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致管理提升学校品位 在备课管理上,我们在强化教师初备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主备试教这一环节,要求各备课组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时,要严格遵循"个人初备--主备试教--集体听课--评课复备"的新模式开展活动,围绕课堂教学重点,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课件,新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实行,有效地杜绝了"一人备课,集体共享"的弊端,基本解决了"集体研讨隔靴搔痒,泛泛而谈"的现象,备课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2.
精致管理提升学校品位在备课管理上,我们在强化教师初备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主备试教这一环节,要求各备课组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时,要严格遵循"个人初备——主备试教——集体听课——评课复备"的新模式开展活动,围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讲学稿初探     
王贤成 《中学文科》2009,(15):94-95
“讲学稿”的备课模式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备课的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相似文献   

4.
讲学稿初探     
“讲学稿”的备课模式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备课的具体过程为:寒暑假备课→主备教师备课→备课组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  相似文献   

5.
我校自2003年9月开展“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将教研活动的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五个步骤。两个阶段是指试教初研阶段;再教深研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使教师在试教、再教和发现、改进、比较之中反思、改进、提高;五个步骤指备课、学习一试教、观课一研讨、改进一再教、再观课一再研讨反思。毋庸质疑,两年来我们发现这种教研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将教师推到了教研活动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养融为一体,并使之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一、话题链接话题一:校本教研需要特色化我校自2003年9月开展“基于课例”的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将教研活动的过程可分成两个阶段、五个步骤。两个阶段是指试教初研阶段;再教深研阶段。通过这两个阶段,使教师在试教、再教和发现、改进、比较之中反思、改进、提高;五个步骤指备课、学习—试教、观课—研讨、改进—再教、再观课—再研讨反思。毋庸质疑,两年来我们发现这种教研形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它将教师推到了教研活动主体的位置,充分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和在职学习培养融为…  相似文献   

7.
<正>“说题”是继“说课”之后一种新型的教学研讨活动。“说题”要比“说课”更具有针对性,是一种高层次的备课后的展示。“说题”与“说课”主要区别在于“说课”一般是针对一节课或某一个片段,在说清“教什么”“怎么教”的同时,更要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题”一般是说一道题或者是对同一练习中的题进行删减、改编、整合的诠释。一个好的“说题”,能反映出教师对教材以及课程标准的整体把握和对学情的了解水平,能使教师不仅关注教学结果,更关注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8.
钟蕙 《广西教育》2010,(31):27-28
“课例研讨”是以课堂教学实例为对象,围绕课前、课中、课后而展开的一系列研讨活动。这种研讨方式通过观察真实教学情景,反思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再经教师群体互助讨论,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团队的力量找到解决的策略、方法,然后予以教学上的实践跟进,可有效改进教学、提高实效。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注重讲授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优化语文教学论的课堂结构,培养高师院校中文师范专业学生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能力,有必要对语文教学论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改革,变单纯的教师讲授为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下研讨、课堂试讲试教的立体化教学策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理论讲授-实践操作”、“自主选择-主动参与”、“说课-试教”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也谈"试教"     
每次进行公开教学前,学校会成立中心备课组,帮助教者分析教材,设计教法,让教者借班上课,然后进行评课、修正、完善,这一过程我们谓之“试教”。的确,借助“试教”这一方法,集思广益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了教师群体教学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对执教者本人有较大的帮助和提升。然而,教学毕竟是具有浓厚个性色彩的创造性智力活动,我们在强调“试教”的同时,必须看到其“共性有可能会扼杀“个性”的一面。通常,学科中心备课组的组成人员多为骨干教师、资深教师,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备课组将教学设想以组织的名义加于执教者,给执教者的教学方案带来了…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教师的备课已从“备教材”走向“备学生”,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其实,备教材与备学生并不矛盾,备教材是备学生的重要手段,关键是教师不能为教材所限,要学会“用教材教”。笔者认为,“用教材教”主要是指教师备课过程中要对教材所涉及知识进行深挖与拓展。下面以“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的曲辕犁为例,谈谈自己在备课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2.
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虚化”问题严重,无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引领学生的“学”。因此,有必要立足小学语文课后习题“虚化”现状,探讨课后习题“实化”策略,以借助课后习题充分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修订后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倡导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为了落实新课标提出的这一“教学建议”,各学校都要求教研组、年级组按学科进行集体备课,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校的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一是本该是一个学科组集体备的课,变成了主备人一个人的备课,学科组成员共用主备人的教案,省去了集体研讨的环节;二是本该是按学科系统内在联系的章节、单元来集体研讨的备课提纲,变成了由每一个教师分摊备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课时量,然后大家共用教案.这些现象都是对集体备课的误解.  相似文献   

14.
集体备课,一般是指校内或校际同年级、同学科老师之间,在独立备课后相互交流与研讨的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开展有效的研讨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集体备课这一备课模式得到了许多教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两年来,课改实验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的探索,中小学音乐课堂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一、从重“教法”向“学法”转变“以学生发展为本”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在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师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如何去“教”,较少考虑学生的“学”,致使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如今教师备课一方面备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备“学法”。教师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兴趣爱好出发,加强教学与其生活经验的联系,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从而对学生产生了很大…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井陉县的校本教研,打破了传统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备-议-聚-听-研-记-升”的有效校本教研模式,对促进教师业务素养和专业成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备”是全员、全方位备课;“议”是听前交流备课所得和疑问困惑;“聚”是聚焦问题,确定课堂观察重点;“听”是带着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观课;“研”是听课后对问题解决办法的研讨;“记”是记录教研所得与反思;“升”是提升、升华,作课教师将教学设计二次修订,再次上课。  相似文献   

17.
几年来井陉县的校本教研,打破了传统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备-议-聚-听-研-记-升”的有效校本教研模式,对促进教师业务素养和专业成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备”是全员、全方位备课;“议”是听前交流备课所得和疑问困惑;“聚”是聚焦问题,确定课堂观察重点;“听”是带着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观课;“研”是听课后对问题解决办法的研讨;“记”是记录教研所得与反思;“升”是提升、升华,作课教师将教学设计二次修订,再次上课。  相似文献   

18.
几年来井陉县的校本教研,打破了传统形式与内容,提出了“备—议—聚—听—研—记—升”的有效校本教研模式,对促进教师业务素养和专业成长、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中“备”是全员、全方位备课;“议”是听前交流备课所得和疑问困惑;“聚”是聚焦问题,确定课堂观察重点;“听”是带着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观课;“研”是听课后对问题解决办法的研讨;“记”是记录教研所得与反思;“升”是提升、升华,作课教师将教学设计二次修订,再次上课.  相似文献   

19.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们日常研讨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在三十年的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逐渐形成:“常年性备课—课前备课—课后备课”的备课工作“三部曲”,使课越备越精,课常讲常新,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常年性备课,主要是知识的积累与更新,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教学艺术的修养,教学对象的考察与研究。我是教数学的。常年坚持阅读3至5种有关数学教学的专业杂志。把杂志上介绍的关于教材分析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习题的设计与解题技巧等好的经验按数学教材的章节顺序分类写出索引、文摘卡片,以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教学主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为了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最终实现学校教育的总目标---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合格公民,在个人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要转变“教师为主、先教后学、课后训练、集体教学、个体学习、目标单维、面向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策略为“学生为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个性教学、合作学习、目标三维、面向未来”的具有创新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