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所谓作文个性化,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自己想写的东西,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写出的文章有创意。"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个性化作文不单指学生的个性化作品成果,更是指学生经历个性化作文的过程。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早就说过:"作文要写诚实  相似文献   

2.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文章是人格的外化,写出自己的个性其实也就是写出真我的风采、写出真实的感受、写出真实的生活。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写自己。按生活的自然真实来写,按自己内心的本来面目来写。然而学生在重压之下,个性被打压,心态变麻木。学生写作变成了为文造情,说假话、空话,表达不出真情实感。《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写作  相似文献   

3.
自由作文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新体现,怎样有效地进行自由作文?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提起笔,不受任何限制,说出来、写出来,说真话、吐真情、写真事,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一、放飞想象,自由发挥给学生大胆自由表达的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目,命题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作文内容和形式可以不加限制,顺乎自然,要写出自己平时喜欢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写,写出较好文章。如一次作文指导课上,我出题目《记一件难忘的事》的作文,…  相似文献   

4.
难点是作文     
小语教学的难点是作文,怎样使学生作文有较高的立意?怎样教会学生选材?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想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选材1.求渺小,求平淡教小学生作文,要抓住一个“小”字,即教学生写小块的文章,也就是题材小,篇幅短的文章。这是由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知识阅历肤  相似文献   

5.
正有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个秀才要写一篇文章,抓耳挠腮,就是写不出来。他老婆在一旁说:"难道你写文章比我生孩子还难吗?"秀才说:"你生孩子毕竟肚里有孩子,我肚里没有文章啊!"这则笑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要写出文章,写出好文章,就必须"肚"中有文。这个"文"就是指写作素材。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必须指导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本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一、学生"肚"中无文的原因所谓导"肚",就是指导学生深入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相似文献   

6.
<正>要让学生写好作文,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首先要让学生"会写"作文———也就是作文要先"入格",按一定的作文格式写。在"会写"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把作文写出"新"意———也就是作文的"出格"。一、引导"入格",让写作文不再难1.告诉"要领"这是一个教师"导"的过程。教师给学生讲清楚各种作文体裁的写作要领,强调作文的格式,对写人、写事、写景的作文进行"入格"训练。以写人的文章为例,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老舍先生也曾说:"一篇500字的小文,我要考虑三天,头一天写了,第二天要改,到第三天还要改."上述说法对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启迪,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学生写出来的,更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修改出来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许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包干,很少考虑发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这恰恰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条修改作文的新路子,就是批改作文应该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学生作文自古以来就是学习语文的拦路虎。为了使学生在广阔的作文空间中展示个性、寻求发展、获得成功,那就必须让学生自主作文,放手让他们写自己的所想、所思、所闻,让他们真正用我"口"写我"心",用我"手"写我"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此基础上,认真探究,力求写出富有创新意识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亲近生活,深入生活,并创设良好的作文情景,坚持指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让学生写自己感兴趣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学生才会"情动而辞发",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习作来,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生发无限活力,也能探索出在实践生活中练笔育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吴云新 《教师》2016,(4):19-2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作文是生活的反映,要开启学生的作文思路,就必须让作文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指导学生写出有独特体验的文章。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尝试着进行了体验式作文教学,致力于创造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捕捉生活中精彩的片段,写出趣  相似文献   

11.
万学花 《教学随笔》2022,(3):125-127
写出真情实感是优秀作文的重要衡量标准.指导学生写"真情作文"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习作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真情作文"的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习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小学作文教学是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反映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教学过程。因此,小学生的作文应当是真情的流露,实感的抒发。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发表意见,说明事物,总是要把自己的情感灌注进去。只有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学生写出的文章才能表情达意,真实生动,使读者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作家蒋丽萍说过:“对于学生来说作文写自己的感受。从这一点出发就是要让学生平时就养成一种习惯,要有丰富的感知力,对周围的一切感兴趣。不能想象一个对周围的一切都无动于衷的人能写出好文章来。”这段话道出了作文成功的真谛.就在于到生活中去发现,自觉主动地在生活中体验感受。可见,作文教学的指导,离不开学生置身于具体情境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4.
以“春雨”为主题的文章很多,每当看到别人写出的文章,学生们总觉得写得好,但是到底好在哪里、怎么才能写得好,却不一定能说得清,不少学生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写好“春雨”作文。结合指导学生进行“春雨”习作的实践,我觉得,要解决上述问题,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吴敏 《生活教育》2011,(7):73-76
一天,在县城某重点小学读四年级的一个亲戚的孩子,拿着老师布置的作文题《平凡的感动》让我指导。我告诉她,生活就是作文,只要把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自己认为令人感动而又平凡的事写下来,尽管在别人眼里是不起眼的,只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情就是好文章了。她问我是否可以以母爱为题材,我欣然赞同。第二天,孩子忧心忡忡地打电话给我,说她的作文没有得"优",而且老师要求重写。问其原因,她说老师叫她以后别写"母爱"、"父爱"之类缺少新意的  相似文献   

16.
“真实”是作文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作文要说真话 ,说实在话 ,说自己的话……”强调的就是作文要讲究“真实”。编造的作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要从“真实”起步 ,教师应牢固确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的观点 ,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 ,叙真事 ,抒真情 ,落实既教“作文”又教“做人”的神圣任务。一、广泛阅读 ,认识生活。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 ,丰富词汇 ,学习语言 ,领悟表达 ,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 ,得到间接的生活经验 ,从中汲取作文的材料 ,做到早…  相似文献   

17.
徐根兰 《学子》2013,(9):79
什么叫作文?作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顾名思义,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可是,日前小学作文严重存在两种弊病:一是要求过高,追求文学化倾向;二是教师的指导重于形式而轻内容,导致学生抄袭或套作范文,甚至产生"畏文"情绪,逆反心理。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写出真情实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不厌百回改,反复推敲佳句来"充分说明好文章既是写出来的,同时也是改出来的。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特别重视作文修改,我始终奉行作文是三分写七分改,而且作文批改的方式从老师单一批改到放手给学生,首先要学生自改,再到学生彼此互改,最后再到老师精改。让学生在同学、老师批改评语中,找到自己作文的精彩和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同时也要找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启发、勉励自己今后的写作中,集思广益,仔细推敲而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来。  相似文献   

19.
学生在作文中要创造并表述真善美,鞭打假恶丑.因此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是学习做真人的一种历练.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说过.作文也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这与新课标对于作文的要求,即要求学生说真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相吻合的.然而,在我们学生的习作中却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内容:我扶弟弟过马路、帮老爷爷买生活用品、我的妈妈对我很严、这里的风景太美了、我的心情真高兴……都充满了"假大空"的内容.在作文的天地里,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是否被淹没在我们的应试教育中设定的习作套路上呢?作文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强调写真实的、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运用在写作中就是说,要写出作文来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素材。素材从哪里来?教师在平常的作文指导中总是教学生要多从生活中、课外阅读中积累作文素材,而忽视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教材。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为学生读、写、说等语文学习活动提供了很多范例,同时教材还是一个丰富的作文素材库。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积累教材中的素材,巧用、化用课本材料充实自己的作文构思,那样写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