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齐 《新闻界》2001,(1):30-31
时间过得真快,许川同志走了10年了. 我认识许川同志是在1950年初.他是<新华日报>记者,我是西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那时候,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日报、西南人民广播电台的编采人员不多,常在一起开会听报告或搞些文体活动.因此,聚几次,就知道某人是哪个单位的,叫什么名字了.  相似文献   

2.
3月6日,是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许川辞世十周年祭日。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罗鸣、《新闻界》编辑部全体编采人员及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到许川生前的居所,接上他的夫人周天相同志,驱车来到黄龙公墓,凭吊他们敬爱的好领导许川同志。上午10时许,翠柏环绕的许川墓前,原《新华日报》的10余位同志已经聚在那里怀念他们的老战友。原《新华日报》编辑彭雨说:“许川同志为党的新闻事业鞠躬尽瘁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思想敏锐、有胆有识、追求真理、笔锋犀利的新闻工作者形象依然活在我们心中。”不一会,四川函授学院的同志也捧着鲜花来了。《新闻界》编…  相似文献   

3.
1991年 3月 6日,许川同志因肠癌不治,与世长辞,至今十年有整。但岁月并未冲淡人们对这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党的优秀宣传舆论领导干部的怀念之情。当本刊决定出专栏悼念许川逝世十周年,立即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热情赞许。曾经与许川共事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接到本刊组稿邀请,激动地拿起搁下多年的笔,送来情深意长的华章。有位资深编辑患眼疾,字写得左边挨不着右边,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把稿子写完,他对本刊执行主编说:“我虽然看不清写字了,谈到许川同志,我却心里有许多话要说,不说我受不了。请你费心,帮我把稿子整理清楚。”许川同志感人之深于此可见一斑。   我们纪念许川,是要继承他未竟的事业,学习他坚定的党性原则,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把党的新闻工作做得更好。  相似文献   

4.
王世中 《新闻界》2001,(1):37-38
时光易逝。许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转眼就十年了。虽然岁月难留,但是,许川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发展党的新闻事业,搞好宣传报道的情景和事迹,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   1958年,许川同志调任川报农村组长之后,我就在他的领导下工作了二十多年。他调往省委后,还多次对我的工作给予帮助、指导。和许多同志一样,多年来我从许川同志的言行中看到,他要求大家做到的,总是自己先做到,言传身教,善于引导;工作,他注重从实际出发,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他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他关心群众,乐于助人。这一…  相似文献   

5.
清晨,低的哀乐声里传来一个噩耗:我们敬爱的邓小平同志与世长辞了!这些天来,我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往事又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面前。1949年秋,我从《晋绥日报》抽调出来,随刘邓大军挺进西南。重庆解放后,我作为《新华日报》城市组的负责人,曾在小平同志的住处大溪别墅多次参加过由他主持的会议,聆听过他的教诲和对一些大事的决策。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代伟人,小平同志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在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的最初岁月就有了十分出色的表现。油盐柴米和第一架飞机1949年12月底的一天,我按照通知,来到大溪别墅的一间小会…  相似文献   

6.
艾风 《新闻界》2001,(1):35-36
许川离开我们已有 10年了,但他的形象仍活在川报老报人心中。大家平时有一句口头禅:“以后我要到许川那里报到 !”可见他很得人心。   我与许川相识相知已几十年了,但真正在新闻业务上有交往的,还是只有 80年代初几年。我在 1979年平反重返川报后,许川就我的工作安排,找我谈了两次话。他说:你离开新闻岗位已有 20多年,新闻业务不太熟悉了,是否先在编辑部当一段时间编辑,这样,熟悉政策、熟悉业务要快一些。我坚持要当记者,并且要到自贡去,我说:在哪里跌倒了,就在哪里爬起来。第二次谈话,他同意我当记者,但劝我不要到自贡…  相似文献   

7.
邱沛篁 《新闻界》2001,(1):38-39
许川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年了。但他作为一位党的宣传工作战线领导干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热情关心和支持新闻教育事业的高尚品德和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二十年前,我参与筹建的四川大学新闻专业首次招生了。 1981年 10月 5日,我带领刚刚考入川大新闻专业学习的 80多名学生到四川日报参观访问,时任四川日报副总编辑的许川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先请报社的李策同志陪同我们到各个编辑室和排字、印刷车间参观,了解一张报纸诞生的各个环节,然后在报社编辑部二楼会议室与大家亲切座谈。他向大家讲述了四川日报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8.
吕齐 《新闻导刊》2009,(5):10-10
1950年1月中旬,我们到了进军大西南的终点站一重庆市。我和另外六位同志到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报到。宣传部一姓王的处长找我们谈话,和每个人商量分配工作的问题。他对我说:“你去新华日报吧!”我说:“我不太喜欢搞新闻工作。”然后,他又提出要我去新华社西南分社、新华书店西南总店,我都摇头。  相似文献   

9.
做新闻工作数十年,回忆一些往事,有甜酸苦辣之感。“第一名解放军”1949年10月初,我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西南服务团,从南京出发,经过长途跋涉,于12月初抵达刚刚解放的重庆,分配在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当记者。一上班,我就同北碚军管会的同志们一起去北碚采访。北碚距离重庆70多里路程。我采访的第一个地方是北碚最大的矿山——天府煤矿。它离北碚20多里路,位于崇山峻岭之中。我是苏北人,不善于爬山,加上又有气喘病,一走山路就气喘吁吁。但还是走到了天府煤矿。我到办公大楼去找  相似文献   

