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科苑》2010,(17):13-14
如果说.早些时候时间旅行还被认为是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东西,今天,它已突然成为理论物理学家最宠爱的项目。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曾在他的演讲中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时代已经变了!在严肃的科学期刊,我们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的分析文章。”本刊编辑摘编了不同国家的科学家们对时间旅行的最新研究结论,其观点互相抨击,读后方可领略精彩之处,至于本文标题提出的问题“时间旅行能破解吗”,相信读者的心中各自有答案了吧。  相似文献   

2.
爱因斯坦说:时间是一种错;不确定性理论的研究者普里:确定性才是一种错世界是“不确定”的不确定性理论自70多年前令无数科学家它打破了我们洞悉万却能解释似乎不可能;它掌握了关于万物起源这个答案却似乎是来自1927年春天,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发表了一篇论其中提出了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3.
马昌剑 《今日科苑》2012,(18):56-58
从上世纪的电影《回到未来》到现在《异星战场》,从用汽车飞速穿越时空到用特殊"神器"完成异地穿梭。时空穿越一直是科幻电影创作经久不衰的话题,那么——时间旅行曾一度被认为是科学狂想,许多研究它的科学家被认为是不务正业。在继警告人类勿主动与外星人接触以后,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又抛出惊人言论。在一篇探讨如  相似文献   

4.
60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了“虫洞”理论。那么,“虫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虫洞”是宇宙中的隧道,它能扭曲空间,可以让原本相隔亿万千米的地方近在咫尺。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对“虫洞”作过研究,由于当时历史条件所限,一些物理学家认为,理论上也许可以使用“虫洞”,但“虫洞”的引力  相似文献   

5.
赵九章小传     
《今日科苑》2017,(4):39-40
赵九章是我国著名的大气科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空间物理学家,中国动力气象学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东方红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人造卫星事业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现代地球物理科学的开拓者。他先后创立了不少地球科学研究机构,并开辟了许多新研究领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为中国地球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时间旅行是一个神奇又迷人的话题,它吸引着很多人,其中也包括许多严谨的科学家。然而,现实情况是人为操控的时间旅行还无法实现,所有的一切都还只是理论。那么自然条件下的时间旅行是否可能呢?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别人时间旅行的故事,信不信由你。穿越暴雨到达未来1935年,当时还是英国皇家空军中校的维克多·戈达德被派去巡查爱丁堡以东约20千米的一个位于  相似文献   

7.
高策 《科学学研究》1993,11(3):7-10
科学中存在美。科学美的本质是什么?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认为,科学家以某种特定的方式进入大自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感受到了创造的美,也感受到科学理论的美,这些美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它们是“最深层次的宗教感情”。但是,在本质上,科学美是和真联系在一起,因为,美的感受与理论来自自然,最终还要回到自然,接受最后的检验。同时,美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它是鼓舞科学家从事科学工作的“充沛源泉”。由于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不断进步,科学美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3):I0008-I0009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为脑中的数字“热点”进行了精确定位,测量精度达到1/15英寸(1.7毫米)脑区宽度。数字“热点”是当人们看到普通数字如“6”“38”时,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19-I0020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科学家为脑中的数字“热点”进行了精确定位,测量精度达到1/15英寸(1.7毫米)脑区宽度。数字“热点”是当人们看到普通数字如“6”“38”时,  相似文献   

10.
潘铁成 《科学中国人》2014,(2S):117-118
数学是“物理学家的思想工具”,它使物理学家能“有条理地思考”并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可以说,正是有了数学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才使物理学日臻完善.物理学的严格定量化,使得数学方法成为物理解题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发明与创新》2003,(4):16-16
在一项有关宇宙理论的重要实验中,科学家第一次测量出引力移动的速度。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是科学家们1月8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上公布的,这次实验再次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正确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物理学家SergeriKopeikin博士说:“牛顿认为引力是瞬时速度,爱因斯坦则推测引力是以光速移动的,但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测量过引力的速度。”当木星通过它前面一个遥远的天体时,通过观测射电波轻微的“弯曲”,科学家们说他们确信引力传播的速度与光速相等。他们说这个发现的误差在20%以内,他们认为这足以…  相似文献   

