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学是思维科学,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是数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寻求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数学发现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突出对思维能力的考查,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自2000年高  相似文献   

2.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它是数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寻找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突出对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正在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和新亮点。  相似文献   

3.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它是数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又是一种寻找解题思路、猜测问题答案或结论的有效方法.近年来,高考数学命题突出对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考查,类比问题已从幕后走到前台,自2000年高考上海试题考查了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问题之后,高考试题中的类比题异军突起,正在成为高考命题的新热点和新亮点.此类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算能力,根据提供的信息,让考生通过类比,自己找到所面对问题的答案,又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4.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想另一些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在数学研究(数学猜想、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创造等)或数学教育(数学学习、数学解题、数学教学等)中,类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而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对学生类比思  相似文献   

5.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由于类比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类比思维题.下面对活跃在高考中类比题的类型作一剖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考数学的一个新亮点——类比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由于类比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更能体现高考的选拔功能,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批类比推理题.面对其类型及解法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类比推理题,其特点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可能具有其他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这类试题是以类比思维为轴心,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基础知识相结合,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比较高.  相似文献   

8.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自2000年高考上海试题考查了用类比的思想方法解决等  相似文献   

9.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想另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推理方法.类比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往往可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最常用的一种有效手段,在高三数学复习教学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类比是指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断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类比思想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而且还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类比思想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间存在着的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 ,猜测它们之间也可能具有的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 .类比联想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 ,类比可寻求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通途 ,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及合情推理能力 .因而 ,近年来高考出现了类比思维的问题 ,通常以类比思维为轴心 ,与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基础知识整合 ,形成开放性的试题 ,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创造能力 ,合情推理能力 .其试题新颖 ,背景独特 .本文以近几年来高考题为例 ,给予剖析 ,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启迪 .一、特殊向一般类比…  相似文献   

12.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因此,“类比就是一种相似”。解决问题的根本思想在于寻求客观事物的数学关系和结构的样式,从已解决的问题中概括出思维模式,再用模式去处理类似的问题,进而形成新模式,构成相似系列,即各种概念、命题与方法的相似链。因此,在数学中。类比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开拓新领域和创造新分支的重要手段。著名的数学家波利亚曾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康德也曾说过:“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因此,在数学中,通过类比能够引导我们去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培养探究、钻研的科学精神及创新能力。这也正是当今素质教育所要求的核心内容。下面我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学习谈谈如何在数学中培养学生类比思想,并能逐步自觉地运用类比来解决有关的数学学习问题。  相似文献   

13.
类比思维,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得到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方法,也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若能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认真审视、对待并运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活化数学学习,真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精神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类比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不同的对象在某些方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猜测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并作出判断的推理方法.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高度评价类比推理的作用,说“类比似乎在一切发现中有作用,而且在某些发现中有它最大的作用”.类比推理可发现新的数学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15.
一、类比推理是中学数学基本思想方法之一2003年高考的第(15)题,是选材于数学史料中的一道题,它考查学生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确定问题可能正确的结论。它以大家熟悉的勾股定理作为问题的条件,通过类比判断三棱锥的三个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间的关系。类比推理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发现的思维方法,数学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及其证明是靠类比获得的。类比的含义是“根据两类事物存在的一些相似或相同的属性,猜测其他的一些属性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思维方法”。类比的表  相似文献   

16.
陈省身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是什么?数学是根据某些假设用逻辑的推理得到结论”。而类比思想方法是其中一类非常典型和有用的数学推理.类比引申、类比推理、类比猜想是人的抽象逻辑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看,类比法就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而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具有其他特定属性,从而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该特定属性为结论的推理。  相似文献   

17.
类比题是近几年在数学高考中新出现的题型,它的特点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猜测它们之间可能具有其它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所以试题是以类比思维为轴心,与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基础知识相整合,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能力、推理能力,对考生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比较高.由于题意新颖,背景独特,在解答时有一定困难.以下介绍几种在高考中的类比题的题型和解法.  相似文献   

18.
类比是指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断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中.类比不仅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巩同旧知识掌握新知识.而且还是一种良好的解题策略.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陌生的问题熟悉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从枯燥的“题海”中解脱出来.同时随着研究性学习进入数学课堂,在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  相似文献   

19.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 ,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 .即根据两个对象间的相似性 ,把其中某一对象的性质、方法推移到另一对象上来 ,是一种由此及彼、由特殊到特殊的合情推理 .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 .1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能力张奠宙先生曾经提出 :数学能力包括推广现有数学结论的能力 .构作新的数学对象 (概念、结论关系 )的能力 .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数学联结的能力 .在上述能力中 ,无论是推广数学结论 ,还是构作新数学对象以及联结不同领域的…  相似文献   

20.
类比联想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类比这个方法往往能指引我们前进.──康德由于事物之间常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因此.我们通过观察相同或相似的对象在某个方面彼此一致时,由其中一类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另一类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这种推理方法叫做类比法.它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方法.类比离不开联想.由一类事物想到另一类事物就叫联想.解题时的联想,就是找出自己的知识仓库中与手头中的问题相同或相似的原理、方法、结论或命题来,看能否直接运用这些知识、或变通使用这些知识.一、类比的功能1、类比,数学解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