10.
江河呜咽,大地同悲。一代伟人邓小平与世长辞的噩耗传来,新闻工作者与全国人民一道,沉浸在深深的悲痛之中。作为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老新闻工作者,回忆起小平同志对新闻工作的支持,对新闻工作者的爱护,更是心绪难平,追思无限。2月24日上午,本刊举行座谈会,深切缅怀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原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的部分老新闻工作者在会上动情地追忆一件件往事,述说他(她)们对小平同志的无限缅怀之情。彭雨:小平同志永远离开我们,我感到很悲痛。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新闻舆论工作。他对西南局机关报──…  相似文献   

11.
彭雨 《新闻界》2001,(1):32-33
许川同志辞世十年了。人们深深怀念这位资深记者,宣传、新闻战线的领导干部对四川新闻宣传工作所作的贡献。   1990年 9月下旬的一天,听说许川同志因病住院,我赶到医院去,走进病房一看,这哪儿是病房 !高朋满座,议论风生,竟和办公室一般。问起他的病情,他说不要紧的,最近肠胃不适,医生让住院检查检查。哪知从此他竟然没有出院,半年之后与世长辞。   许川的病并非不治之症,但他公务繁忙,特别是 1989年之后超负荷的工作,错过了癌症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时机,虽然有医护人员精心治疗和护理,仍然无法挽救他的生命。可说他是…  相似文献   

12.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城市组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1949年6月间,《晋绥日报》社的同志走下吕梁山,奉命到山西临汾集训、待命。接着“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彭德怀、贺龙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向大西北进军;一部分随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第二野战军向大西南进军。我被分配到二野。分配到西南的同志,随军先在湘西北集中。11月1日,我军开始采用大迂回、大包围的部署,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动作,突然向川、黔挺进。11月15日,攻占贵阳市,11月30日解放重庆。 1949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在重庆出版了。千万读者奔走相告:“《新华日报》回来了。”组织上决定我负责西南《新华日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4月的一天,一个叫李辉的老人打来电话,说他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的成员,现在手中有江苏省西南服务团团史研究会的档案资料,打算交给省档案馆。对于西南服务团,我一无所知。但在我的从业生涯中,这样主动找我们要交档案的情况并不多见。老人沧桑而又谦和的声音让我有了一种莫名的尊敬和信任。于是,我与老人相约,第二天去看看。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三月四日,是云南日报创刊三十周年纪念日。在这样的日子里,使我们不能不怀念云南日报创办人之一、无产阶级优秀的新闻战士、诗人和作家袁勃同志。他离开我们十三个年头了。袁勃同志自一九三七年参加革命后,不久就从事党的新闻工作。在他还没有到报社工作以前,在西北战地服务团工作时,就积极向报纸投稿,成为一名报纸通讯员。随后,抗日战争期间,曾在武汉新华日报工作,以后到重庆新华日报,曾以新华日报特派员(记者)身份,到晋绥、晋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关心媒体、关怀记 1949年10月间,中央提出解放西南的各项战略措施时,小平同志提出山城重庆恢复出刊周总理曾亲自领导的《新华日报》,意义深远而重大,中共中央宣传部考虑南京已出版了《新华日报》,为避免重名建议改报名为《新西南报》。小平复电说解放前在重庆出版的《新华日报》在读中印象很深,因此不宜改名。命名《新华日报》是向毛主席提出并经毛主席同意的,报头四个字由毛主席写的,中宣部随即回电同意。1949年12月10日,《新华日报》在重庆创刊。报社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来自《晋绥日报》。  相似文献   

17.
今年“十·一”过后,王盛茂同志把拟出版的《书海漫游》书稿放在我面前,请我阅读、批评,并为之写序。我欣然接受了他的请求。看完了书稿后,为他不顾多病在身,毅然整理二十七万多字书稿的勤奋精神所感动。这书稿勾起了我很多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和盛茂同志是在1970,1971年先后调入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又先后进入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黑龙江省的图书馆事业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直到盛茂同志1996年退休,共事25年,可算是老同志、老明友了。他书中的文章我都熟悉,也很亲切。因为,很多工作都是一起做的. 我…  相似文献   

18.
<正>一抗战胜利后我在南京中南中学(教会学校)读高中,由于家境贫寒,读了一学期就辍学了。1949年4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到南京新街口买东西,看到《新华日报》上刊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在南京招生的广告,招生简章说明需要招电讯、卫生、后勤、文艺、新闻等学科专业。看到报纸后,我心里非常高兴,因为我曾想过等高中毕业后,就去学电讯或读卫  相似文献   

19.
何光珽 《新闻界》2001,(1):40-43
在那号角滑溜的铜皮上,   映出了死者的血   ……   而太阳,太阳   使那号角射出闪闪的光芒……   听啊,那号角好象依然在响……   --艾青《吹号者》   在府河流经的一座小山丘上,长眠着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许川同志。每当我来到他墓前凭吊,望着茫茫河水向天际流去,心里升腾起了无限的思念……   遥想当年,西南服务团进川的队伍中,行走着一位 19岁的年轻人,他满怀革命热情,告别上海的亲人,融入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踏进四川这块土地。从此,他生活于斯、工作于斯、成家立业于斯。 40多个春秋过去,他终于丝吐尽、蜡…  相似文献   

20.
今年初,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同志给我来信。信里说:“去年四月我们去京组《新华日报回忆》书稿,您当时有病,在南京休养,未能拜访。最近从北京来的同志说:您已回京,病好些了,因此我们请您也写一篇。原新华日报的领导同志大都已写文章。很多同志提到您,恳请您一定写。”编辑同志的热情,令人感动。在我的书架上,有着一本一九五九年四川出版的《新华日报的回忆》。这是劫后幸存下来的。扉页上有我们当年亲昵地称为“熊老板”的熊瑾玎同志的几行亲笔字,里面说:“重庆人民出版社准备继续出第二辑,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