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教对女人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这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在道教中,女人决非是可有可无乃至可辱可贱的,而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道教对女性的尊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教对女人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这是道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老子哲学为道教尊重女人、提升女性意识,提高女性地位,起了理论上的先导作用。在道教中,女人决非是可有可无乃至可辱可贱的,而是一个具有独立地位、享有独立人格、神格,独立意志、愿望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3.
《天台上的女人》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文中处在“男性凝视”下的女人,不仅“被消音”而且被置于故事空间“边缘”的尴尬地位。面对男性话语的压迫与规约,她以沉默为利器,成功实现了对“现实的突围,”赢得了女性应有的独立与自由。  相似文献   

4.
黄平 《钦州学院学报》2010,25(2):34-36,124
恋爱婚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早在先秦时期就成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诗经>里有近三分之一的诗是歌咏爱情、婚姻的.大多数女性在恋爱时,自由开朗,感情炽热,但婚后有的受尽磨难,摆脱不了被抛弃的厄运,由于她们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在离去前只能苦苦地向丈夫哀求.女人要独立,有地位,必需学会抓住经济这根弦.  相似文献   

5.
萧红和张爱玲是20世纪两位坚强而独立的女性作家,她们追求个性的自由与独立,喊出了真正的女性之声——女人是独立的,不是男人的附庸。她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独立觉醒和抗争意识。  相似文献   

6.
论唐代女冠诗人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是道教发展较为充分的时代,这一时期几位著名的女诗人都是女冠。唐代统治者对道教的优惠政策和道教教义改变了入道女冠的生活和观念,女冠诗人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女性意识。其女性意识在争取情爱自由中得以回复,在对社会平等地位的期盼中、在对社会政治的评价中充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社会调查所的典型调查材料表明,目前男性的择偶标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偏重选择的是头脑敏锐、内心丰富的女人为妻,来共度风雨人生。这是男性对女性,同时也是变革的时代对女性新的要求。那些具有独立人格,因工作而更美丽的女人也正是今天无论在海里还是在岸上的男人们所欣赏的。女人首先是人,做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身处社会当中,都会遇到生存和发展两大问  相似文献   

8.
萧红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反映了在男权社会里被剥削压迫的女人的悲惨生活,从生殖和死亡这两个角度切入,展现出那个时代女人触目惊心的悲惨生活,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真正压迫女性的是中国几千年来束缚女性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同时呼吁女人真正的觉醒,真正的从束缚自己的牢笼中走出来,追求自身的独立、自由、平等和解放.  相似文献   

9.
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主要取材于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她尤其关注处于边缘地位的黑人女性的心理体验。文章选取莫里森作品中最为典型的三位黑人女性,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揭示莫里森关注的"丑女人"的真正含义:那些被认为是"丑女人"的黑人女性其实就是最美的女人,因为她们是黑人自我的代表者、引导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0.
“女性解放”作为一种特殊的解放运动,首先要解除的就是性的束缚,这是女性寻求自由发展的基础,而真正的自由发展恰恰是以人格独立作为保障的,人格的自由与发展才是女性解放的价值所在。19世纪末托尔斯泰、易卜生借助他们笔下的安娜、娜拉为女人呼喊出心中的渴望,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女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11.
杜帆 《留学生》2011,(3):16-17
100多年前.梁启超先生曾提出:“女性开放则社会开放,女性独立则社会独立,女性自由则社会自由,女性强于欧洲则国强于欧洲,女性盛于世界则国盛于世界。”这并不是说,一个国家全靠女人去打拼,而是说,女性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共同的蓝天--关于中国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批评在倡导女性意识觉醒与独立过程中又不自觉地陷入男权文化传统的篱,其深层原因在其无视女性形明心灵深处从古至今一直存留的光辉人性而过激地把女性在爱情与家庭上的困惑与挣扎完全归结为女人对男人的依附心理,进而提出女人只有做与男人同样的人才有真正的独立。  相似文献   

13.
崂山道教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青岛的一张文化旅游名片.由于其本身的教义、独立的经济地位以及与崂山当地居民的历史关系,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当地的普遍信仰.但崂山道教的影响力却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惠及广大群众.  相似文献   

14.
女性在历史上已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和"准"女人时代,每个时代的成人教育有其不同的特征。纵观女性教育历史,女性在成人教育中一直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其原因可归结为历史上沉积下来的女性被动文化,要实现女性的解放,进入女性自主时代,在女性成人教育中加大力度培养女性批判性思维,通过教育来唤醒女性沉睡的反思与批判力是其必不可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胡辛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探寻作家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的内在理路:女性:人(和男人一样)—女人(和男人不一样的)—个人(以独立的提升了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个人将做人与做女人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6.
张洁的女性观无疑是先进的,她特别强调女性的独立、自强。但在创作中仍表现出其不足,这典型地表现在一系列“男性化女人”的塑造上,其实这是在以牺牲女性价值向男性标准靠拢,是对女性本位的丢失和消解,是对女性解放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17.
浅析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母系氏族社会早期的"女神"地位、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女主"地位、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阶段的"女人"地位、父系氏族社会和父权社会中女性的"女奴"色彩地位四个方面探析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唐代女性诗人以其鲜明独特的风貌、敏捷的才思、直露的表达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究其原因,道教的力量功不可没。文章从“唐代对道教的推崇”、“道教对女性的宽松态度”、“道教对女性生存空间的拓展”三个方面阐述了唐代女性文学的独特风貌。  相似文献   

19.
在唐代,女冠以其规模独具的质与量、特殊的身份地位以及相对较高的文学素养往往成为唐代诗人笔下歌咏的对象。唐代又是道教高度繁荣的时代,其倡导的平等独立的思想观念促使唐女冠诗人在诗歌中凸显出强烈的女性意识。而就今传之诗作而言,鱼玄机的诗作在个人价值、审美意识等方面彰显了这种女性意识。基于此笔者考察她为解脱生存困境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以期更加深入理解唐长安地区女冠诗歌的文本特色。  相似文献   

20.
曾琪  杨菁 《中国科教博览》2004,(12):165-166
从古至今,人们都愿意把女人比成鲜花,女人也乐于以此自喻,因此流行歌坛上从早期脍炙人口的《夜来香》到当今主流歌手所吟唱的《百合花》、《女人花》等无一不是以花为媒,勾勒出女性的风情万种,同时也传达了她们对人生和爱情的不同态度,然而,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女人如花,赞美的是女人美丽、芬芳、充满感性的生命状态,遮蔽的却是社会对传统女性被动、依附的弱者地位的认同,揭示的是生存空间对女性意识、身心的伤害和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