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藏式民居客栈顾客感知对西藏藏式民居客栈住宿业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去哪儿网网友评论为基础,使用ROSTCM软件获得藏式民居客栈顾客感知50个高频词,了解顾客感知内容与主题。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建立分析类目,探索顾客对藏式民居客栈感知的优劣程度。其中,客栈整体感受、地理位置与交通通达性、环境与生活配套、藏式设计特色、西藏旅游体验、服务态度、客房温馨舒适与个性化服务顾客感知良好,但硬件设施存在严重不足,急需改善。  相似文献   

2.
邵楠 《青海科技》2010,17(1):43-44
建筑朝着生态化发展是当今建筑设计的重要方向。本文分析了自然地理环境对青海民居的影响以及青海民居庄窠与自然地理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正>青海省境内以汉、藏、回、土、蒙古、撒拉六个世居民族为主体的青海各族人民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丰富多彩,有神话与传说、青海方言、谚语、禁忌、音乐舞蹈、戏曲曲艺、风俗、民居、饮食、服饰、民族体育等,这一切恰是青海文化的精神所在,是青海民族的标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了民族之魂。  相似文献   

4.
川西传统民居多为木质门窗,做法颇为讲究,装饰感极强,是川西传统民居文化乃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与符号之一。本文仅从装饰的工艺技法、题材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对其门窗装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自服装成立以来,就有两大基本要素,即实用性和美学性,藏式服装自然也兼备这两大特点。文章从服饰、色彩、纹理及装饰四个方面阐述了藏式服装的文化内涵和现实意义,探讨了西藏地区服饰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多处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依据。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发展形成的独特建筑装饰艺术形式。指出了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与现代人们住宅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藏式传统聚落,与西藏的其它文化形态一样,具有其鲜明的个性,是西藏艺术发展史上一道靓丽的文化景观。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藏学观的观点和方法,从藏式传统聚落的布局与构筑理论入手,着重就该聚落构筑的方位选择、布局特征、建筑空间结构和建筑色彩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其形态特征与特色,以期从理论层面为西藏打造精品城镇和特色城镇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民居建筑现状和国内外现代轻型木结构发展现状的介绍,论述了轻型木结构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优越性,分析了其在黔东南民居建筑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吉林市农村民居的建筑类型及其抗震性能的分析,究其原因,并给出了吉林地区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土家文化与楚文化是血缘近亲,楚文化是汉文化的构成因子,他们共同构成了华夏文化的内容。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正是这种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本文试图从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在民族文化和审美艺术上的反映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龙肖毅 《今日科苑》2009,(14):186-186,188
文章辨析了家庭旅馆与民居客栈概念的准确性,最后基于对民居客栈的功能及特点分析,认为:民居客栈是以具有地方文化风格特点的家居院落为经营场所,集食、宿、游、娱为一体的,让游客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风格、居住方式及亲情特色等人文现象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14.
土家文化与楚文化是血缘近亲,楚文化是汉文化的构成因子,他们共同构成了华夏文化的内容.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正是这种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本文试图从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在民族文化和审美艺术上的反映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白宪臣  张义忠  贺子奇 《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传统民居蕴含着鲜明的建筑哲学思想和朴实的建筑生态观,揭示了不同环境中建筑生存与发展的客 观规律,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哲学、美学、伦理、习俗、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观念,体现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以及邻 里和睦关系等内涵,正是当前大力倡导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建设理念。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极其宝贵的历史文 化资源不可再生,农村建筑和生态环境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本着对 历史和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传统民居建筑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坚持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尊重当 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活习惯,继承特色鲜明的地方建筑形式与地域文化,并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经济承载 能力,搞好新农村规划建设。本文以豫西民居为例,在分析探讨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建筑的文化与生态资 源价值基础上,按照分门别类,确定重点,按级别制定保护措施,形成各级政府与居民相结合的保护管理模式,把规 模较大的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一种乡土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并在继承地域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基础上进行创新 性设计,从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临夏地区回族民居调研和相关文献整理,比较分析临夏回族聚居区各村落自然人居环境和地域文化对民居建筑空间形态、建造技术和材料影响,及宗教、民俗、审美习惯对民居建筑室内布局、建筑装饰和色彩等影响,提取出临夏地区回族民居建筑文化符号,对其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从而改善传统院落全封闭的结构。  相似文献   

17.
龙肖毅 《金秋科苑》2009,(14):186-186,188
文章辨析了家庭旅馆与民居客栈概念的准确性,最后基于对民居客栈的功能及特点分析,认为:民居客栈是以具有地方文化风格特点的家居院落为经营场所,集食、宿、游、娱为一体的,让游客体验当地的民风民俗、建筑风格、居住方式及亲情特色等人文现象的一种旅游形式。  相似文献   

18.
杜锐 《科教文汇》2007,(9Z):198-199
土家文化与楚文化是血缘近亲,楚文化是汉文化的构成因子,他们共同构成了华夏文化的内容。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正是这种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体现。本文试图从土家民居的建筑特色在民族文化和审美艺术上的反映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青海民族文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在青海推进和落实过程中,青海民族文化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及面临的一些新的挑战。提出了提升青海在"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发展对策,实现青海民族文化的大繁荣。  相似文献   

20.
建设青海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继晓 《情报探索》2009,(10):56-58
阐述了青海地域文化的背景及青海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教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建设青海地域文化资源特色数据库应遵循的原则和系统实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