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迫切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教育保护措施。本文是在实地调查了解四川省青神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模式——“青神模式”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保护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因与对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的众多原因。教育者所关心的是如何减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政府、学校和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方要从自身在留守儿童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逐一解决,逐渐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教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本文对留守儿童成长的环境因素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育措施:家庭方面父母要常回家看看,与留守儿童保持频繁且紧密的联系;学校方面要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对留守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社会方面要为留守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主体对其教育的影响入手调查,表明家庭教育缺场、学校管理缺失、社会保护缺位是造成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关键,具体表现在依赖自我调节、深陷行动困境、伴随环境异化;从心理——行为——社会化三个层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矫正,使父母、老师、社会、企业等多方参与、多维支持,以为其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教育是教育的新问题。家庭教育的缺失、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巨大的负面效果;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监护人的不到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完善留守儿童教育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等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今后的时间里,这个特殊群体还会继续扩大。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涉及教育问题,还涉及未来农村儿童的成长,是关系家庭、社会、民族的大事。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该从政府、学校、家庭等层面寻找对策。  相似文献   

8.
以科学发展观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存在亲情关怀缺失、心理问题骤增、学习兴趣减低、道德意识淡漠、安全问题频出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社会、家庭及学校多种因素造成的。解决以上问题的对策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农村留守儿童保护力度;强化政府职能,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家庭教育功能,营造温馨生活环境。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关注。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容小视,剖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及存在问题的表现,提出以下建议:家长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密切配合,重视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老师用爱心、耐心教育留守儿童;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突出问题:心理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社会关爱不足问题等。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要从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层面寻找对策,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是我国特定时代产生的弱势群体,由于家庭亲情及教育缺失,产生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问题。基于和谐社会视野,留守儿童及其问题正是社会缺乏和谐的表征,并对和谐社会构建产生深远影响。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重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这既需要政府转变发展观念、改善社会福利及教育政策、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也要求农村学校和家庭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精神层面的生活。  相似文献   

12.
探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与其说是政府、社会、学校等多方系统协同合作的职责,毋宁说是发现留守教育问题,提出政策关怀,形成政治决策的过程;为此,以"多源流"理论剖析我国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现状和政策瓶颈,围绕权力部门、责任政府、社会舆论等提出相应的政治架构设想,以期选择合理而有效的教育政策,进一步保障和巩固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最为基本的发展权利。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的概念应该定义为:因为母亲长期外出打工而留在农村生活和就学的未成年人。“留守状态”可以分为“励志型”、“平常型”、“困苦型”和“颓废型”,这四种类型对留守儿童具有极不相同的影响;留守儿童的特征应作为制定教育策略的主要依据之一;应该把“留守状态”当作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加以开发利用,让它在农村中小学教育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加强在学习方法和生活自理方法方面的指导、提高家长学校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及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同伴交流场景等应是留守儿童学校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的缺失、家庭教育的缺失、家庭监管不力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是产生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的前提下,家庭与之配合,社会给予关注,三方形成合力是解决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缺失是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必然结果,其突出表现是学习成绩下降、安全意识淡薄、道德行为失范、人格心理不健全。根源在于家庭监管不力、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政府管理缺位。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应担负主要职责,还要发挥好家庭、学校教育的作用,治本之策是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随机抽样、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对湖南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学业成就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学业失教现象严重、学业成就普遍较低,并对影响留守儿童学业成绩主观原因以及家庭、学校、社区等客观因素进行详细分析,从家庭、学校、社区角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留守儿童小说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在环境闭塞,生存条件艰苦,又没有父母的庇佑和监护下,他们的成长呈现出“自由化”发展趋势.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性格发展的不平衡性因素导致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儿童性与成人性融合的现象,即早熟现象,有些留守儿童表面看来不仅早熟,而且异常成熟,但这种成熟并不是真正的成熟,它只是一种“伪成熟”,因此作品中的留守儿童表现出了普通少年儿童未有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8.
留守“空巢村”的儿童,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与一般儿童相比,有较大不同。当前要解决好对空巢儿童的社区关怀,必须建立起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配合的关怀网络,具体包括:要完善国家的法规政策,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空巢儿童的教育单位,应该为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学习、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加强父母关爱,重视家庭教育;要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保护合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多万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2200多万人.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要构建政府主导、家校联动、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治理模式,以形成健全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贵州农村男性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如悲观、内向,胆小、缺乏安全感,焦虑、紧张、缺乏自信,学习成绩差,自控能力不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让父亲角色“回位”和男性教育“补位”、增加学校的男教师比例等途径,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