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是记者入门的第一课、第一关。不会调查研究,就当不好记者。上海电台把调查研究作为新记者的第一课,规定凡来台工作的青年记者。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硕土生、博土生,一律先做几个月的社会调查。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湖南分社于4月27日到29日召开了一次记者站长会议,着重研究了记者如何进一步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问题。会上大家肯定了前一阶段调查研究工作的成绩,同时明确地认识到了一点,即调查研究一定要以党的政策为纲。记者应该在党的方针政策的指导下,从实际出发,抓住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并且,要把采访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同志曾指出:“记者和编辑是调查研究的专业人员,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当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记者的调查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一般性调查研究。其主要目的不是为写某一篇稿件,而是对报道范围内的基本情况作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分析,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掌握新动态,获得新线索,为下一步采访报道奠定基础。二是专题性调查研究。它主要是就某一方面出现的问题,或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理清来龙去脉,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或总结其新鲜经验。专题性调查研究的结果,可视问题的性质和社会效果,或作出公开报道,或作内参,供领导与主管部门参考。三是经常性调查研究,即日常采访活动。这是经常的、大量的,记者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就上述三种类型的调查研究,笔者联系目前记者采访中的一些现象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怎样才能当好一个农村记者,为了取得这方面的经验。新华社在去年第四季度,从黑龙江、浙江、山西、河北、陕西和四川分社,抽调了六名农村记者,分别派到两个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点——河北省扶宁县卢王庄公社和山西省文水县孝义公社马村大队去蹲点,要求他们以实际工作参加者和记者的双重身份,一面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面进行调查研究,完成三项任务;研究农村记者如何革命化的问题;以阶级斗爭的观点研究如何改进农村报道的问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写报道。  相似文献   

5.
认真进行调查研究,是搞好各项工作,尤其是搞好新闻报道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唯物论的反映论的基本方法。任何事情,要做到从实际情况出发,按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客观规律办事,就必须搞好调查研究。否则,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滑到主观唯心主义方面去,就不可能把事情办好。说到底,作为一个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不坚持调查研究,是坚持不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认识路线的问题。在这里,笔者不想论述调查研究的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只是就当前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新时期记者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时期,记者肩负的宣传报道任务十分繁重,每个记者要想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各项报道任务,很重要的,决定于调查研究的功底和深度。这里特从如下四个方面作点浅析:  相似文献   

6.
张骏德 《新闻记者》2005,(10):42-43
我想探讨一下记者的社会角色定位问题。我记得1980年复旦新闻学院曾经开过一次新闻业务的研讨会,有一个题目专门讨论记者采访到底是什么。当时基本上有三种意见。北方来的记者认为采访就等于调查研究:南方来的记者(暨南大学的陈朗先生)认为采访不等于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也是新闻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我进行专题跟踪调查持续十年,获益非浅,深深感到调查研究是认识客观世界的一门科学。记者能否捕捉到新闻的本源——客体,很重要一条决定于记者调查研究的基本功如何。调查基本功过硬,记者采写的新闻真实可靠,所报道的东西有深度。甚至可以写出对社会发展起导向作用的报道来,尤其是专题跟踪调查的新闻报道效果更好。专题跟踪调查,就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万里征途上,会发生许许多多牵涉全局的重大问题,记者抓住其中一个问题作为跟踪调查的专题,一追到底,把  相似文献   

8.
一、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 1、专业记者:是指专门采访报道某一条战线或某一部门的记者。2、采访作风:是记者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在采访问题上的综合体现。3、采访基点:是记者蹲点调查的点,是记者经常报道的点,是记者参加实际工作的点,或经常了解群众思想情况、研究实际问题的点。  相似文献   

9.
调查性新闻的采写周胜林一、什么是调查性新闻调查性新闻,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自己发掘出来的、某些个人或集团力图掩盖的内情和问题的报道。调查性新闻的采写,记者独立自主性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调查研究,不依赖政府部门提供现成材料和结论,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10.
奔波,寻觅,发现,访问,思索,整理……记者,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一个专职的调查研究人员。记者的调查研究和一般工作性的调查研究的区别在于,记者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为了向社会公开报道或评述。而且,常常是大主题。  相似文献   

