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家之一,王云五以文化为己任。王云五的文化生涯可以归纳为"述而又作":知识与智慧兼具,传旧与创始并举。出版理念上,王云五指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出版事关中国文化前途;出版实践上,王云五领衔的商务印书馆发扬固有文化与介绍西洋文化并重,开创了20世纪中国出版史上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
作为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的掌舵人,王云五身在出版,情系文化.他的出版理念体现在:出版的目的在于"中国文明之再造";出版要"有功文化,纵有亏损,亦义不容辞";出版机构"必须先能自立,才能对社会有贡献".王云五的出版理念为当下出版企业改革与发展树立了榜样,提供了借鉴:出版要明确社会效益第一,社会价值优先;出版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出版企业要通过深化改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3.
向敏 《出版科学》2010,18(3):102-105
王云五作为上个世纪20至40年代商务印书馆的掌门人,被誉为民国,"一流的出版家,甚至可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他在带领商务印书馆走向新的出版辉煌的同时,也创造了众多后来者难以企及的出版高度。本文试对其出版思想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王云五个人著述及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出版,学术界兴起了王云五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主要涉及王云五与出版、王云五与图书馆、王云五与近代政治、王云五与近代经济、王云五与近代教育、王云五与同时代名人等方面.当前的王云五研究虽已有斐然的成果,但仍有继续深入的空间和可待挖掘的方面,如:加强各领域中王云五的资料整理和系统性研究;深化王云五与同时代名人的比较研究及联合研究;重视王云五等为领军人物的近现代出版人群体的研究;融合多学科视域开拓王云五研究;王云五研究的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王云五全集》简体版2013年在大陆出版,王云五这位商务印书馆前总经理再次引发业界关注。作为一位像富兰克林、绥青一样自学成才的文化大家,王云五向来被视为与张元济比肩的出版人,其奋斗的一生,如同一出励志长剧,在近代中国出版史上流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影响至今。时下,新闻出版领域的变革推陈出新,重温王云五的出版经验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发展历程,或许有助于以史为鉴,老树开新花。北京大学与商务印书馆向来被视为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双子星座"。1921年7月16日,北大教授、  相似文献   

6.
王云五晚年入主台湾商务印书馆之后,在出版理念、出版经营及"创造性出版物"等方面,全面复制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的经验,并大力创新图书宣传、销售政策、出版形态、学术出版等方面,实现了对商务精神的光大和创新,具有不可忽视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读《出版家王云五》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去年10月,我随一财务考察团访问台湾高等学校。一有闲余,就溜到书店,发现一本《出版家王云五》,是台湾商务印书馆前总经理、王云五的弟子和接班人徐有守先生叙其师生平,重点介绍其出版业绩的。我想,王云五老先生算是我们出版界的泰斗,而其主持之商务在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直执业界之牛耳,应有我辈可学之处;书为2004年新出,应有一些新资料和著者的新见解,特别是王老先生在台湾的出版活动.我们所知甚少。将近一年,断断续续读来,时有所感,略记并整理如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李辉 《编辑之友》2005,(3):75-77
196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70周年,这一年也是王云五入主台湾商务印书馆恰满两年.与商务印书馆的渊源,年届八十的王云五在<七十年与二十七年>中回忆起当年被胡适推荐加入后,"卒结下不解之缘,蝉联八年,短期他就又被坚邀返馆,主持全局;复经十七年,连前八年,人生百年已耗其四分之一于此,盖势成骑虎,欲下不能;又以迭遭丧乱,欲去亦有不忍."商务印书馆历经三次战争劫难,幸赖王云五救危扶颠三度复兴.1964年秋加入台湾商务印书馆后的王云五自称进行第四度复兴.本文拟通过对台湾商务印书馆这一个案评析王云五对文化事业的贡献,并对其出版理论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王云五的一生与读书、教书、出书紧密相连,他嗜书如命,读书得法,对于读书目的、读书方法都有独到的见解。读书使得王云五成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全而博的知识结构是他成为一个优秀的出版家之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云五先生对我国出版事业和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主持编纂的大型丛书《万有文库》推动了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本文将宁夏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万有文库》介绍出来,使更多的同仁对《万有文库》及王云五先生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朱永刚书序     
王建辉 《出版科学》2009,17(5):108-108
这篇序言是应杨德炎先生要求写的.而他让我写这篇序的起因,可能是十年前我完成了一篇博士论文<文化的商务>,副题是王云五专题研究,交给了由其主政的商务印书馆出版,他认为由我来写这个序"最合适不过".  相似文献   

