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的贫困"困绕着中国数学教育教学的发展.若干年前台湾师范大学林福来教授访问荷兰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令林福来教授吃惊的是时任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德朗根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数学的“再创造”学游泳的最好方法是在游泳中学习游泳。那么这种方法在数学的学习上行不行得通呢?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的回答是肯定的。他强调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他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一书中提出 :“学一个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为此 ,弗赖登塔尔提出了“再创造”数学教学思想。什么是“再创造”呢?就是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去“创造”、去获得数学知识 ,而不是生吞活剥的将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这里的“创造”指的是主观意义即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的创造。“再创造”数学学习有两个最突出…  相似文献   

3.
现实数学教育是弗赖登塔尔提出的一种与传统数学教育截然不同的新型数学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荷兰就开始了以他为代表的传统数学教育向现实数学教育的改革,在我国数学新课改的今天,弗赖登塔尔的现实数学教育思想对我们又有什么启示呢?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全国数学教育哲学暨数学教育高层论坛于2016年4月15-17日在南京召开,论坛聚焦“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专题研究”两大主题,来自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大陆近二百名学者参会.会议主要围绕“数学教育哲学”、“数学教育心理与教学”和“数学课程与教学”3个专题展开研讨,会议报告立足数学教育的本源性问题,视角开阔、论意前瞻.  相似文献   

6.
“数学现实“”数学化”与“再创造”是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理论的三个重要特征,其要求把“讲数学”转换为引导学生“再创造”数学知识结构.文章以“图形的旋转”教学为例,说明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张旭红 《甘肃教育》2013,(20):80-80
世界著名数学大师荷兰的弗赖登塔尔教授曾精辟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学生的现实世界数学化。没有反思,学生的理解就不可能从一个水平升华到更高的水平”。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呢?下面,笔者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数学教育改革李玉琪在桂林会议②,美国哈佛大学DeborahHughes—Hallett教授和南京大学郑统信教授分别就“微积分”与“数学教育哲学”为题进行了讲学.虽然课题不同,但是,都介绍了美国数学教育现代的发展,特别是当前美国新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弗赖登塔尔(Hans Freudenthal,1905-1990)提出“数学应该被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的教育理念,以及他的“数学必须联系现实,必须贴近孩子,必须与社会相联系;数学教育的重点不是让学习者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处理数学,而是让他们在一种数学化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这个“数学化”的过程必须是由学习者自己主动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第三届华人数学教育大会(CCME-3)于2018年10月26日—2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以“分享华人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促进数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主旨,邀请到克莱因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舍菲尔德教授(Alan H.Schoenfeld),首届弗赖登塔尔奖获得者、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院西莉亚·赫依莱斯教授(C.Hoyles)等著名数学教育家做主题报告,还邀请到13位著名学者做大会报告。本文结合上述报告对当前数学教育研究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朱哲  姚佩英 《中学教研》2002,(7):F004-F004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开题会于2002年5月21日在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西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授、《数学教学研究》主编王仲春先生,浙江师范大学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副院长方健文教授、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负责人何伯镛教授、课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蔡铁权教授、数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系相关教师,以及在读教育硕士(数学)、课  相似文献   

12.
郑毓信教授在《新数学教育哲学》一书中指出:“……国际数学教育界经由这些年的改革实践所认识到的一个问题,即必须很好地处理‘大众数学’与‘最好的20%的学生的数学发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1]我国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认为“中国的教育中,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应该共同发展”[2],并称数学英才教育的缺失是“当今中国数学教育的重大隐忧”.新加坡学者李秉彝也提出:“大众教育其实是精英教育的重要措施,我们提倡大众教育,也不能忽视精英教育.”  相似文献   

13.
“1930年代的小学数学教育杂忆”“1986年‘下海’从事数学教育”“邀请弗赖登塔尔访华”“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从宁波开始”“2000: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陈省身先生关于数学教育的遗言”“担任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的执行委员”“连续参加5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陈省身先生的一封来信”“在美国访问著名华人数学家”……  相似文献   

14.
孙孜 《教学月刊》2010,(3):24-26
近来阅读弗赖登塔尔的教育名著——《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以及相关的一些书籍和文章,对“再创造”思想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下文阐述对这一思想的一些新认识,提出实现数学有效“再创造”的几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贺涛 《广东教育》2011,(7):86-87
数学有着理念深厚的教育原理和哲学文化,即数学观念的更新,数学教育的基本性质,以及关于数学学习活动本质的认识.简单而言就是数学教学的三个本质性问题:什么是数学?什么是数学教育?什么是数学教学?我们要对上述三个本质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国际著名的数学教育权威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与现实应密切结合,并能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创立了“数学现实”论。在此基础上,弗氏提出了“再创造”数学策略,他认为,数学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其中既包含了内容又包含了形式,既包含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国家教育部人事司批准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2年12月5至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的李士锜、张奠宙两位教授主持了研讨活动。到会的全国著名数学教育专家、中学特级教师、博士以及年轻学者约70人。其中有来自高等院校的  相似文献   

18.
许隽妮 《亚太教育》2020,(1):182-182
著名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再创造”教学理论,他认为“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行‘再创造’,‘再创造’应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全过程。数学是一种活动,必须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本文梳理了“再创造”教学理论的文献,将其与数学概念教学结合,提炼了“再创造”教学模式下数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9.
2011年5月4日对著名数学教育家张奠宙教授进行了访谈,内容包括关于如何评价当今中国数学教育;是否将中国数学教育特色概括为中国课堂导入、尝试与探究、师班互动、数学思想方法、变式练习等5个方面;如何认识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数学教育;如何认识凯洛夫教育思想和弗赖登塔尔数学教育思想;如何认识中学的函数等初等数学内容;如何认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社会建构主义数学哲学与数学教育哲学及其教育图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任何活动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指导 ,数学教育也是这样 ,不同时期的数学教育反映了不同的数学教育哲学观点 ,正如赛姆 (Thom ,R .)所言 ;“事实上 ,无论人们的意愿如何 ,一切数学教学法根本上都出自于某一数学哲学 ,即便是很不规范的教学法也如此”①。但是 ,直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才由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 (hansFreudenthal,190 5- 1990 )明确地提出了数学教育哲学的概念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②。近年来 ,数学教育哲学得到了系统的发展 ,在以英国学者欧内斯特 (Ernest,P .)为代表的数学教育家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