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案例分析偶然机会听到两节“买文具”课,学科不同,教法各异。请看案例:(一)数学课的“买文具”设计1.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文具。2.认识人民币。因为学生看到文具就要买,要买文具就得用人民币,所以必须先认识人民币。①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②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发现了什么。③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3.模拟购物,体验人民币的价值。让每一名同学说一说自己带了多少人民币,并把元、角、分的换算也讲一讲。教师当售货员,学生拿人民币买文具,让学生明白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学生在消费上的欲望是无穷的,可是不能一味地满足,否则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学校门口的商店进了一种时尚的西装,很漂亮,价格也很高,我们办公室的老师都买了,只有我没买。后来学生问我:“老师,你怎么不买名牌西装,其他老师都买了!”我正面答道:“我的工资并不少,只是觉得太贵了,并且我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钱。”学生听后点了点头。又有一次,我带领学生到商店进行社会调查,几位班干部指着一支笔对我说:“老师,你经常写文章,就买这支笔吧!我爸爸当镇长就用它。”我即刻答道,不买这支笔,并不是因为它贵,这支笔虽然很好,可是对我并没有什…  相似文献   

3.
偶然机会听了两节“买文具”课,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相同,但在实际教学中侧重点却不相同,请看案例:数学课的“买文具”设计1郾创设情境,激趣引入。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的文具店。2郾认识人民币。因为学生看到文具就要买,要买文具就得用人民币,所以必须先认识人民币。①教师出示准备好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②让学生摸一摸、比一比、看一看发现了什么。③先在小组里说一说,然后在全班交流。3郾模拟购物,体验人民币的价值。让每一名同学说一说自己带了多少人民币,并把元、角、分的换算也讲一讲。教师当售货员,学生拿人民币买…  相似文献   

4.
我不用开票     
今天,我去商场买笔。由于是星期天,来这儿挑文具的人特别多。我直奔卖钢笔的货架,挑选我喜欢的笔。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与一个中年男人来到了文具部。女孩穿着时髦,浓妆艳抹,招来不少顾客的眼光。女孩突然拉住男人的手,娇滴滴地说:“爸爸,我要一支笔。”“爸爸单位有的是,明天给你拿几支来!”“我不要,你拿来的都是一些水货笔。我要一支钢笔,一支好钢笔!人家张丽用的笔40多块钱呢!”女孩的爸爸讨好说:“买买买,这些钢笔任你选!”女孩满意地笑了,飞快地跑到钢笔架旁,挑来选去,最后选中了一支金黄色的笔兴奋地说:“就这个。”我用眼睛瞥…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买文具”。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是:学会买文具,买文具时要注意把话说清楚,注意文明礼貌。课堂上,学生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他们的社会角色——学生,另一个是他们在买文具这个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顾客、售货员。这种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互动的基础。要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真正互动起来,必须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6.
我喜欢书法,爸爸为我练字买纸买墨花了不少钱。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富裕,我寻思,能不能制作一支不用墨水的“毛笔”,既达到练字的目的,又少花钱呢?你还别说,这不用墨水的“毛笔”还硬是给我做成了。这支“毛笔”在纸上写不了字,却能在水泥地上写,因为这笔用的墨水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7.
<正>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买文具"。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是:学会买文具,买文具时要注意把话说清楚,注意文明礼貌。课堂上,学生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他们的社会角色——学生,另一个是他们在买文具这个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顾客、售货员。这种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互动的基础。要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真正互动起来,必须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认文具,然后话锋一转,问他们有没有自己买过文具,激发了他们对文具的喜爱,调动了他们  相似文献   

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买文具》是一篇口语交际课,要求学生知道买文具时应该说什么,能正确表达自己购买文具的愿望,能与售货员正确交流。这篇口语交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他们与人交流的愿望。根据本课的特点和修订版“大纲”对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本人采用了如下方法进行教学:一、买一买课前我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要求学生记下你是怎么和售货员说的。这一步,是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初步感受到文具店购买文具时该说些什么,为下面的口语交际训练作好准备。二、演一演课堂上,就地取材,在…  相似文献   

