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卫琴 《小学生》2012,(11):65-65
数学练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目的、有组织的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线。在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影响数学练习实效性的因素主要涉及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两个核心环节。因此,我们把练习的设计与实施两个关键问题作为切入口,解决区域性范围内"数学练习有效性"的问题,提出下面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要让一年级学生喜欢上数学,可以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作业,变着花样让学生练习,让学生抱着玩的态度去学习。以"夹花生"的游戏来替代简单机械数数练习;用"抛骰子报点子数"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把一副扑克牌变成一个个游戏,掌握20以内的计算方法。变枯燥的学习为游戏,变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语文课堂练习偏重书面练习,不关注学生的差异,缺乏有效反馈等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微课"设计语文课堂练习,给学生准确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价值思维空间,给学生深刻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全面的思维空间,给学生求异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实施后,语文练习的设计,应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一些"趣味"、"实践"、"综合"、"自主"、"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5.
"问题串"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练习线"则是学习必须借助的媒介。以"有多少个字"的教学为例,阐述课堂教学离不开问题,问题是课堂教学得以推进的动力所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氛围中,让学生通过解决相关问题获取灵感、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之间能力的差异,对全班学生统一练习训练,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而原地踏步,学困生因"吃不了"而苦恼厌学,导致学生练习兴趣不浓,参与意识不强,练习效果不佳。为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重练习设计由简到难,由直观到抽象,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练习的实效性。一、突出多样化练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的主要形式,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认知结构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无论是数学知识的探索与获取,知识的理解与巩固,技能的形成与熟练,还是学生的数学思考方法、解决问题策略的体验与丰富,以及学生学习数学情感和态度的取向与体验,都是通过练习,通过对具体数学问题的解决来实现的。因此,不论是"新授课""练习课",  相似文献   

8.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这说明估算要在具体的"解决问题"中才能体现真正的应用价值,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很难找到与"解决问题"相配套的估算练习设计。所以,教师要调查、分析现状,探究估算练习设计的策略,使学生通过估算练习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9.
练习是教学中以学生自身独立生活为主的学习活动 ,是有计划、以形成技能为目的、反复进行学习的过程。思想品德课的练习是教学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 ,是把所学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运用于实际 ,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它是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 ,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对“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这一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师逐步认识到要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 ,必须重视教…  相似文献   

10.
体育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利用所学的概念.并把这些概念运用到新的动作中去,使概念更加精确。因此,也可以说练习是形成概念的延续。可见课堂练习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安排得当.才能使学生学习更加熟练、便捷。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做到“四先四后”。  相似文献   

11.
练习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数学练习课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练习;设计竞赛练习,激发兴趣,使学生既能快乐学习,又能掌握所学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能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教学中,教师要通过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数学思维,利用课堂生成了解学生数学思维,设计针对性练习提升学生数学思维。  相似文献   

13.
从所周知,对于社会人生问题,语文教学以情感陶冶来解决;对于自然规律的探求问题,物理教学用动手做实验证明;而对于数量变化课题,数学教学运用的是灵巧的思维和繁复的计算程序。因而,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较强的计算能力。练习,作为培养思维、促进知识迁移与保持的重要手段,是数学学习不可或缺的程序。于是乎,设计练习,成为数学教师备好课、讲好课、搞好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既然为重要环节,那么其重要性何在,如何操作?本期编发一组有关练习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旨在指导数学教学中的练习设计,并期待同行指点文字,参与探讨,提出练习设计方面的新观点,完善自我的练习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活动,是学生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因此,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环节。"练习"这一教学环节可以设置在新授课过程之中,成为及时练习,也可以单独放置在最后成为专项练习,但是不管顺序的前后,练习的设计是关键。好的练习设计可以巩固新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  相似文献   

15.
施晶 《广西教育》2014,(45):68-68
正数学练习课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的主阵地之一,学生在数学练习课上能经历"会""熟""活"的学习历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数学练习课的有效性。一、优化导入,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好的练习课导入,犹如优美乐章中那扣人心弦、引人关注的序曲,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关注,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运用知识  相似文献   

16.
练习一直是辅助学生掌握新知、巩固新知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而练习的设计与搭配绝对不能信手拈来,否则,练习会出现以下的境地:(1)重复的练习设计,导致学生乏味,学习趣味性丢失;(2)没有坡度的练习设计,导致学生如坐过山车,学习积极性遗失;(3)蜻蜓点水的练习设计,导致学生记忆性学习,学习能动性丧失.如何能保持住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及能动性呢?大部分老师在设计练习时,可以避免  相似文献   

17.
《练习7》“处处留心”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练习7》中的内容。作为苏教版教材的一个特色的重要体现,单元练习突出了综合性,设计非常新颖。板块化的结构,儿童化的提示语,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练习内容,为练习教学提供方便。其中“处处留心”是一项把识字、阅读、写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关花的综合练习。练习有三大内容:一是认花卉、识花名再连线;二是读谜语猜花名;三是用几句话写写自己喜欢的花。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从字词到句、从读说到写循序渐进的过程,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  相似文献   

18.
个性化分层练习是指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和能力设计和选择的练习教学。这一教学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解决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统一化和落后性的问题,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数学练习和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对个性化分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价值之后,本文就如何有效实施个性化分层练习教学进行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个性化分层练习相关教学实践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振亮 《学周刊C版》2011,(8):138-139
数学练习课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数学学习中必要环节,因此上好练习课对于数学教学来说非常重要。针对数学练习课目前的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总结出了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设计方面的适合于重视学生应用的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的课。《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练习的功能也应与之相匹配,如何在练习课中把枯燥的数字赋予灵性,克服练习中存在的一些低效的、无效的问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练习中不断得到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是全体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由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应如何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学数学、做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