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的核心内容是“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使用该方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者可以对现代职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体化的深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应用到教学设计中,最终准确确定和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学习领域、职业教育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开发编制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大纲,从而开发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业教育课程,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特别是职业竞争力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贸业务实施与优化》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过程导向的<外贸业务实施与优化>课程开发是以完整的外贸工作过程为线索,将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核心内容是如何工作而不仅是如何操作,学习过程具有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学生在完整的行动中思考和学习,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教学过程在贴近工作实践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学习内容的基础来源于真实外贸工作;不仅可以增强教学与工作内容的一致性,促进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贴近程度,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曹凤云 《林区教学》2009,(12):20-22
大众化的高职教育,其内容和模式不再一成不变,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阐述了构建学习领域课程的切入点、框架结构、课程方案制定及课程设计,同时指出了学习领域课程特点及课程实施中应该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4.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为高职生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高职毕业论文工作应着眼于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淡化"学术性",突出"应用性",在内容与形式、取材和时间安排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同时要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教师团队指导.  相似文献   

5.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设计上解构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模式,突出了"工作领域与学习领域一致,工作内容与学习内容一致,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一致"的典型特征,具有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能够满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职业院校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初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这是它与学科系统化课程的根本区别所在。因此,分析和描述工作过程就成为开发课程的前提。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把典型工作过程的数据转换为“课程”,也就是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  相似文献   

7.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首批立项建设的28所示范高职学院之一,在示范建设中,我们借鉴德国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和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本土化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的内涵、开发思路、开发流程、内容以及实施过程与成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就是通过分析实际的工作过程,确定学习的内容,并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活动,使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达到做中学的目的.在Oracle大型数据库课程开发中,通过调研,从数据库运行维护岗位工作中总结出7项典型工作任务,详细分析完成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工作技能与知识,确定了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和认知规律将其序化后设计出适合教学的多个教学情境,每个情境下又设计出若干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从而将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分解到多个学习性工作任务中.  相似文献   

9.
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专业学习情境系统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动导向课程开发的起点是职业的需求,要求按工作过程进行内容序化,现代化工职业要求的技能是以理论知识支撑的判断、分析、选择能力,这种能力训练要求的学习情境是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的复杂学习.这种具有完整工作过程,能帮助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的学习情境需要在专业课程体系上的整体性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设计的课程,把实际工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课堂学习与职业实践相连接,学习的内容即为实际工作所需内容,实现课堂即为工作场所,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职业素养的养成。本文以《酒水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以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更能适应社会需求,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双护盾掘进机是一种高速、安全、自动化的隧洞工程施工机械,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其循环施工过程的深入研究,建立了双护盾掘进机循环运行网络模拟模型。采用循环运行网络理论,结合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了双护盾掘进机施工模拟程序。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此施工方案的施工净工期、净成本、掘进机掘进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模拟实验台架。该实验台架通过采集主要的传感器信号,自行编程的汽车电控发动机、电控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控制指示灯等相关执行元件模拟其工作过程,并能通过CAN-BUS总线实现数据传输共享、自检等功能。台架结构简单、成本低;配有测量端子,便于检测与教学需要。通过将3个系统组合在1个实验平台上,能清晰地显示相互之间的因果关系;灯泡作为执行元件,使整个过程更加形象、直接,提高了教学效果。台架还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开发、设计与制作,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科技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工作过程的“接发列车”学习情境设计应依据列车学习情境的设计原则,创设以车站联锁设备及区间闭塞设备为载体的接发列车学习情境,融入车站值班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的学习情境和学习内容,以接发列车作业组织过程为依据设计行动导向教学组织模式,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的学业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旅游管理专业应以培养旅游市场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主动对接本地旅游业,组建校企一体的课程建设团队,通过定期的市场调查明确专业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根据岗位工作过程与职业准入制度构建项目化、模块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放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本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从内容整合、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的创新三个方面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核算技能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谈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证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具体方法、要求和改革的实质.  相似文献   

17.
《煤化学》课程是煤炭深加工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按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性原则的要求,根据焦化厂涉及《煤化学》课程的煤的化验、接受、配煤、装煤和热解(炼焦)等工作过程,煤化学课程内容可组织为煤的基本知识、煤的工业性质分析、煤的工艺性质分析、煤质综合评价和煤的综合利用5个模块,同时安排两次现场实习.这样依据工作过程组织的“5+2”主体课程内容,针对性强,重点明确,教师讲课有的放矢,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把职业工作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进行分析,将个人发展目标分析与教学分析和教学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重构.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现状,以高职经管(会计)专业为例,在分析主要工作任务、确定专业与课程目标基础上,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数学课程设计的主要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English

Since there should be no gap between initial education and productive work, it is essential that the latter is not divorced from the curriculum of the former. Similarly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of productive work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s explored and the concepts of work and educational space expanded. Finally, factors leading to resistance and receptiveness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0.
从对劳动定额的概述和作业成本的研究入手,结合我国煤炭企业生产特征,全面阐述了基于作业的煤炭井工矿劳动定额制定流程和具体步骤。最后以采煤机司机劳动定额制定为例,说明某工种劳动定额的具体项目。为煤炭井工矿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