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涵秋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小说作家,其《涵秋笔记》虽属旧体志怪传奇小说集,但内容上却反映了清末民初的社会现实。其单篇小说《蝴蝶相思记》注重男女主人公的心理刻画;《双花记》带有自叙传的性质;《雪莲日记》是日记体小说;《红鸳语》是"集锦体"小说;《黑美人传》是寓言体小说;《穷丐》则是现代短篇结构手法的尝试之作。  相似文献   

2.
刘师培凭借深厚的家学功底和勤敏的治学精神,在清末民初的思想界和学术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左传》研究成就,集中体现在其"义例"理论上。刘师培的义例理论唯汉说是宗,忠实地继承了《左传》古义,并充分借鉴了杜预、今文经家义例的理论框架。他的"六例"——时月日例、名例、礼例、地例、事例、词例是对汉儒古例的重新概括。而基于"事"和"礼",则是刘师培义例理论的最大特色。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岭南名士罗瘿公的诗词、京剧剧本、史料掌故著作及交游活动均有重要研究价值,然现存诸家著述对罗瘿公的生卒年记载多有讹误,不利于进行上述研究。借助罗瘿公的诗歌作品及其友人的诗文,可考证出罗瘿公生于同治十一年八月二十日,卒于民国十三年八月二十五日。  相似文献   

4.
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是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特别是常熟的藏书、刻书 ,源远流长 ,久负盛名 ,为全国县级行政区所罕见。如此深厚的文化积淀 ,长期在民众中形成的尚文精神 ,是常熟私营图书业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一、常熟清末民初以来私营书店概况(一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的私营书店根据《新常熟报》、《常熟七日报》、《常熟旬报》、《常熟指南》、《虞山指南》、《常熟教育》等报刊图书的记载 ,以及对 30余人的调查访问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五年 ,这一时期的私营书店 ,列表如下 :清末民初至民国二十…  相似文献   

5.
清人王树枏的《畿辅方言》是清末民初一部记载河北古代方言的辞书,在汉语方言学史和词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氏以声音通训诂,运用"因声求义"训诂原理进行字、词诠解的方法,在传统语言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景梅九先生,三晋名士,老同盟会员,清末即在北京办《国风报》,鼓吹革命。民初他印有记述辛亥革命党人史事并反映当时社会巨著《罪案》一书。  相似文献   

7.
张欣 《文教资料》2014,(16):100-102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行政制度上也有所革新。民初,地方行政区划仍沿袭清代制度,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省和府之间设道,实为监察区,不构成行政区。民国二年,北京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官厅组织令》和《划一现行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废除府一级行政建制,直隶州、直隶厅、散州和散厅一律称之为县。本文试图分析清末民初宣化府废府存县的原因,借以窥视清末民初地方行政废府存县的渊源。  相似文献   

8.
《国粹学报》以学术为武器,“微文见志”,宣传“排满反清”,倡导学术经世,是清末民初最具影响的刊物之一。其实《国粹学报》从一开始就是学术刊物,一些学派仅仅根据其政治态度的变化而予以否定和批判,未免有失公允。作为主要办刊人和主笔者的刘师培,为该刊的创立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该刊上所发表的大量政论和学术文章,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说明了《国粹学报》在不同时期的办刊倾向,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国粹派思想变迁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裘廷梁是戊戌维新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白话为本”的理论,创办了《无锡白话报》,在“五四”白话文运动后期,坚持以白话文普及教育的观点,是清末民初白话文运动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10.
1.本课立意华师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第9课《清末民初的社会与经济》,包含两个内容,一是移风易俗,二是黄金时代,主要说明清末民初中国在社会与经济层面发生的变化。对七年级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的时间里了解并理解社会和经济两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定难度。所以,我对这两部分内容进行了整合,把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作一、本课的立意与目标  相似文献   

11.
常熟民间宝卷在清末民初发展极盛,因其抄录者多是社会下层民众,手抄本宝卷保留了大量民间俗字,是研究清末民初俗字的重要资料。常熟宝卷《长生卷》共分五卷,全卷约五万字左右,抄写于清末。现将其中部分俗字进行梳理,试释数条,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学发展到清末民初以后,乡土观念逐步加强。清末民初江西人胡焕有《论西江诗派绝句十五首》,用独具民族特色的论诗绝句论述了文学史上江西籍重要诗人诗作,这组诗可以看作是一部简明江西诗歌史。本文对这组诗的内容作了笺释。  相似文献   

13.
周庆云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湖州商人,湖州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养了他的儒商气质。周庆云一生热心于乡邦文献的整理,整理刊刻了《南浔志》《浔溪文征》《浔溪诗征》《浔溪词征》等典籍。同时他也是一位文学活动家,在民国前期的上海组织了众多的诗社、词社活动,推动了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的诗词唱和。作为词人,他的词作寄寓了深深的故国之恋与忧愁之情。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山东的学者中,胶州的柯劭忞最负盛名。他的主要成就在于《新元史》,而《蓼园诗钞》亦负盛誉。江国垣,王森然等都有高度评价,认为“今世之诗,当推柯风老为第一”。  相似文献   

15.
李仪祉先生是蒲城县马湖乡富源村人,他的一家可谓科学世家。伯父李仲特先生是清末民初自学成才的数学家。他对数学颇有研究,其名著有《开方数理图说》二卷,于1923年出版;又著有《级数比类》五卷,原稿现存于今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他还绘有《三省黄河图》一书。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湖南湘潭出了一位女侠,叫彭酉娘。她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人品高尚,专门扶弱扬善,惩处那些土豪劣绅、地痞流氓,为普通老百姓扬眉出气。当地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尊称她是"彭仙姑"。其实,彭酉娘的这种惩恶扬善的品质,是从小就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1928年,在刘半农指导下由青年学者常惠整理完成的《北京小曲百种》,保存了清末民初流行于北京地区的一百首民歌俗曲,语言学家罗常培并据以撰成《北京俗曲百种摘韵》.这些民歌俗曲,牌调众多,内容丰富,为研究北京民歌史、清末民初社会史以及不同区域间的民歌互动情况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也是了解刘半农俗曲思想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贵州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其原因主要有:清末民初贵州社会的发展;清末民初贵州先进男性的推动;清末民初贵州新闻媒介对妇女解放思想的宣传;清末民初西方传教士为贵州各族妇女带来了新的信息;清末民初贵州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一做到底     
《今日中学生》2014,(11):15-15
1.创办"精武门"的中国清末民初爱国武术家是谁? 2."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哪首歌的歌词?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的广州,妓馆林立,生活在这里的妓女们的思想、生活,应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她们作为一种复杂而敏感的特殊群体,却长期存在于主流学术焦点之外。招子庸的《粤讴》及当时的文人竹枝词,从民间诗人的角度,记载了清末民初广州妓女的生活状态、喜怒哀乐的情思,为后人深入了解清末明初的这个群体,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