11.
张志安  沈菲 《新闻大学》2012,(4):125-132
本文是国内首次针对调查记者群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相比"工具理性",调查记者的择业动机更具"价值理性",具有较高的职业追求和较强的社会责任;相比"记录者"的角色,调查记者更注重"倡导者"的角色;此外,年龄、经验和继续从事调查报道的意愿,对其择业动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调查研究是记者的基本功,这已经是新闻界同行们的共识。然而,除了记者必须练好这个基本功之外,编辑部的编辑负责人也要相应地提高领导艺术,组织指导好记者的调研工作。这也应该列为编辑部负责人的基本功之一,或者算是调查研究之外又一功。调查研究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方法,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尤其是领导和研究部门都离不开这一认识事物的方法。然而记者的调查研究却不同,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宣传报道,所以,记者的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记者部编辑的《采访与思考》一书,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人民日报驻地记者2002年研究问题的新闻作品,作者在每篇之后附写了采写后记,诠释采写经过。研究问题,是人民日报记者的基本功。社领导多次要求人民日报的驻地记者加强调查研究,多思考、研究一些问题,努力成为研究型记者。2002年,人民日报驻地记者深入实际,扎实采访,认真研究问题,写出了一批具有真知灼见、文采斐然的报道。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民日报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在社会上产生较大影《采访与思考》@吉哲  相似文献   

14.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合格记者的基本功。毛泽东同志早在1941年3月,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一文中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60年代初期,刘少奇同志在湖南天华大队进行调查研究时,曾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记者和编辑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者”,“报上的一切文章都应是调查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采访和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记者是经常发言的,而且要力求“发”得准确、鲜明、生动,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广大读者和实际工作有所裨益。记者的采访就是调查,整个采写过程就是了解实际、分析研究的过程。经过这些年在报社工作,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比较具体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段勃 《新闻通讯》2008,(11):43-44
调查记者是主要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曾经这样评价调查记者:“最崇高的职业是记者,最优秀的记者是调查记者,最出色的调查记者是让害人者难受的记者”。调查记者能够获此赞誉和这一群体的品德素养密不可分。作为调查记者,应该具备不畏艰险的勇气、勇担道义的责任、清正廉洁的作风、独立自主的精神,调查记者身上还应该闪耀人文关怀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在记者的新闻实践中,“问题”新闻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一般有记者述评、记者调查、采访札记、记者来信等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首次针对国内调查记者群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旨在了解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影响因素.①通过对全国范围内259名调查记者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偏向分析解释、报道事实/提供信息及舆论监督,即“调查/解释”和“信息传播”这两种角色;个体因素对调查记者的媒介角色认知及其对新闻价值的认知均没有显著预测力;调查记者所在的地域差异对其媒介角色认知有一定影响,相对来说,党报机关报的调查记者更偏重“鼓吹民意”,市场化都市报记者相对偏向“满足受众和宣传引导”的媒介角色,新闻杂志的调查记者偏向“批评与质疑”.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调查记者这个概念也从西方引入中国。由于我国调查性节目的不断开办,使调查记者的数量也不断增多。调查记者是常年工作在新闻调查第一线的人员,对新闻业的整体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调查记者的特点、调查记者发展的局限性、调查记者的两种模式、我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趋向以及我国调查记者的改进方向五点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20.
新闻采访是记者采集新闻素材、访问新闻人物和知情人的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其中充满着复杂微妙的心理感应活动。一些新闻界的行家里手认为,优秀的记者加上好的采访对象即等于成功的采访。通常情况下,确是如此。然而,问题并非如此简单。世界上有专门从事采访谈活的职业记者,却少有专门接受记者访问的职业人士。对于采访对象来说,记者往往总是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