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超负荷训练法”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了3个月的下肢爆发力训练,在训练前后用Kistler三维测力系统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共18名运动员进行了跳深摸高、跳深跳远的测试,并结合下肢最大力量,获得有关动力学和运动学指标。结果分析如下:1.下肢最大力量测试结果与分析把运动员分为两组进行3个月集中力量训练,训练后发现:下肢最大力量都有显著性提高,实验组增长绝对值为46.11kg;对照组增长绝对值为32.23kg。在当前爆发力的负重训练中,主要采用最大力量的80%左右负荷来发展运动员爆发力的力量基础,而具体的杠铃负荷最终要根据最大力量来安排。IRM…  相似文献   

2.
游泳运动员在划水时,两臂肌肉是等动地收缩,因此,等动力量训练很适合游泳运动员。发展力量和游泳速度有什么关系呢? 三组游泳运动员参加了实验。前二组运动员在6个月的实验过程中都积极参加训练和比赛。第一组只是在游泳池内进行正规训练(平均游8000码);第二组运动员不仅游泳,而且采用等动力量训练(一周4次,每次4组,每组重复10次)。第三组只完成等动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3.
速度滑冰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会影响到其技术水平的形成与发挥。为了解决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不足的问题,结合速度滑冰运动项目特点,提出了利用动力性训练法、动静结合法、衰竭法、意念训练法等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具体操作手段和注意事项,促进速滑运动员提高小肌肉群力量。经过有计划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发现速滑运动员不但小肌肉群力量有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伤病的发生率也大大减少。速滑运动员小肌肉群力量训练方法上的再创新,既提高了速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能力,也使常年枯燥的训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通过有针对性的小肌肉群力量训练,能促进速滑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应用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系统,根据测试评估结果,确定合适个体的训练阻力和动作速度,并要求运动员以准确的节奏、力量控制进行训练。分析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特征和效果,创新训练手段,探讨理想的训练方案,更好的提高运动员下肢肌肉运动能力。福建击剑、跆拳道、足球、女子排球运动员应用下肢离心力量训练系统经过2个多月的训练后下肢运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力量训练根据E、A,米勒和T、L,汉汀哥的研究成果可知,通过力量训练每周力量增长5%,每7周增加50%,每13周增加至一倍。当运动员开始训练或力量较差时,力量增加较明显。当力量较强时,力量的增长速度就会减慢。对于造成力量增长速度减慢的原因,科学家们还未定论。在赛季,经常进行一定量的力量训练,可以保持原有的力量训练水平。  相似文献   

6.
从核心力量训练的视角,对辽宁省少年女子排球队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协调性、柔韧性等运动素质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实施为期3个月的核心力量训练.通过训练前、后运动员弹跳、移动、挥臂、协调、腰腹和核心6类16项运动素质指标及其身体平衡能力改善与提高,归纳总结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结果显示,核心力量训练后,辽宁省少年女子排球队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均有所提高,尤其是腹背力量、核心区稳定性指标(两头起提高了7.30次,背起增长15.70次,P<0.01;俯桥、仰桥、侧桥成绩分别提高26.10 s、20.00 s、23.80 s,P<0.01),说明核心力量训练采用的训练方法、练习动作针对性强,训练效果比较明显;运动员双脚站立静态平衡水平、左右脚站立静态平衡水平、双脚站立动态平衡能力均有所提升(P<0.05),运动员核心区域深层的肌群的稳定性、神经-肌肉的协调、身体重心平衡控制能力提高,核心力量训练实效性强.  相似文献   

7.
力量素质是其它各项素质的基础。怎样打这个基础,并不是常常看到的那种举举杠铃压压腿即可做到的,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按一定的训练负荷、组合以及训练形式,训练周期进行才能真正获得力量增长,从而打好力量素质的基础。三天打鱼,二天晒网或者东一郎头西一棒子是练不好的。相反会影响其它素质的发展,甚至会使运动员产生厌烦情绪。一、训练原则目前,比较公认和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1)大负荷训练的原则所谓大负荷原则,即运动员要在接近最大负荷或者最大负荷的条件下进行肌肉收缩训练。因为大负荷会迫使运动员的肌肉尽最大能力进行收缩,同时也刺激机体  相似文献   

8.
跆拳道作为一项对抗性的竞技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有着很大的要求,在跆拳道的对抗中,体能的不足会严重影响运动员对技战术的执行能力,尤其是在对跆拳道运动竞技规则的改变以后,对运动员的体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对跆拳道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会选用核心力量训练,但是关于核心力量对于运动员体能的影响研究的不是很多。文章通过对大连市20名跆拳道优秀运动员进行研究,文章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和柔韧五个方面入手,确定测试指标,分别对运动员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前后对其进行体能测试,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断增长的对抗练习,是一种良好的调节方式,但却常常被赛跑运动员所忽视。然而有趣的是一些赛跑运动员由于更好的实行了动力性力量训练,以及少数暂时不能够跑的伤号利用时间进行了力量训练,其结果均得到了很大益处。动力性力量训练是改善和提高一个运动员的力量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培养青少年跨栏运动员应在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的基础上,以技术性训练为主,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顺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绝对力量的训练,争取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1、力量训练负荷安排的顺序:力量训练必须有合理的负荷刺激才能有理想的效果,而合理的负荷应以符合生理特征为前提,同时,负荷量还应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和年龄的增长逐步增加。从力量训练对机体的影响上分析,13岁以前的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力量  相似文献   

