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教师是知识分子”.在人们的常识中.这似乎是一个已经完成.已经终结了问题性的命题。但是当我们将其纳入研究的视野进行审视和思考:当我们追问“知识分子”的内涵与外延:当我们反思教师群体的实然状态与应然追求时.这一命题的自明性却逐渐模糊起来。对这一命题的反思和剖析.不是去探求一个理论问题的真理性答案.  相似文献   

2.
共线线段成比例的几种思考方法河北省晋州市数学论文研究协会张东海高丽娟在平面几何中,常遇到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几条线段成比例的命题,由于找不到相似三角形和平行线,同学们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我们从教学、教研实践中总结了几种常用的思考方法如下.一、代数递推代换...  相似文献   

3.
生活告诉我们:一件很小的东西里能隐藏着很深的道理;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能寓存着大智慧.人生如此,数学亦应如此,从一道小题之中,你可以见识数学思想方法的深邃,你可以领略某些解法的精妙,你可以窥见命题人那火热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探索性问题成了近几年来中考命题中的热点问题,本文试通过对探索性问题构成的分析,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方法,以期给教与学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无机推断是高考命题的一种经典题型,既能考查学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熟悉程度,又能考查学生分析问题、逻辑推理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因而无机推断对学生的学科素质要求较高,同时无机推断也是历年高考的难点之一.随着高考注重基础、凸显能力的命题趋势,导致近年来的无机推断命题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邹启文 《初中生》2006,(6):26-29
一、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命题 这类命题在中考中十分普遍,每次必不可少,可以是属于基础知识的填空题或选择题,也可以是中难度的解答题或难度较大的压轴题.这类题目通常以二次函数的性质为基础,结合其他函数或其他图形命题,其思:考方法是抓住抛物线的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特点,再综合思考.  相似文献   

7.
《数学归纳法及应用举例》第一课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归纳法的意义. 2.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实质,掌握数学归纳法证题的两个步骤,初步会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二、能力目标 1.通过探索有关的命题的证明方法的过程, 让学生体验严密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 2.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让学生感知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  相似文献   

8.
每年由各省市自主命题和全国统一命题的各份高考数学试卷,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许多考题有丰富的内涵,它们立意新颖,角度独特,彰显着数学永恒的魅力,为我们学习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笔者对2012年福建高考数学理科第19题做了一些思考,发现了不少结论,然而却源于一个我们都熟知的背景,现整理成文,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9.
杨明生 《高中数理化》2011,(24):47-48,51
结构理论、平衡理论和电离理论,并称为高中化学的三大基本理论.有关三大理论的命题已经成为高考化学的热点.其中有关结构理论的命题,已经固化为以原子结构有关知识点为基础的、传统的典型试题,且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理综试题命题模式.基于这种模式的命题思路,以及试题所涉及的考点对我们的启示,现通过1道2011年安徽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其解析,引发一些在复习备考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命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它是课堂教育、教学辅导、解题研究等能力所不能替代的重要的教师基本功之一,也是教学水平、教师素养、专业功底和教学研究能力的综合体现.从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学实际情况分析,许多高中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是不够的,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忽视了命题能力的重要意义,很少把命题作为教学研究、业务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现有的教育教学研究书刊上也很少涉及有关命题的问题.本文通过命题实践的一些想法来说明命题过程实质上是研究数学本质、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和解题方法之根本的过程.期望能引起高中数学教师对命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贮存在人脑中的命题的活动水平是不同的,大量的命题处于静止状态,只有少量命题处于激活状态,那些处于激活状态的命题是我们正在思考着的命题.一些命题激活以后,它的活动可以扩散到与它相关联的命题。  相似文献   

12.
高中物理新课程强调评价目标的全面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这种评价的新理念,将有效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纸笔测试做为主要的评价形式.应如何通过评价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变化来促进新课程的教与学.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值得不断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新课程的命题应体现情境性、探究性和开放性,还应注重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通过分析具体命题,构造辅助元素(图形、函数、方程、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沦的桥梁.在解题过程中,对某些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的结构特征,利用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性,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有目的地去构造特定的数学模型,从而把原命题转化为与之等价却又具备了某种赋予特定意义的命题,通过解决新的命题,从而使原命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几何学.其研究的对象是图形的性质.对于我们熟知的欧氏几何学,要判定某个命题的结论是否正确。往往要反复应用各类图形的性质和其它命题的结论以及添加辅助线等,这样证明起来很困难。本文主要是应用仿射几何学的仿射不变性.由简单的几何命题成立.通过仿射变换后得到复杂的几何命题成立。  相似文献   

15.
李强 《中文自修》2005,(4):27-28
命题者对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过程就是对文章(阅读对象)的阅读和理解过程.而学生对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过程。正因为有着这样相对应的内在关系,所以我们摸索、训练、把握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法的根本,实际上仍旧是正确、准确地掌握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考命题的改革成绩喜人,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了许多既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又检测考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好题.但同时我们也发现这类试题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现提出来,供大家进行命题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考试题凝聚着中考命题专家们的智慧,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命题的导向。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学生应深入研究中考试题的解题方法,抓住一些问题中的本质属性和蕴含着的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从中总结规律,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从而提高解题能力。下面是我对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题中第29题的思考和获得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单元测试中,习惯上,往往是老师命题,学生答卷,也就是老师设计好问题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新课改要求下,我尝试让学生自己命题.促使学生自己在复习的基础上思考所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再理解并加以应用和联系,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而这本身也是一种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2004年起,广东高考数学自主命题.分析这5年广东高考立体几何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对于立体几何偏重于传统几何方法的考查,而对于新课标提倡的的向量方法求解立体几何并不特别青睐.从历年考后《广东数学试题分析评价》可以知道,命题专家确实偏好传统几何,因为它能够较好地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用向量方法求解立体几何,只能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下面我们对两个阶段(2004—2006、2007—2008新课标阶段,文理分科)的立体几何考查的知识点进行列表分析,并对新课标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供同学们复习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们知道,关于三角形有如下命题: 定理1 在三角形中,垂心与任一顶点的连线,平行于外心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且前者等于后者的2倍. 这个命题通常被称为卡诺(L.N.M.Camot,1753—1823,法国)定理.本文拟应用向量方法,给出这个定理的3种有趣的推广.为此,我们约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