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现象,而使动和意动用法尤其普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在古汉语里,如果一个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用,或非动词充当及物动词,那么  相似文献   

2.
古汉语中词类活用现象较为普遍。所谓词类活用,一般是指古汉语中的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基本的语法功能,如名词用如动词、副词,使动、意动用法等。这种现象,人们历来认为它带有明显的修辞效果与特点。对此,我们提出不尽相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词类活用导源于修辞。即由于修辞而导致所谓词类活用这种语法现象。修辞是产生词类活用现象的直接原因,而词类活用是修辞所带来的后果。  相似文献   

3.
释"相"     
“相”在古汉语中是应用性较强的一个词。传统的古汉语词典和古汉语语法教学中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副词来看待。该文列举大量语言事实证明 :它应另立一类代词  相似文献   

4.
在串讲文言文时,老师们通常把“其”解释为“他的”“他”或“那”.一些文言读本也大多是这样译注的.诚然,这样来疏通文字是比较简捷方便的,也还是说得通的.但是,从培养学生准确地掌握“其”在古汉语中称代作用的特点来看,就还有进一步研讨的必要.严格说来,现代汉语中没有哪一个代词和古汉语中的“其”完全相当.而“其”在古汉语中的称代作用又是比较复杂的.就此,本文试做一些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士卒亡者”、“马之千里者”,对于这样的语言格式,向来理解不一,无有定见,最有影响的是“定语后置”说。通过教学实践,深感“定语后置”不能准确解释这一语言现象。本文目的在于阐明对这一语言格式的再认识,故不对他文提出直接评介。出于讨论方便,暂把这种格式叫作(名+动)者结构。 (名+动)者结构有两种清况,一是名词和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直接结合,即下列第一组,一是名词和动词结合时其间有一“之”字,即下列第二组。  相似文献   

6.
周秉钧先生的《古汉语纲要》在谈到意动用法时,认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且不论是不是动词本身的意动用法)“是化兼语式为简单的动宾形式,也是一种经济的用法。”① 他举了以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7.
汉语和英语均有使动用法。汉语的使动用法往往可转换为使令类兼语式,英语的使动用法则往往转换为复合宾语。汉英的使动用法有一系列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古汉语“反义共存”现象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汉语教学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个词兼有正反两义的现象.如《荀子·天论》:“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这里“乱”与“治”相对.但是“乱”又可作“治”解.《尚书·泰誓》:“予有乱臣十人.”唐孔颖达疏:“《释诂》云:乱,治也.治理之臣有十人矣.”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乱”字既当“混乱”讲,又当“治理”讲,表示相反的意义.这种正反两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就是“反义共存”.训诂学家称这种语言现象为“反训”.自从晋代的郭璞提出“反训”以后,历代的注释家、训诂学家有的沿用它、赞成它,也有人反对它.笔者认为“反训”之所以能够成立,是因为词义经过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可以兼有相反或相对的意义.在客观现实中,相反的现象和两个对立的事物常常相关,这种对立统一也必然反映在语言现象里.事实上在古汉语书面语中,这种“反义共存”于一词的语言现象较为常见,因此了解和掌握这种语言现象,对我们正确理解文言文词义是大有稗益的.本文不准备对“反训”这一训诂学术语的是非再作评论,只是试图通过词例引申分析证明这一语言现象的客观存在,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内因,即主要从词义引申角度作一点尝试性的探讨.现举例如下:受有授予的意义.《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最大弊端之一是“满堂灌”,这一点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突出。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这跟旧的教学方式是分不开的。以往的文言文教学方式基本上是翻译、解释、串讲。教师在课堂上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译、解释,学生在下面手忙脚乱地做笔记。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文言文失去色彩,也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些文言文大都是古文里的篇目,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凝练,思想深刻,因此不能人为地把文言文分隔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一些古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般论著很少或没有提及的语法现象,包括:特殊的宾语前置现象、用否定副词不表示否定的判断句、意义表达比较特殊的双宾语句、短语充当谓语构成的使动关系句和语义表达比较特殊的者字短语等。  相似文献   

