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论是报纸的心脏与灵魂”社论不是个人“发言”,而是反映编辑部基本立场的言论。它是“报纸的心脏和灵魂”,报纸缺少社论,就象一天里“没有阳光”一样。美国现代资产阶级报纸的创始人普利策说,我的《纽约世界报》虽然有巨大的篇幅,许多的栏目,但是我所最关心的是社论版。我要用种种栏目吸引读者来读社论。担任《曼彻斯特卫报》主编达五十七年之久,并使该报逐渐由地方报纸发展为世界闻名的报纸的G·P.斯科特说:社论是表达报纸立场的基本手段,它是“报纸存在的基本理由”。鉴于社论对读者的影响,资产阶级政治家们也颇重视资产阶级大报的社论。例如,在美国辩论越南战争的高潮  相似文献   

2.
由国内报刊转载美国《中报》社论而引起的“马丁风波”已告平息。《世界经济导报》六月三十日又转载《中报》的另一篇社论。这篇社论申明该报对“马丁风波”的立场和看法,说去年那篇社论的主旨并非针对马丁个人,而是对中国学界的善意批评。批评也不等于“扣帽子”。为什么大陆某些报刊和人士“对马丁文章提出种种议论和责难”竟会酿成风波?只要“争鸣”的权利得到保障,就算马丁被扣上  相似文献   

3.
国内新闻业务方面的改革时常是悄悄展开的。最近观察到的一例变化是报纸社论方面的: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和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新京报,自2005年1月1日起,在其“社论与来信”版(A2版)上的固定位置,每天刊登代表该报立场、不署名的社论文章:通常每日二篇,至今已经坚持了一个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领袖和导师,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报刊政论家,一位精心写作和批改社论的大手笔。几十年来,凡经他批改的数百篇体现党中央指导思想的重要社论,无论在立场、说理、辞章文采等方面都比原稿有了明显的起色,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他于1958年写给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政领导人的指示信中曾经明确提出:“精心写作社论是一项极重要任务,你们自己、宣传部长、秘书长、报纸总编辑,要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5.
如前所述,美国的媒体是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的,但就每个记者而言却并非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他们或是偏向共和党或是倾向于民主党。一言以蔽之,共和党主张“小政府”:民主党则信奉“大政府”。这也反映在媒体的专栏和社论中。  相似文献   

6.
金庸,本名查良镛,以其笔名“金庸”行世。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为《明报》写社论,一支是写武侠小说。金庸的《明报》成功,除了它的武侠小说、新闻报道等因素外,也离不开金庸以他本名查良镛发表的社论。金庸写了30多年的社论,当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不仅香港人会习惯性地想到看看《明报》社论怎么说,海峡两岸的政要也非常重视他的社论,国际上对《明报》“路易—查”(笔者注:金庸的英文名)的评论也非常看重。他的社论为知识分子所欢迎,有些人买《明报》就是为读他的社论。笔者认为,金庸的社论,在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上应该有一席之地,值得我们进…  相似文献   

7.
邓拓同志是位卓越的新闻评论家,在评论写作和报纸评论工作方面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纸评论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任何一篇社论都应该有的放矢。它必须针对全体读者或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向他们不仅说明某一问题的迫切重要意义,而且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或一部。这就决不是漫谈或泛论所能够代替的。”(《关于报纸的社论》)邓拓依据社论不同的内容,把社论分为三种,一是解释性的评论,二是对各项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1959年4月1日,人民日报曾发表了一篇《论合理密植》的社论,在当时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对全国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这篇社论,至今读来仍能受到很多启发,有不少方面值得我们在撰写社论和其它文章时借鉴。针对性强,是这篇社论第一个突出的特点。社论的题目叫做“论合理密植”,通篇也是  相似文献   

9.
唐纳德·特朗普在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意外胜出,给日本朝野带来巨大冲击,日本媒体称之为“特朗普冲击”.日本主流媒体此前一边倒地看好希拉里,在特朗普当选后态度十分值得玩味.本文意在通过解读四家报社的社论,剖析日本主流媒体面对“特朗普冲击”的立场与角色.  相似文献   

10.
3月4日,本报发表了题为“一类苗乘风破浪,二类苗一步不让,三类苗迎头赶上!”的社论。省委负责同志在审稿时加了批语,指出这篇社论“内容文字都好。今后一个时期内,新华日报社论要以此作为标兵”。省委对我们的工作是经常提出批评的,但是对于微小的进步也是鼓励的;省委对这一社论的批语,对我们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回顾近半年来新华日报的社论工作,在过去的基础上,质量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在大跃进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11.
邓拓同志是位卓越的新闻评论家,在评论写作和报纸评论工作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报纸评论理论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任何一篇社论都应该有的放矢。它必须针对全体读者或一部分读者的需要,向他们不仅说明某一问题的迫切重要意义,而且解决某一问题的全部或一部。这就决不是漫谈或泛论所能够代替的。”(《关于报纸的社论》)邓拓依据社论不同的内容,把社论分为三种,一是解释性的评论,二是对各项实际问题和部门问题的评论,三是一般政治宣传、节日、人物、  相似文献   

