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心理测量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259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心理应激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男运动员比女运动员的运动应激多,男女运动员的应激多数都集中在比赛中的突发事件这一应激源中;(2)在人际关系和环境因素中女运动员比男运动员的应激多;(3)除健将级和一级运动员外,其他运动员等级越高应激刺激越大。  相似文献   

2.
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棒球运动员心理应激、心理中介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58名棒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运动员心理应激量表”等心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研究发现,棒球运动员比较突出的心理应激因素有比赛失利、内外压力及运动受伤;心理应激因素及“应付方式”、“个性特征”和“自尊”与运动员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结论当运动员面临应激情境时,积极有效的应对策略、良好的个性特征、适宜的自尊水平都能够减轻应激事件的冲击,缓解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了解高水平运动员的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从组织层面更好地关注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降低组织性应激对高水平运动员操作成绩的影响,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16名高水平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组织性应激反应进行深度访谈,使用内容分析软件QSR NViovo 11.0对采录的运动员谈话内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因素可分为环境因素、个人因素、领导因素和团队因素等4类;其中领导因素(116)是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最大应激源,其次是团队因素(114)和环境因素(112),个人因素(58)最小;在二级指标中,教练员因素(96)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影响最大,其次是团队氛围(50)和选拔机制(43)。因此,呼吁运动队管理者、教练员等重视组织层面给运动员带来的困惑和压力,建议运动心理工作者就运动队组织性应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加大对运动员组织性应激的关注和调节,促进我国高水平运动队和运动员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河南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员心理应激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个性问卷》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运动员运动损伤与心理应激因素及人格特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的应激源所引起的心理负情绪是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而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与运动员损伤也有着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我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的心理应激及其与人口学变量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U-17男子足球运动员应激水平不高;家人支持与家人不支持的运动员和主力队员与非主力队员在应激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日常生活维度上,不同训练年限和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运动员的应激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的心理应激与心理能量 运动员心理应激的最直接表现是精神紧张。过度的应激是消极的,会引起高度紧张,从而使技术动作变形,无法发挥正常水平。因此必须通过应激控制技能训练,学会降低应激程度,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心态。  相似文献   

7.
柔道运动中,许多心理因素都与运动员的应激体验以及对应激体验产生的反应有直接关系,应激常常导致焦虑,而焦虑可能导致运动员推动控制,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优秀运动员应激源与运动心理疲劳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Smith认知-情感理论模型及Silva消极训练应激反应模型,采用<运动员应激量表>、<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对132名一级以上11个项目的在训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属于中等偏低,"运动受伤"和"环境肉素"得分较高;不同训练年限、经济条件的优秀运动员应激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人际关系因子方面呈现出随入队年限递增而分值递减的趋势,在日常生活遭受方面经济条件差的得分最高;应激各因子与运动心理疲劳总分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高应激组与低应激组的运动心理疲劳存在显著性差异;比赛失利因子进入对运动心理疲劳总分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急性心理应激对不同神经类型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用808神经类型评定量表测定神经类型,以心算为急性心理应激,用免疫组化法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的百分比,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的运动员细胞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TCD4 百分比、TCD4 /TCD8 比值高于弱型组,差异显著;急性心理应激后,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体液免疫反应有差异,强型组的IgA浓度显著性高于弱型组。结论:急性心理应激能引起免疫抑制;在急性心理应激情景下,不同神经类型运动员免疫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0.
练国富 《福建体育科技》2004,23(5):15-16,22
应激是运动员在压力情境中常出现的一种心理反应,过度的应激反应通常会干扰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正常发挥,为此,通过有效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应激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在阐述紧张情绪与运动表现关系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应激应对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从自我决定理论(DECI&RYAN,1985)角度解释运动员心理疲劳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是自我决定理论的基础。以基本心理需要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为主线,论述自我决定理论对运动员心理疲劳的解释,发现基本心理需要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关系。动机是自我决定理论中不可忽略的因素,有研究指出,自我决定动机中介基本心理需要对心理疲劳的影响(LONSDALE,HODGE&ROSE,2009)。因此,阐述了以基本心理需要为基础的自我决定动机与运动员心理疲劳的关系,横向来看,高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负相关,低自我决定程度的动机与心理疲劳呈正相关;纵向研究结果发现,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可预测心理疲劳。同时认为,从自我决定理论角度出发可以为运动员心理疲劳领域干预性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由于儿童青少年运动员的某些运动生理特点有区别于成人运动员,所以,他们的营养补充措施与成人运动员也不尽相同。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在运动中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他们的糖代谢能力不如成人,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依赖性较强,相对比成人需要更多的脂肪和水。分别在水、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方面,对儿童和青少年运动员的营养补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中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的检测分析,着重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负荷监控的方法,对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和加强科研恢复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提高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水平、增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掌握运动员的机能变化特点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研究我国现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问题,对我国高水平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针对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提出相应对策:加快体教结合进程,鼓励继续教育,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和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等对策,不仅保障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更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黄劲松  张束 《体育科学》2007,27(12):42-46
以满意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运动员管理体制的特点,以北京市的专业运动员为例研究了我国运动员的满意度。结果发现,由于运动员管理体制的差异,国外已开发的运动员满意度量表并不完全适合于测量中国运动员,影响我国运动员满意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状况、队伍合作、训练状况、训练及辅助条件、教练因素、收入与福利、保障条件、比赛状态和退役保障。对我国运动员满意度影响较大且运动员评价较高的因素有教练因素、个体状况和比赛状态,对运动员影响较大且评价较低的因素是退役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关系到体育劳动领域收入分配效率与公平的重要问题。对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分配原理等理论问题的研究,是研究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问题的基础工作。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是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不同劳动形态决定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具体方式;指出了我国运动员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权归属与分配力强弱;探讨了运动员参与体育劳动剩余分配的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冬季项目运动员心率的调查结果进行详细的报告和对比分析,以便读者对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的心率情况有一个了解,找出现存问题,为系统建立我国冬季项目运动员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标准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运动员技术解析所提供的世界优秀男子铅球运动员的生物力学参数,对运动员的技术进行比较,分析了滑步和旋转推铅球技术之间以及不同旋转技术类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重点研究了铅球本身和运动员身体的加速问题,从而得出了运动员和铅球这一系统的加速到出手阶段铅球最后加速动作序列过程变化特征,为高水平铅球运动员技术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16PF测量人格,分析优秀大学生田径运动员人格特征与其人际环境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父母关心程度不同的运动员在聪慧性、实验性、紧张性、敏感性、幻想性、忧虑性上有显著差异;父母感情程度不同的运动员在聪慧性、稳定性和幻想性上差异显著;教练关心程度不同的运动员在敢为性上差异显著;与教练关系融洽程度不同的运动员在聪慧性和自律性上差异显著;与队友关系融洽程度不同的运动员在聪慧性、兴奋性和自律性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身体形态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态选材是运动员训练前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形态选材的好坏对日后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国内优秀跳远运动员有关形态学指标测试,获取有关数据,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跳远运动员早期选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