11.
自“使动”和“意动”之说建立以来,各家古代汉语著述无不讲到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但对两种用法的适用范围,看法并不一致。即使用法相同的一些例句,甚至同一个例句,有的认为是使动,有的认为是意动。如:“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王力《古代汉语》引“客”为使动用法,多数著述则以为是意动用法。产生这种分歧,固然与理解例句有关,但主要原因则在于对两种用法跟“以……为……”句的关系欠缺必要的研究。笔者即拟从这一方面谈点意见,以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12.
古文《尚书》又被称为“晚书”,学术界关于其真伪性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论,但不少学者对其持有保留态度,并为其证明。古文《尚书》是研究《尚书》的重要部分,也是必要途径,即使其真伪仍然有待商榷,但其中的语言内容、思想内容和历史内容等对于当今的各领域都具有不可否认的价值。对此,文章分析了古文《尚书》复合词研究现状、古文《尚书》复合词研究背景及意义,重点从并列式复合词、偏正式复合词和其他复合词类型具体研究了古文《尚书》的复合词,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在特殊语言现象中,“一切”、“为”等词的特殊归类问题以及连动短语应审慎鉴别的问题。着重提出语言现象同一切事物一样,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一面,对于个性异常强烈的特殊语言现象,宜作相应的特殊处理,不宜用任何一家现成的理论强行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赵本山小品中,文革因子无处不在。把文革的场景一幕幕地搬上舞台,让它在观众面前自我暴露、自我否定,还生活以真实;经常利用长串的报告式的语言制造笑料。这种语言都具有“文革语式”的某些特征,形式上整齐有力、朗朗上口,而内容大多离不开政治和道德话题;侧面展示农民的“文革苦难”之外,赵本山也反思了“苦难”的成因。  相似文献   

15.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按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这就叫文言词的活用.简言之,活用就是一个词临时充当了另外一个词.文言词的活用可包括:名词当动词用,形容词当动词用,数词当动词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介动用法,被动用法等.本文仅对名词的动用,形容词的动用,数词的动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在《终结》第三章里,恩格斯批判了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伦理观,同时指出黑格尔的伦理学思想比费尔巴哈深刻和丰富。恩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一百年过去了,这段话在今天却颇受重视,人们反复引用它来解释我国当前在改革、开放,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某些道德现象与历史进步的关系,论证道德与历史之间具有某种二律背反,某些正在推动我  相似文献   

17.
在古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定语(不包括领属性和同一性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一些语法书中,从后置定语同中心词的关系上进行分析,或认为这是“使中心词突出”,或认为“较长的形容词加在中心词之上不习惯”等等。在古文句子中,倘光有后置定语,那么我们从后置定语同中心词的关系上分析出“使中心词突出”,这是无可置疑的。倘若中心词前后都有定语,是否可抛开前定语不论,仍然认为后置定语之所以后置仅在于突出中心词呢?是否就是“较长的形容语加在中心词之上是不习惯”才后置的呢?对  相似文献   

18.
“心理暗示”是指暗示者通过语言、表情、体态等行为将某种信息在受试者毫无觉察的前提下传递给对方,使受试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并作出相应反馈,以此达到暗示者预期目的的一种方法。医学上常用此法来治疗某些疾病。 笔者由此得到启示,将该法引用于外语教学,通过几年的大量实验,证明该法应用于外语  相似文献   

19.
英语的名词动用现象是词类转化中最活跃的现象之一,而自然现象名词的名动化却很少被关注。本文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语法转喻理论来分析自然现象名词转用动词的动因,其表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同时也为此类词汇的习得和英汉互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顺应理论对口译的解释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研究开始用语用学理论解释翻译现象。运用语言顺应理论解释口译过程中的译语如何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在语的语言结构成份,顺应口译的动态过程,使译语连贯、得体地再现原语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