12.
三、主题的倾向性。 新闻评论的倾向性,这是新闻评论最突出的一种特性,是一条客观规律。只不过有的公开声明自己的倾向性,如我们的党报和社会主义新闻媒介;西方半官方和经常反映官方意图的新闻媒介,则羞羞答答地表明自己的倾向性;有些声称自己是“不带任何政治色彩的纯商业性报纸”,把自己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倾向包藏起来,而实际上欲盖弥彰,包是包不住的。 在资本主义国家,就是所谓“轻松社论”也是有倾向性的。西方国家很多报纸设有“社论版”,每天刊登三四篇社论,其中有一篇是篇幅较短、写法轻松的社论。有些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者说“轻松社论”只有“娱乐性”,没有倾向性。实际上当然不是这样。台湾出版的钱震著《新闻论》一书中,译载了美国报纸几篇所谓“轻松社论”,让我们看看它是不是只具有“娱乐性”。 1940年2月14日《德模登录报》登的一篇,全文  相似文献   

13.
地方党报的评论员每每要撰写紧密结合本地实际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积极引领舆论先声.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社论、评论员文章似乎属于各种新闻文体中的"重型武器",媒体的倾向和立场,也往往要通过社论、评论员文章得到最直接、最鲜明的反映.此类文章的撰写者--地方党报的新闻评论员,需要具备怎样的素养呢?这是本文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月3日,是战后日本宪法实施70周年纪念日.然而在此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高调公布了其“修宪构想”,声称要力争实现修宪,并在2020年施行新宪法.安倍此番“修宪论”引发日本媒体高度关注,导致不同媒体立场对立,日本舆论出现分裂.本文意在通过解读日本六大报社的社论,探讨日本主流媒体针对“安倍修宪论”的不同认识与态度.  相似文献   

15.
1961年5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先摸情况,后作结论》,这是一篇从一件小事谈起,反对主观主义的重要评论,当年颇有影响。社论是从北京市灰石厂碎运车间解决矿车掉道这件小事谈起的。碎运车间的领导同志认定矿车掉道的主要原因是工人的思想麻痹,操作不良。根据这个“结论”,他们让掉道的工人作检查,让没掉道的工人介绍经验。可是,矿车仍然经常掉道,包括介绍过经验的工人也掉道。这种情况迫使车间领导同志亲自去观察操作,召集工人座谈,弄清真相,原来主要原因是道叉安的不是地方。这的确是一件小事,如果就事论事,大可不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一篇社论。可是,社论从这件小事引出了一番大道理。1961年,是中国经历了1958年“大跃进”折腾后极其困难的一个时期,也是1960年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且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跟报纸的评论打了两年的交道,感到写好评论颇不容易。时间总是那样紧迫,水平低,想来个“慢工出细活”,多数場合又办不到。新闻总是有时间性的,到时候就要拿出来。在大跃进的年代,需要报纸“说话”的事情是太多了,想少发点评论,主观上不愿意,客观形势也不允许。同全国省报比起来,我们贵州日报的评论是不算多的,可是每月平均也有社论二十篇,在数量上还是可观的。在这些社论中,大致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对于一个时期或某个方面的重大问题的评论,它带有关系全省工作的全局的性质;第二种是属于一个工作业务范围的社论,对具体工作发表意见;第三种是配合一件新闻发表的社论,属于“即席发言”的性质。第一种社论在数量上较少,第二种是多数,第三种也不少。  相似文献   

17.
一篇社论引起的人民日报创刊以来,发表社论近万。有些社论评述重大政治事件,传播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些违反马克思主义的社论起的作用则很坏)。有些社论评述的事情看起来并不“震撼人心”,同样产生广泛影响,甚至引发重大论争。1956年6月20日发表的《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冒进》,就是一篇这样的社论(以下简称6月20日社论)。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反对急躁冒进,但题目是全面概括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两点论而非一点论,是一篇观点鲜明、议论周详的好文章。新中国成立以来三年经济恢复、抗美援朝战争、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一篇以干部问题为选题的社论,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广大普通老百姓中引起共鸣,这是一个时期以来“社论效应”所鲜见的现象,也往往是社论作者孜孜以求但又难以企及的。由此,对如何发挥新闻评论作用的问题,引发出几点思考。 1994年3月27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要敢于负责》的社论。社论指出,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于负责,敢担担子,是每一个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和态度。这是  相似文献   

19.
刘青 《传媒观察》2006,(12):22-23
在美语中,“广告”一词是ADVERTISE,“编辑部社论”是EDITORIAL,两个词前后一拼接,就变成了“社论式广告”,也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软广告或广告软。将字内容与广告(包括硬广告与软广告)结合起来的广告专题,则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广告特刊。  相似文献   

20.
懂英语的都知道,leader这个词是“领导者”的意思,也是“社论”的意思。这个词的释义已经使“社论”的含义不言自明了,它是新闻舆论中的“领导者”——社论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这里想说的是广播新闻中的领导者——广播评论。广播要不要有自己的评论? 这是个应予肯定的老问题,虽然也有相反的意见。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小到人与人,大到国与国,总免不了出现种种矛盾和问题,随时会发生一些重大事件,作为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机构,对于大事,就要有个态度。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