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天毅 《陕西教育》2011,(10):16-16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李烈是当代有名的教育家.他的“以爱育爱”、“双主体育人”等思想为全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鲜活的经验。李烈校长这一杰出思想引发了我对现代校长应有的教育境界的思考。我认为大爱、大义、大智和大气是现代校长必备的四种教育境界.  相似文献   

2.
于燕飞 《辅导员》2013,(9):15-18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他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何谓智慧?不同的认识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当前教育教学正面临改革攻坚的新阶段,在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中,呼唤智慧型校长的涌现。本期,让我们倾听北京小学大连华润,海中国分校校长于燕飞对智慧型校长的精彩诠释。  相似文献   

3.
于燕飞 《辅导员》2013,(6):15-18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他应该是充满智慧的。何谓智慧?不同的认识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答案。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当前教育教学正面临改革攻坚的新阶段,在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的过程中,呼唤智慧型校长的涌现。本期,让我们倾听北京小学大连华润,海中国分校校长于燕飞对智慧型校长的精彩诠释。  相似文献   

4.
严寅贤 《教师》2013,(26):1-1
我心中名校长之"名",非名气之盛,乃名副其实、名至实归者也。名校长应当有文化。有文化的名校长爱读书,具有源于心灵深处的自觉性文化向往,进而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这样的校长有气度,有风度,有品位;这样的校长不粗俗,不庸俗,不媚俗;这样的名校长胸怀坦荡,文雅谦和,洋溢着可贵的人格魅力和文化魅力,他内在的学识修养,他外显的举止言谈,能给他的员工和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名校长应当有境界。有境界的名校长的思维方式和说话做事,给人以大气之感。这种大气不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2011,(14):3
"校长的境界有多高,学校办学思想的层次就有多高,而校长崇高的境界又来自高远的眼界。"这句话出自一位深受师生爱戴、有思想、有境界、有成就的领航人,他就是新疆呼图壁县四中校长陈金龙。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校长专业化?依笔者之见,应包括专业的思想与精神、专业的道德与修养和专业的知识与能力等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1.什么是校长专业的思想与精神?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使命感、责任心和对学校、教师与学生发展的强烈追求。缺乏这种思想与精神,就不可能有办好教育的激情。而激情对校长来说是一种极重要的心理品质。当年因提倡新学、教育强国而创办南开中学而后南开大学的张伯令校长,就是这种专业思想与精神的至高境界,堪称后世校长之楷模。具体说,校长必须是一个“识大势、明大事、成师表”的人。所谓识大势:就是要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时代对…  相似文献   

7.
校长之所以要充当学者角色,这是学校的特定环境所决定的。学校一有教师,二有学生。就教师而言,其中的若干人很可能就是某学科的权威;就学生而言,他们不愿意做按指令行动的机械人,而企盼启迪人生的导师。此时,校长以学者角色出现的各种活动,就是不可缺少的了。   校长的学者化是一种理想化的境界。大多数校长不是学者,但是应该有学者味。学者味之一,校长要有藏书。前苏联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私人藏书 19 000册,中国的校长收入不丰,取其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如何 ?校长有权在学校添置图书,图书馆、阅览室应该有充足的书刊。学…  相似文献   

8.
前沿观点     
《广西教育》2012,(12):39
提升教育品质呼唤智慧型校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研究员田慧生在1月4日《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对个体而言,智慧是人生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对教育而言,教育智慧则首先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正面临改革攻坚的新阶段,面对新问题、新挑战,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品质,需要的不仅是教育智慧,而且更需要  相似文献   

9.
许学华 《小学教学研究》2010,(4):108-108,111
校长对学校的发展,起着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人力的巨大作用。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诚如斯言.我们就找到了学校发展的关键。对校长而言,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强化自己的人格魅力是最重要的。笔者认为.这种人格魅力足以达到以德育人、以情感人、以新促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一、校长走向研究——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新课程最大的挑战是管理的挑战。校长究竟靠什么来形成并保持自己在师生中的影响力?靠什么来激发教师变革的动力?笔者以为:要靠真情与智慧、眼界与境界。校长要有研究者的风范,目光里始终充满着爱和坚韧。1.爱是在被爱中学会的校长心中有教师,教师心中才会有事业。人的任何行为是受感情支配的,教师对学校的情感生成要靠学校的培育及校长的感情投资。校长要真诚地关爱每位教师,关注教师的需要,把营造浓厚的“家”的氛围和“爱”的环境,改善教师生存状况,让教师享受教育工作,拥有幸福人生,作为自己全…  相似文献   

