争。一九二0年后任粤桂边防军第三路司龟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一九二三年与广东政府建立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