12.
王云五与商务印书馆的古籍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整理出版在商务印书馆出版活动中占据一个重要位置.影印古籍是张元济主政商务时的主要出版方向之一.张氏运用传统的版本、校勘之学,辑印<涵芬楼秘笈><四部丛刊><续古佚丛书>等大部古书,为商务印书馆赢得在文化界、读书界良好的声誉和可观的营业收入.王云五则在胡适的影响下,开辟了商务印书馆用新式标点、分段、注释、导读等新方法整理古书的路数,出版了一批经过整理,易读、易解的经典读本.  相似文献   

13.
李海燕 《出版科学》2008,16(1):92-94
王建辉从事近代出版史史料爬梳和学理研究始自1996年,至今已逾十年,有论著《文化的商务:王云五专题研究》《老出版人肖像》《出版与近代文明》问世。《文化的商务》评叙了王云五经营下的商务印书馆是在把文化作为一种商务来运作。《老出版人肖像》纪录了在近代出版史上留下踪迹的五十余位老出版人。  相似文献   

14.
王云五以"教育普及"和"学术独立"为出版方针,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重镇。同时,他将西方现代的企业管理思想引入了商务印书馆。他最让人感佩的,是其文化使命的自觉担当。王云五数次复兴遭  相似文献   

15.
辽宁教育出版社推出一套《新世纪万有文库》。首批书目共85种,装着满满一箱子出售。 编者仿王云五编的《万有文库》,计划分批推出,在“万有”两字上作文章。 人们记得,王云五出版的《万有文库》,是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25年间重要的贡献之一。《万有文库》1929年最初出版。当时推出第一集共1010种。第二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是著名出版家王云五先生晚年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时期主持编纂的最重要的系列丛书之一,是王云五先生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份重要的出版遗产。  相似文献   

17.
陈锋  陈江 《出版科学》1999,(4):42-44
1978年以后我国进入经济高速增长和学术研究蓬勃开展的新时期,出版史、编辑史的研究园地也一片新绿,新各出版类期刊辟出专栏刊登出版史料和专题论.上海还出现了专门刊物《出版史料》。商务印书馆作为建国前最大的.历史悠久的出版社,被学们当作个案研究的一个重点是很自然的事.研究商务印书馆馆史及其主要创建人夏粹芳.张元济的章和专不断涌现出来.国外(日、法.新西兰等)和港台地区也有学倾心于此.发表、出版了他们的成果,其中包括王云五的《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等书。  相似文献   

18.
(三)30~40年代文库的出版情况———兼谈文库与丛书的异同到了30年代 ,商务印书馆除于1933年12月出版了《东方文库续编》45种、50册和继续出版巨型文库《万有文库》外 ,又于1933年9月由王云五和徐应昶主编出版了《小学生文库》。《小学生文库》一直出到抗战前夕 ,内容包括图书馆学、读书指南、社会、政治、经济、国际、实业、童子军、语文、物理、地质、植物、动物、劳作、生理卫生、游戏、美术、神话、童话、寓言、谚语、谜语、诗歌、剧本、小说等几十类 ,共500册。1934至1935年 ,徐应昶还主编过一套《…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台湾商务印书馆国学经典文丛"是著名出版家王云五先生晚年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时期主持编纂的最重要的系列丛书之一,是王云五先生留给人们的最后一份重要的出版遗产。  相似文献   

20.
创新医学期刊服务机制 探索优先数字出版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版具有时效性强、提高影响因子等特点,但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高编辑素质和杂志的质量是实行优先数字出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