11.
一、校长人格影响力的内涵及其作用人格 ,即人的气质、性格、品格特征的总和。人格影响力通常表现在高尚的情操、谦逊的性格、崇高的境界、博大的胸怀、善良的心地、真挚的情感等方面。校长与教师在长期的交往、合作、共事中 ,形成了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工作关系 ,校长领导教师、教师接受校长领导 ,这是自然的 ,是校长的权力所至。然而 ,办好学校 ,除了校长的权力以外 ,其他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那就是校长的人格影响力。可见 ,权力与人格是集校长于一身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方面。就校长这个职务而言 ,既有权力威信 ,又有人格威信 (也叫人格影响…  相似文献   

12.
校长肩上担子重、责任大,唯有不断学习与工作,用情、用智做教育,才有可能把学校带到一个高起点。用"情"成就教师校长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时时刻刻感染、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这种激情会让身边更多的教师把工作压力转变成追求成功的动力。当校长满怀激情地去追求一种理想、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时,他就会对教育事业、对教师和学生充满感情。校长要有干事的冲动和创新的欲望,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点燃全体师生心中的火焰。要求教  相似文献   

13.
爱,教师之魂     
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教师的爱来源于对学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年龄虽小,但也是一个有感情、有灵性、活生生的人,有着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世界:懂得快乐与痛苦、羞愧与恐惧,有自尊心和荣誉感。教师对学生应多一点耐心,少一点急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严父型也好,慈母型也好,良师也好,益友也好,都必须有一颗沉甸甸的爱生之心。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的爱,不扭曲地爱。  相似文献   

14.
一、校长走向研究——让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 新课程最大的挑战是管理的挑战。校长究竟靠什么来形成并保持自己在师生中的影响力?靠什么来激发教师变革的动力?笔者以为:要靠真情与智慧、眼界与境界。校长要有研究者的风范,目光里始终充满着爱和坚韧。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当校长同样要以境界为最上。一个有境界的校长,必定是一个能以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熏陶师生的引领者,同时也是一个能以专业素养和科学眼光规划学校发展的改革者。校长在职业生涯中应始终把"当好校长"作为自己的职业追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致力于让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获得成长、学校获得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德国著名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把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规定为人具有“理性、意志、爱”,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有一个境界问题。所谓境界,在这里特指的是一种追求真理过程中的精神意境。从总体上看,人生有九种境界,可作三类各自逐次递进的划分。第一类,是就对真理艰难曲折的追求过程中主体对真理的人生体验而言,所产生的三种递进的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引用三首宋词名句,对之作了精辟的分析。第一种境界,是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指人在对真理追求的初始阶段,面对自然界、人类…  相似文献   

17.
微言大意     
<正>有三个人是我的朋友:爱我的人、恨我的人、对我冷漠的人。爱我的人教我温柔;恨我的人教我谨慎;对我冷漠的人教我自立。——J·E·丁格人的精神有三种境界:骆驼、狮子和婴儿。第一境界是骆驼,忍辱负重,被动地听命于别人或命运的安排;第二境界是狮子,把被动变成主动,由"你应该"到"我要",一  相似文献   

18.
诗与词都有境界,“有境界则自成高”。就创新教学而言,师生应努力追求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管理效应和管理质量是由校长的素质决定的,校长素质乃学校质量管理之本,没有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管理经验,学校管理只能是一句空话,校长的管理行为、人格魅力,都是其内在素质的表现,校长如仅能贯彻上级指令,使指令得到落实,搞好常规管理只能说明步入初期境界。校长应当调动激励每位教师工作的创造力和激情,使整个集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去感染每个教职工,号召并带领一个研究型集体,这便是一种高境界。中国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召唤出类拔萃的校长。  相似文献   

20.
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拜读了谢翔校长的案例材料。油然产生一种敬佩的心情。这些年来,盛情难却,为一些校长写点评文章。说实话,不少的校长个案研究资料,谈不上是叙事研究、案例研究,其主要问题是案例故事缺乏教育价值观的引领。谢翔校长的个案研究文章则令人刮目相看。从案例和文章可看出,谢校长对学校教育有深刻的认知,对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理性的把握,他是一位有思想、有见解、有境界的校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