11.
分别对15名运动员进行了电刺激增长肌肉力量的观察与实验。看出: 在训练之后进行电刺激,肌肉力量增长25.6%,训练之前(非训练日)进行电刺激肌肉力量增长8.1%,对照组只增长6%。训练(疲劳)加电刺激的效果较好。在肌肉力量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弹跳、速度提高也较多,运动技术也有改进,相应的运动成绩也有所提高。在我们观察的条件下看出:电刺激促使肌力增长的时间与仃止刺激后肌力消退的时间大体相等。多数受试运动员反映,经过电刺激后体力恢复较好。我们认为训练后进行电刺激,对局(?)肌肉来说是个大运动量训练,对整体来说又是个恢复手段。此法既是训练手段,也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八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素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需要的力量素质各异。笔者在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注意了以下几个问题,收到了较好效果,浅谈如下: 一、要全面均衡 在对中长跑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时,大肌肉群的力量训练与小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并重,特别要加强肌肉力量薄弱环节的训练,使运动员全身力量得到全面均衡发展,使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更加匀称。同时,全面均衡的力量训练,使因力量不足造成的技术缺陷得到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前背越式跳高世界纪录为2米42。这与训练体系的变革有密切的联系,如大量的杠铃练习已不能作为现代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主要力量训练手段。为此,本文拟探讨力量训练的方法。一、力量训练简况50年代,一些跳高教练员和运动员尤其是女运动员,认为采用负重练习发展力量,会使运动员的肌肉粗大,动作紧张。全国纪录仅相当于现在的一级运动员水平。  相似文献   

14.
谢柯 《中华武术》2006,(2):44-45
在短跑训练中速度训练是核心,快速力量训练是基础。没有很好的快速力量作为训练和比赛的基础,很难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各级各类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不管在起跑阶段还是在最后冲刺阶段都表现出很强的快速力量。13-15岁的中学生正处在快速力量增长的敏感期。因此中学短跑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应引起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速滑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对体能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更是掌握冰上专项技术的重要基础。认为我国速滑运动员在近6个月的冰上训练阶段忽视力量的训练,致使已获得的力量能力产生消退,是我国速滑运动员虽具有优良的力量能力却不能在比赛当中发挥出来的重要原因之一。阐述了速滑运动员力量训练应遵循互补性、均衡性和全面性原则,促进滑行技术提高的原则,符合专项需要的原则,符合个性化发展等力量训练的原则;提出结合速滑专项特点制定专项力量训练计划,根据周期特点合理安排力量训练负荷,科学化安排力量耐力、速度力量、爆发力量、最大力量等发展力量的方法、手段的途径。对促进速滑教练员力量训练理念的更新,创新力量训练方法、手段和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于每位受过游泳专门训练的运动员来说,随着肌肉力量的增长,游泳速度应相对提高。但游泳训练实践发现,运动员有时力量增长了,游泳速度并没有提高。本拟通过对肌肉力量生理解剖特点的分析来制定有效的加强关节、韧带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使训练目的能够达到。  相似文献   

17.
越野滑雪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了越野滑雪运动员进行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具体介绍了力量训练的方法手段以及力量训练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旨在为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从而有效地提高越野滑雪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为越野滑雪运动员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水中移动式牵引力量训练对提高短距离自由泳速度,增长力量的影响,为游泳运动员水上力量训练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以北京市跳水队11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悬吊法针对核心力量进行3个月的训练.用SPORTKAT平衡仪测试系统、HUR测力台及电子秒表等对训练前后平衡能力、核心力量以及CMJ纵跳高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悬吊训练不仅仅使运动员变得更强壮,而且还能有效促进其运动能力,更好改善肌肉内部和肌肉之间的协调性,提高平衡与稳定能力,尤其是对运动员核心力量、核心耐力、核心爆发力和运动专项技术的提高等均有显著作用.悬吊训练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力量训练方法,对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尝试悬吊训练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回想我在高中时,教练员是不鼓励力量训练的。他们认为力量训练会使运动员肌肉僵硬。当时运动员大都是偷偷地自己做举重练习。现在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力量训练现在已是大多数高等院校中训练计划中的理所当然的一个部份。教练员意识到力量的重要性。在身体训练过程中,力量训练场地和力量训练教练已成为非常重要的一环。事实上,有些教练员已变得太迷信于他们的力量训练计划,而且不恰当地过分强调了力量训练。他们应更多地考虑力量训练的目的和方法。教练员的任务不是研究出运动员能承受多大的力量训练,而是找出达到最大专项能力的最适宜的力量训练的量。在制订力量训练计划时,教练员应考虑四个关键因素:训练次数、训练组次、训练重复次数和训练时间。在宾夕法尼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