9.
记一次自己购物的经历。吃完晚饭,妈妈就带我和盈盈、可可到“喜洋洋”超市购物。还没进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片热闹的景象:家长们领着孩子走进了喜洋洋,脸上洋溢着欢笑。老人满载而归,有的一边走一边和老伴说话,手上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我们先上楼去看文具。我们穿梭在柜台之间,欣赏着漂亮、可爱的文具:酷狗牌的刨笔刀、文具套装、迷你订书机、“邦尼熊”的铅笔、小白板和各种各样的公文包、活页纸、笔记本……这些都是令我爱慕不已的文具,我恨不得把它们都买下来,可惜太贵了。看了半天,最后,我决定买一本作文草稿纸。盈盈和可可没选中什么…  相似文献   

10.
片断师:在下面的活动中,同学们可以“买”到自己喜欢的文具。现在我们需要几名“售货员”,谁愿意来当“售货员”?师:大家可以用自己手里的钱“买”文具,每个人只能“买”一次。我们要文明购物,应该怎样做呢?生:排好队,不大声吵闹。课件出示第70页买文具主题图。师:请同学们先看  相似文献   

11.
《买文具》是《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买文具”,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与其换算关系,同  相似文献   

12.
有问有答     
女儿有买笔的怪癖怎么办? 我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五年级,她有一个很奇怪的癣好,一到考试的时候,就要买新的文具,不管是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小测验,她都要买新笔,等考完了就不怎么用了。她说不买新笔就考不好试,旧笔会影响她的发挥,打断她的思路。我觉得很奇怪,笔用着顺手就行了,干嘛非要新的?虽说没多少钱,可是我怕她这种癣好将来影响到其他方面的生活,我都怕她有强迫症的倾向。我该怎么做?  相似文献   

13.
在活动中体验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买文具》是《购物》这一单元的内容(北师大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买文具”,认识各种小面额的人民币与其换算关系,同时初步体会人民币的作用,教学时可以设计如下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相似文献   

14.
一次,在帮6岁儿子清理书桌时,我意外地发现儿子的文具不但一件没少,反倒多出了一些,其中就有儿子曾经哭着要买的彩色荧光笔、卡通削笔器……我找来儿子问其原因,儿子看了看,天真且坦率地说:“这些都是我从学校公共图书室拿的。”原来,学校的公共图书室准备了一些文具供学生们共  相似文献   

15.
《家教世界》2014,(10):18-18
美国公立中小学校是免费的,不用交学杂费,不用买教科书。小学前两年根本没有教科书,从三年级开始,学校提供教科书,属于学校财产,平时不准带回家。学年结束时,把书还给老师,第二年的学生接着用。不过,开学时,家长有一笔花销,要买学习用具。学校事先公布每个年级所需要的文具清单。开学第一天,孩子们把这些文具带到学校,交给老师,由老师统一分配。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之间对文具的攀比。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上街去买文具,路过一个摊点,是卖“热得快”的。摊主说这“热得快”烧水如何省电省时,我心想又没有几个钱,就买了一只。  相似文献   

17.
现在有不少的同学说喉咙痛、眼睛痒。一句话,五官就是不舒服。经医生和专业人士解释,祸根出自劣质文具。现今50%以上的学生购有修正液、修正笔之类的“高档橡皮”,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作业前后应洗手”的习惯,不少学生还有口咬笔、含笔、耳朵夹笔、课间玩笔等坏习惯。如果他们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近日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甘示弱地喊道:“我认为可以买到3没有逻辑,没有条件的限制,随意补片断及课后反思:个书包。”教师停顿了片刻对生1说:进一个条件,这道题的答案可谓多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模拟购物“说说你的理由。”种。如现在的商场卖打折东西,由1的情境,书包每个11元,文具盒每生1解释说:“我可以让售货员折到9折或是打其他折数都是存在个3元。问题是:一个小朋友拿了一便宜一些卖给我。剩下32元,买3个书的,如果补进的条件是“书包打1折张50元的钱去购物,买了6个文具包,只少1元钱。我买了那么多文具出售”,这道题的答案是不是可以认盒后…  相似文献   

19.
铅笔与人生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的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估算”作为一门数学知识,以其在数学中的地位和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发现并重视。1郾“估算”可以培养学生善观察,会思考的能力善于观察,才会发现问题;勤于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学生具备了这两种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孩子们要到超市买文具,“买什么,带多少钱”是其购买前必须考虑的问题。到了超市,面对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文具,他除了观察文具的图案、形状、颜色、大小、质量等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外,首先要想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