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现代中国文学社团和作家群体文化生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7月版)是杨洪承教授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领域中的又一新成果。《"人与事"中的文学社群》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社团与作家群体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2.
文学流派研究的新视角──袁进《鸳鸯蝴蝶派》评析尹建民80年代中后期,随着对现代文学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写文学史”的呼唤,出现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样一个崭新的文学史概念,它打破了传统的近代、现代、当代三段式文学分期模式,从而带动了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3.
千淘万漉吹沙到金——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董中锋大风起兮沙飞扬。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是随着中国现代社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而发展、演变而演变的。与时代共舞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可观的数量在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  相似文献   

4.
流派研究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学流派的出现和繁荣是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外国文学思潮的影响,突破传统文学格局的一项重要收获,它的形成离不开社会、政治、文化对它的诸多作用。作为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学构成和文学过程,在其张扬个性和组合个性中不同程度地具备五个要素:风格要素,师友要素,交往行为要素,用人刊物和报纸专栏要素,社团要素,流派是文学的整体性和个体性中间环节,是个体性的综合,又综合成整体性的肌理。流派研究对于整个现代文学研究的深化,既有认识论的价值,又有方法论的价值,它使现代文学研究立体化、层面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5.
严家炎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这门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从《知春集》、《求实集》到《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再到主持“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研究以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研究,清晰地标划出他学术研究和治学思路不断走向深广的轨迹。他数十年来的现代文学史研究,体现了思维的开放性、观照问题的全局性、对艺术和思想问题把握的敏锐性、治学态度的严谨性等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杨洪承教授长期耕耘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研究、现代文学与文化究等方面建树颇多。先后出版了《王统照评传》、《文学史的沉思》、《文学社群文化形态论》、《文学边缘的整合》、《现象与视阈》、《废墟上的精灵》等。这些著作展示了杨洪承教授长期以来不地从多层面、多角度、多视闾对现代文学与文化进程进行思索和透视的努力,也显示了他在文学批、比较文学文化研究及文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诸多创获。  相似文献   

7.
从“文学”社团的研究转向文学“社团”的研究,以人为中心,将杂志与文学主张等放在人的因素上来考察,从社团特有的组织化集体化特征切入创造社研究,进而从文学外部要素的研究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的进程,将为我们理解现代文学打开崭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著者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撰方面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如吴福辉先生的《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严家炎先生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而由钱理群先生任总主编,钱理群、吴福辉、陈子善三位先生担任分卷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以下简称《现代文学编年史》)则是现代文学研究界最新的收获。《现代文学编年史》规模宏大,浩浩三大卷,时间跨越整个现代文学时期,内容则与传统文学史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第一个纯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另一个重要社团创造社今年诞生已80周年,我怀着深深的敬意纪念它们对新文学作出的以下贡献:一、巩固了文学革命的成果,二、建立了创作理论,三、译介了外国文学,四、创作了大量作品,五、造就了一批作家,六、开创了文学流派。中国历史上文学社团为数不少,但象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这样在如此多的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的社团至今没有。其伟大贡献表明:它们不愧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1.
作家的摇篮     
近年来,接触到一些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资料,惊奇地发现,有些现代著名作家,在他们读中学的时候,已是学校文学社团的骨干成员,创作了颇有影响的文学作品。少数文学社团如湖畔诗社等,在现代文学史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由此我感悟到,不要小看中学生文学社团,它是哺育作家的摇篮。这里,择要介绍几个著名的文学社团。  相似文献   

12.
刘保昌的新著《汹涌的潜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是一部厚重、扎实的学术著作。作者从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创作、现代作家这三方面进行整体、宏观的研究,分别梳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关系,借此说明中国现代文学的根本性来源在于传统文学、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西学的影响是外设的,不是本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界关于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是一篇情文并茂,形散而神不散的优秀散文。如果说,高尔基的《母亲》是二十世纪初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小说名著的话,那么,朱德同志的《母亲的回忆》,则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的散文奇葩。从“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文学,也有不少表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亲子之爱”主题的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具有深厚学术积累的研究方向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老一代学者范泉教授为核心,以《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辞典》的编纂、出版为标志,确立了该研究方向在青海省内的优势地位,涌现了诸如范  相似文献   

15.
王瑶先生是中国中古文学研究的开拓者,现代文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修养,从而形成了“学贯古今”的学术个性,为“清华学派”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其中古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古文学论》,其成就一直笼盖着50-80年代的中古文学研究,不仅史料丰富,还为研究方法的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其现代文学研究的代表作是《中国新文学史稿》,实现了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分离,其体系与模式影响深远。他还是1949年以来大陆鲁迅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其学术研究与时代先进思潮有密切的联系。他的出色的教学活动、学术研究和思想深度,使他成为“北大精神”的象征和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由徐瑞岳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纲》,2 0 0 1年 6月 ,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 ,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可喜收获。该书的编者采取“分块集中 ,独立成章”的编纂体系 ,从史著·史料、分类·分期、社团·流派、作家·作品四个部分 ,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与评述 ,从而避免了零碎散乱的弊端。该书具有如下特色 :一、构架恢宏编者选取现代文学研究的 60多个专题 ,内容涉及 80余年的研究历史 ,几乎囊括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研究状况 ,并且对相关专题作了全面而又系统的叙述和评价。该书力图通过作家和作品 ,史著和…  相似文献   

17.
这篇述评涉及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于周作人早期散文的研究状况及其反思。对关于周作人早期散文的外部探索分为几个方面加以概括,重点探讨了周作人与现代文学社团流派的关系(周作人与“语丝”);对于散文文本的内部研究则重点评述了“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的关系。并指出周作人早期散文研究应采取整体性眼光,要高度重视周作人散文的思想价值,加强对于早期杂文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学者     
陈平原:1954年生于广东潮州。198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召集人、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学术史、现代中国教育史以及图像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叙事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分布极广,这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对于这一重要的文学现象,我们应该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本文仅就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定义和分类来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起到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波副教授     
何波1955年n月出生,广西钦州市钦北区人则上族。I叮5年N月参加工作。1982年1月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今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文教育专业本科。文学学士。毕业后至今在钦州师专中文系任教,主讲忡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又学》及《文学概论》等课程。其间曾先后到福建师范大学、武汉大学脱产进修。u92年12月晋升副教授。现任钦州师专中文系主任。何波副教授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新又学研究会会员、广西现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广西当代文学研究分会理事。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现当代又学。参加编撰《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名作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