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行走在教育一线,面对着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身心疲惫"、"心力不足"的我们迫切感到"养心"的需要——涵养心脉,气接万千,增大心理能量,提高教育适应力。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养心"一说,其目标主要是达成人的心理平衡。而教育中"养心"是指教育者通过阅读吸纳、自我反思、能动调整等方式提升处理教育问题的智  相似文献   

2.
行走在教育一线,面对着日益复杂的教育问题,"身心疲惫""心力不足"的我们迫切感到"养心"的需要——涵养心脉,气接万千,增大心理能量,提高教育适应力。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养心"一说,其目标主要是达成人的心理平衡。而教育中"养心"是指教育者通过阅读吸纳、自我反思、能动调整等方式提升处理教育问题的智慧水平,从而达成儿童发展的最优化。教育"养心"旨在以教师之"心"来唤醒、引领儿童之"心",教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两千年前提出了中庸之道是维护心理平衡、塑造人格的根本思想法则。他深刻认识到修身养心 (思想品德修养 )与人的心理平衡有着密切关系。孔子明确指出失之“正中”的不良情绪会破坏心理平衡 ,影响人的身心健康 ,他提醒人们重视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与调节 ,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要克制、寡欲、大度。另外 ,孔子对音乐、养生、双重人格 (变态人格 )等等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陶云 《云南教育》2009,(15):46-46
有人说,人生如一部书,要用心去品读,才能真正领会人生的真谛。遗憾的是,很多人不懂如何去品味自己的人生,不懂如何在生命历程中彰显生命的意义和人性的光辉。偶读《天鉴》,感觉该书作者罗崇敏同志,是一位以思养心的学者。或许好多人不了解他,但读了由他几十年的思想火花汇编而成的言论集《天鉴》之后,  相似文献   

5.
克林顿总统,日理万机,他有智囊团、秘书和一系列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他也很忙很累。他深谙修身养心之道,将自励自戒的铭言置于最显眼的玻璃板下;我们语文教师,日理百机,我们有共青团、教科书和一系列原始的办公设备,我们也很忙很累,我们也该写点自励自戒的铭言,若没有玻璃板,就贴在课表旁边,每天看几遍,少白几根头发。  相似文献   

6.
刘杰 《岱宗学刊》2000,(2):70-71
孔子在两千年前提出了中庸之道是维护心理平衡、塑造人格的根本思想法则,他深刻认识到修身养心(思想品德修养)与人的心理平衡有着密切关系,孔子明确指出失之“正中”的不良情绪会破坏心理平衡,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他提醒人们重视对情绪情感的控制与调节,要求人们在生活中要克制、寡欲、大度,另外,孔子对音乐、养生、双重人格(变态人格)等等一些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总理2作了精辟的论述。  相似文献   

7.
养心,是使人健康少疾、抵御衰老的首要条件。对此,古人有许多妙喻高论。唐代皮日休《六箴序》说:“心为己帝,耳目为辅相。四肢为诸侯。”清人袁枚诗:“人身即国家,脏腑乃仓库。五谷逐渐空,危已在朝暮。”说的都是养心益健身,养心如养命的深刻道理。古人养心的秘诀很多,概而言之有以下几种良方:  相似文献   

8.
老舍的骨气     
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老舍是骨气重于生命的,他对社会的思索是着眼于人的尊严和人的生存价值,老舍通过作品表现了做人的骨气,寄寓对骨气的崇尚;他本人也用生命对骨气做了最真实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正>写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范畴,它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它不仅与文化知识的学习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的良好行为品质、人的和谐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我国历来就有"练字养心"之说,西汉杨雄说过"书,心画也"。可见,要写好字必须坐得住,  相似文献   

10.
韩贞把看书学习视为养生和成圣成贤的重要途径。他认为学习既可以养心,又可以从中获得乐趣。他要求学习者有一个诚实的态度,并指出,在学习的问题上只有精神到处,才能学有所成。为此,他特别强调时时惜阴,争分夺秒,要求人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作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