12.
张唯诚 《知识窗》2011,(6):52-53
自2004年“卡西尼号”进入土星系统后.这枚土星探测器一直在研究这颗行星以及它美丽的环和众多卫星。2010年.“卡西尼号”延长了它的观测任务.它将一直工作到2017年.这也是这枚探测器第二次延长太空任务了.“卡西尼号”不断地给科学家们带来惊喜.人们不仅对土星环.也对土星的卫星有了日益深刻的了解。科学家们意识到.  相似文献   

13.
超弦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宇宙具有10维的空间(而在超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膜理论更是宣称宇宙有11维空间)。我们平常只能感知到空间的三个维度,我们可以上下左右前后移动,也可以在时间维度里向“前”移动,这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但是那另外的六维空间在哪儿?你找不到,因为它们以“卡-丘”空间的形状蜷缩起来,躲出了我们的视野。应该说,这六维空间目前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型能在计算机上展现出来,也没有一种形状能让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赞同。唉!宇宙不是那么简单的!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我们不得而知。但你可别气馁,科学家们认为这些多出来的维卷…  相似文献   

14.
从德意志到英格兰——欧姆定律“内花外香”在1826~1827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用实验和理论确立了欧姆定律。然而,在德国,只有费西内尔和斯威格尔等极少数科学家接受欧姆的发现,而绝大多数则  相似文献   

15.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的动力,是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后盾作为当代两大基础理论柱石之一的相对论,学界对它历来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天才”理论,好得很;另一则是“灾难”性的,糟得很。·国际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折桂者阿耳文(H.O.G.Alfven)称相对论“不过一小摆设”,“抹煞了科学与伪科学之间的界线”。·资深理论物理学家韦斯雷(J.P.Wesley,德)博士说“相对论从来不顶用”。·得克萨斯大学终身荣誉物理学教授伯纳斯(J.G.Bernes,美)认为相对论是“一场灾难”,疾呼“是改变盲目迷信相对论的时候了!”·中科院院士理论物理学…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0):I0007-I0008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瑞典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实,10年前科学家提出的磁性纳米接触会让纳米尺度的自旋波“繁殖”这一理论与观察结果吻合。科学家们表示,最新研究表明,未来,纳米尺度的自旋波在手机和无线网络等诸多方面可取代微波,基于自旋波理论研制出的元件也更小、更便宜、资源消耗更少。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  相似文献   

18.
卓然 《知识窗》2010,(9):50-51
近日.自称是物理学家、宇宙学家及梦想家的斯蒂芬·霍金给热衷探索外星生命的科学家大泼冷水。还把外星人造访地球.形象地比喻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土著”的地球人将处境不妙。这位继爱因斯坦之后最著名的科学家执著地相信.地球之外几乎可以肯定存在外星人,但人类不要努力去寻找他们.以免沦为当年美洲印第安人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9.
今山 《世界发明》2003,26(4):15-16
科学发展史说明,许多科学发明都来自于科学“实验”。许多科学原理和定律都是通过“实验”验证而被人们所接受。今天,“实验”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项。例如众所周知的对“宇宙守恒定律”的否定,就是由物理学家扬振宁、李政道提出,由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实验证实的。而在人类科学发展史中开创“实验科学”先河的就是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8):I0020-I0020
[导读]据香港“东网”6月12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机械工程师、物理学家怀特(HaroldWhite)正在研究开发可作星际旅行的宇宙飞船“IXS企业号”。【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香港“东网”6月12日报道,美国太空总署(NASAl机械工程师、物理学家怀特(HaroldWhite)正在研究开发可作星际旅行的宇宙飞船“IXS企业号”。他近日和3D艺术家拉德梅克合作,制作出宇宙飞船的概念图,一旦飞船面世,只需两周便可到达距离太阳4光年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