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于分步反应的计算问题,不管采用分步计算还是平行化学方程式列方程组计算都显得有点繁琐,而如果用“十字交叉法”虽灵活简洁,但往往对比例的处理容易出错.这里推荐一种“待定系数法”。  相似文献   

2.
解排列组合应用题时,一类错误经常会发生.这类错误是:因为分步,从而导致了某种顺序,而这种顺序在原题中是不必要的,因而实际上导致了重复计算.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3.
铝盐和强碱溶液作用能生成Al(OH)3沉淀,如果碱液过量,Al(OH)3又会溶于强碱溶液中;偏铝酸盐和强酸反应能生成Al(OH)3,如果强酸液过量,Al(OH)3又会溶于强酸液中.反应中最终有多少Al(OH)3沉淀析出,有多种方法计算,如利用反应方程式分步计算的常规法,图象法,“分割”法等,这些方法都要利用  相似文献   

4.
计数问题的核心是两个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公式.对相关问题要通过“四分方法”,即“分析”、“分辨”、“分类”、“分步”来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分析”即找出题目的条件、结论,哪些是“元素”,哪些是“位置”;“分辨”就是辨别是排列还是组合,对某些元素或位置是否有限制等;“分类”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交集为空的集合类别;“分步”是把完成一个任务分成相对简单的一序列步骤,然后分步解决每一序列.现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杜海岸 《中学文科》2009,(14):63-64
计数问题的核心是两个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公式.对相关问题要通过“四分方法”,即“分析”、“分辨”、“分类”、“分步”来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分析”即找出题目的条件、结论,哪些是“元素”,哪些是“位置”;“分辨”就是辨别是排列还是组合,对某些元素或位置是否有限制等;“分类”就是把复杂的问题分成交集为空的集合类别;“分步”是把完成一个任务分成相对简单的一序列步骤,然后分步解决每一序列.现以高考试题为例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6.
计算粗心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顽疾”.为了根除学生计算粗心的“顽疾”,让学生从“粗心”嬗变为“细心”,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浓厚的计算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以及指导学生理解、掌握、运用有效的计算方法等.基于此,文章从创新练习形式、实施有效评价、优化练习内容三个大方面分别探究了让学生产生计算兴趣、形成良好习惯、内化计算方法的策略,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7.
一.没有理解两个基本原理 两个基本原理即分类计数原理和分步计数原理,理解“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计数问题,常常设计一个分步实施直至达到题设要求的方案.采用分步计数最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遗漏”与“重复”,其中以“重复”最为隐蔽,难以觉察.这是因为,分步方案不产生计数遗漏,需要的是所有满足要求的情形都能够通过它得以实现,这一般较容易办到;而分步方案不产生计数重复,则要求的是两条不同的实现路径最终产生不同的实现结果,这点通常较难判断,需要依靠解题者的解题经验.  相似文献   

9.
许多数学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若能够灵活利用“1”的代换,将可大大简化计算量以及计算过程,从而可收到事半功倍之奇效.下面通过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既是理解排列、组合的概念,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原则和依据,又是求解计数问题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运用分类原理,应注意“类”与“类”之间具有独立性和并列性;运用分步原理,应注意“步”与“步”之间的连续性.在理解和使用两个原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最简单的、随时同人在一起的计算工具就是手指.它是特殊的“计算机”,可以进行许多简单的算术运算.这个特殊计算机有许多优点,如简单、可靠、紧凑等,但也有缺点.就是不便于保存计算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计算教学可以给学生留下什么?显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会各种运算,教师还需要深入思考计算教学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并通过一定的策略将其融入教学,让学生的素养在计算学习中长出来.教师应以计算的教与学为载体,通过“谋教材资源”“谋目标定位”“谋能力培养”“谋教学评价”四个策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不断积累、有效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一.回避不成,反生精彩人教版第四册教材P59页例4“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它以一群学生在公园先划船,再坐碰碰车的情境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在学生会用分步列式计算解决问题以后,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解答。教材在这里第一次出现递等式,显得很突兀。我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就别魁递等式,重点使学生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然后口算出得数,这节课很顺畅地进行到尾声,  相似文献   

14.
分类加法计数和分步乘法计数是处理计数问题的两种基本思想方法.本节课是以学生熟悉的大量实例为材料,以计数原理的核心“分步”和“分类”为主线展开的.其中,“创设情境→给出实例→总结原理”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原理,“运用原理→再论原理→再用原理→练习小结”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核心的认识.通过“小步走”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对两个原理的掌握落到了实处.  相似文献   

15.
“体积计算”是高二数学“棱柱、棱锥和棱台的体积及表面积”的一节拓展课.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是:经历柱体和锥体的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获得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祖呕原理和图形割补等思想方法,会解决柱体和锥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问题.笔者的教学流程是:引入→割补法计算体积→出入相补原理→刘徽的体积理论→小结.  相似文献   

16.
涉及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是几何学习的一个热点.它之所以引起学习者的兴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不是简单、机械地利用图形巾的线段、角度等几何元素来进行.而往往采用等积变换的方法来简化计算:二是有些几何问题.虽然没有直接涉及面积.但若能灵活运用几何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就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捷径”,也就是说,许多几何问题可以通过“面积法”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丁恒超 《考试周刊》2009,(49):61-62
留数是复变函数中计算积分的有力工具,把留数概念推广到无穷远点.可以解决“大范围”的积分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知识要点。(一)两个基本原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理论依据,也是分析、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分类与分步的思想方法,必须熟练掌握“分类”用“加”,“分步”用“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芦畜春 《考试周刊》2011,(57):81-82
“计算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基本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作者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透彻理解算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熟记常用数据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手段;良好的计算习·瞬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这几个方面谈了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相似文献   

20.
叶毅 《湖南教育》2010,(3):43-44
计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在日常的教学中,有很多课时的计算内容是复杂的.计算也是学生感觉简单、枯燥却又极易发生错误的环节.计算教学的枯燥与重要是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对矛盾,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让学生爱计算、算得好,教师应在“趣”“探”“思”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