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     
正关怀过去,在历史意识中培养道德动机在过去的2 0年里,历史教育发生了变化,不再是只追求主观全面的历史故事的历史意识,这种变化可以培养我们对过去的理解,从而知道当前社会对我们的道德要求。根据罗杰·西蒙的观点,历史意识要求我们"活化历史"——生活在一种与过去相关的特殊的道德关系里。然而,不管有多少教育家会相信学习"活化历史"的重要性,如果学生不这样认为,即使最精心设计的历史教育也无法实施。本文是一个尝试,是为了看看基于诺丁斯的"关怀过去"的关怀伦理,能否帮助我们开始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们人生璀璨的历史星空中,每一颗星星都记载着我们过去的喜怒哀乐,承受着我们过去的爱恨情仇,当然,也寄托了我们过去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在我的人生星空中,几乎每颗星球上,都有书陪伴着我。  相似文献   

3.
刘淑珍 《考试周刊》2011,(85):179-179
历史是什么?它是过去的岁月,过去的人类活动。既然过去了,人类为何不让它像落花流水般逝去呢?我们苦苦追寻的缘由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研究历史是引导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这就是学史的真谛。可是在当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走人了误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更不知道如何学好历史。  相似文献   

4.
历史对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历史是属于过去还是属于现在?应该如何看待历史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如何把属于过去的历史与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内在的整体.从而使个体在历史的整体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和智慧。提升个体和人类整体的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在学习历史时应该首先询问和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寻:“内在理路”的取径 历史是什么?——落定的尘埃、千年的叹息,抑或思古之幽情?不管对历史如何定义,历史关乎人类的过去,人类的历史就是过去的人生,是我们先人经历的喜怒哀乐,离合聚散,成败兴亡(许倬云)。问题在于,历史发生在过去,历史教学的具体“内容”属于“遥远”的过去,来自“陌生”的世界,显然与我们,尤其是年轻的学子已有的、日常的“认知”和“经验”相去甚远,甚至“渺不可及”。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在“贫乏”的历史记忆中沟通、接榫,最终建构历史图景的巍峨大厦?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为什么要了解日本的历史教科书?抑或说,为什么要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并非仅仅是为了"记住过去"。卡尔说:"我们只有根据现在,才能理解过去;我们也只有借助于过去,才能理解现在。使人能够理解过去的社会,使人能够增加把握当今社会的力量,便是历史的双重功能。"过去是现在的投影,在今天——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的时候——我们为了和平的目的了解和研究日本的历史教科书。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视野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跟上时代的步伐,将信息化融入教学中。历史是一门无法改变的学科,因为过去的就是过去了,不会有任何改变,所以,信息化的记录放映起很重要的一部分作用,它可以使过去的重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也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的细节与点滴,所以教师要采用信息技术与课本结合的方式去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  相似文献   

8.
六十年在时间长河中也只是弹指一挥间。从1948年到2008年的六十年,不仅是卢乐珍先生个人的一段过去,也是中国幼教事业发展的一点佐证。透过卢先生的回忆,我们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了解到新中国学前教育事业在曲折中前进的历史轨迹和中国特色幼教理论的形成、发展的艰辛历程。所有的一切都在提醒我们。历史已过去。铭记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相似文献   

9.
历史是通过对人类过去活动过程的研究,发现历史发民的规律的科学。人类过去的活动离开我们今天的生活愈远,也愈难使我们想像。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通过描写来重现人类过去活动的形象,否则学生会以今日的形象去想像过去的形象。假如教师在课堂上不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只给学生们讲一些社会经济形态的抽象定义,这不仅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且对历史教材的讲述也难于使学生理解,学生也就很难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总结历史事件,了解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历史学科探讨的是过去,这个过去是现今的源头。学习历史就是将我们自身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是今天与过去的对话,养成我们的历史意识,从对历史人物的活动、历史事件的反思中,形成正确分析、看待历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新课程历史教科书是否有利于这个历史课程核心目标的实现呢?现仅就新教科书课思考题的设计,是否有助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一角度,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情感·态度·价值观——历史教育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从概念上说,它是一门解释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行为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中,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等;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对此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史,顾名思义,即文学发展的历史,也就是研究过去的文学创作文学现象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是过去曾经存在过的文学现象。由于文学反映的不仅仅是作家个人的感受和经历,而是整个的社会生活,所以,文学史的研究对象又不得不涉及历史上特定阶段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一般人来说,笼统地讲,历史是对过去的描述和阐释,过去的就是已存在过的。因此,当我们使用“历史”“过去”的概念时,我们大都把它当作在过去时间里的整个  相似文献   

13.
丁当 《学语文》2004,(9):62-64,76
历史的园林中.过去和未来同样苍茫而新鲜。城市离我们很近,我们天天穿梭其间;城市离我们很远,我们只在城市的某一角。老城市离我们更远.历史的文字令我们惘然……  相似文献   

14.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虽已逝去,但在现实中仍然有她的痕迹,我们不能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空间,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与现实的链接。细数我在二十年历史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肤浅的认识,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5.
历史的魅力在于过去“不在”与过去“实在性”之间的难以重合的断裂,而连接二者是史家为我们提供的历史叙述。在这些叙述程式各具特色的文本中,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个人倾向,从而呈现出比真实历史更为丰富的文本叙述历史。对此,历史研究者所能做的不是否定与排斥,而是正视与利用,是在不同程式的历史叙述中寻找其共同性与兼容性,比较文本之间的冲突与差异,从而完成对事件的更为全面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笔者认为教学中教师对于历史核心素养应该是整体把握而非孤立执行。基于此,在核心素养下的历史课堂应该要具有三大元素即"有史料""有体验""有价值"。1.有史料。历史的史实早已成为过去,不可重现。我们要了解过去,就必须通过史料。史料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沉睡的过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还历史事件本身的面目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阐述如何通过探究来还原历史事件的本真,旨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学校历史教育是一门以理解人类社会文化现象,追求美好社会发展的人文科学。从概念上说,它是一门解释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等一系列行为的科学。在历史教学过中,我们要认识和了解过去到底发生了什么,就中学历史教学来讲,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和了解已经过去不可能完整重现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要认识和了解前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精神的历程等等。  相似文献   

19.
我们过去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常把传授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树立爱国爱民的理想作为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然而,殊不知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也是其人格树立和健全的过程。在社会和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健全的人格越发引起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在历史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下面结合自己的思考和实践,谈谈历史教学中对人格培养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所有的现在都经历了过去。所以我们虽然生活在现在 ,但为了解现在还要观察过去。不论现在中的主角是人还是社会或是自然 ,没有了过去 ,现在也便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 ,在了解现在的各种方法中 ,使用最久的是观察过去的方法。历史就是观察研究其过去的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