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个民族的语言在言语传播过程中能够最直接地.最敏感地反映出该民族的文化,而一定时期所产生、所流行的语言也折射出那一时期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一种语用现象,言语奢化现象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和当时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中所体现出来的对领袖人物的宗教式崇拜和“急进”、“斗争”的文化心态有着直接的关系的.如果我们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我们不难发现,它反映了语言拜物意识的畸形语用心态。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得我国的艺术事业也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本文向大家介绍的是民族声乐艺术."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这两者还是具有一定的区别的."民族声乐"指的是我国的声乐艺术,这是一个比较大范围的定义.而"民族唱法"范围就比较小了,它指的就是演唱者在演奏声乐的过程中所运用的演唱方法.这种演唱方法是有几种表现形式的.它包括比较流行的"学院派唱法"和比较民族的"美声唱法".不同的方法表达出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向大家论述了"民族声乐"与"民族唱法"的概念,以及通过概念来向大家剖析这两者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从"亲属称谓语及其外化"看中西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人际称谓系统(分为亲属称谓系统和社会称谓系统)是一种依附于语言的特殊系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特征。文章对中西方亲属称谓系统及其外化特征进行比较,并探究其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4.
面对各种严峻的语言文化现象,语文教学必须在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积极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实现语文教学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5.
教育科技文化界存在的学术腐败现象比较普遍,各类考试的作弊,论文的做假,科技成果的剽窃,真假文凭的买卖……不一而足,种种现象与现实社会存在的官本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蒙语、满语均属阿尔泰语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借代关系比较多,这说明了古代两个民族交往比较频繁,在语言上自然会产生某些融合现象。另外,从对比较语言学的研究中也折射出两个民族之间许多珍贵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上世纪70年代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少子化"现象日益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社会问题,将威胁到民族存亡和国家兴盛。本文对日本"少子化"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认为其产生的根源是男女地位不平等。少子化问题将给日本的社会和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已成为日本政府和国民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比较概念作为比较教育学科的立根之本亟需反思和创新。走出仅仅关注静态现象区分、排斥异质比较、否定教育现象内比较的陈腐逻辑,构建融现象比较与本质比较、同质比较与异质比较、内比较与外比较为一体的全新比较观是比较教育学科繁荣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9.
鲁迅热切关注下层人民的命运和民族前途,对现实强烈不满,对许多妨碍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象进行猛烈抨击。这就使某些人对他不满并同他形成尖锐的冲突。现在不少人对鲁迅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这种冲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  相似文献   

10.
"零称谓现象"的辩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称谓”现象在目前社会交往中比较多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得出“零称谓”现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有其存在的空间,不会对人际闪往和社会发展产生负面效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民族中学学生的"合法流失"成了当前民族中学发展的重要难题,民族中学优秀学生的校际流动,给民族文化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对此,应该从提升民族中学的办学质量,增强民族教育发展的后劲、调整和放宽对少数民族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的限制以及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文化传承意识教育几个方面遏制民族中学学生"合法流失",促进民族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民族学校分为省定民族学校和其他市县认定民族学校两种。云南省民族学校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良好,有多样化发展趋势,有的成为地区的文化中心,有的定位于该民族的文化传承者,有的则着眼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北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寄宿制民族中小学校是国家专为少数民族举办的一种特殊办学形式。主要在少数民族牧区、边远山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设立,面向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招收少数民族学生。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已经发展成为民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办学形式。当前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办学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生源问题、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离问题等。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将寄宿制学校之根扎于民族文化之中,不仅要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的认同水平,还要加快民族地区寄宿制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速度,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水平与家校合作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教师调研,了解民汉合校的办学形式与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达到民汉合校政策和少数民族教师成长双赢的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在民族中小学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着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体现在: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同于民族传统文化的物质传承,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同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传承,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等同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外生和他者传承等方面。厘清这些误区,将有利于提高民族中小学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实效性,并促进民族中小学的自身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Public concerns over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school segregation on immigrant and ethnic majority religiosity have been on the rise over the last few years. In this paper we focus on (1)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ethnic school composition and religious salience, (2)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religious salience and (3) the role of ethnic school composition for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in religious salience. We perform analyses on religious salience, one five-point Likert scale item measuring religious salience among 3,612 16-year-old pupils in Belgian secondary schools. National origin was used as a proxy for ethnicity. Ethnic minority pupils in schools with a higher share of ethnic minorities tend to be more religious. This relation holds for Muslim as well as other religious and ethnic minorities. Ethnic school composition also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nt generation and religious salience: second generation migrants tend to be more religious in ethnic minority dominated schools. For ethnic Belgians the association is moderated by their religious affiliation: Catholics tend to be more religious, while non-affiliated ethnic Belgians are less religious in schools with a higher share of ethnic minority pupils.  相似文献   

17.
民族高等院校办学意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民族院校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应当树立“特色强校”、以学生为本、为民族地区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依法治校、教育的全球化和民族化等六种办学意识。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role of friendship dynamics among newcomer Latin American migrant youth during their transitions to Chilean secondary schools. Drawing on qualitative life history interviews, we discuss ethnic minority well-being in two high-ethnic mix schools, and how power inequalities and racial discrimination are managed through social capital in the courtyard. In particular, we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ethnic diversity for counteracting victimization. We found few instances of internal segregation (homogenous or bonding forms of friendship groups); instead cross-ethnic friendships were more common, enabling participants to navigate gendered and class-based cleavages within the schools. Although concentrations of ethnic students in low-quality municipal schools represent deeper social justice issues, the research argues for the need to move beyond dichotomized notions of integration and segregation. Creating greater equity in these spaces, we suggest, does not depend on ethnic mix, but on th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social capital support.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各层次民族教育事业相对发展最重要的指标——在枝生数占全国同层次学生总教比例与同期少教民族人口比例的差值进行50年的追踪对比,可以看出:中等师范教育发展较好,小学阶段教育稳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严重不足,高等教育呈曲线变化,职业教育发展严重落后于形势的需要。为此,需要加大力度,努力实现民族地区2007年基本“普九”;关注中学教育,重点办好高中;职业教育要有新突破、大发展;民族高等教育要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民族教育及其学校教育机构承担着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学校教育培养人的使命与文化发展是不相矛盾的,学校教育是发展文化的基础.由于民族学校文代使命的特殊性,必须通过学校文化建设传递和延续民族文化,具体通过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活动和文化环境建设等途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