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她的声音在中国家喻户晓,无数人曾日日年年追逐她的节目,一部《岳飞传》,创造了几近万人空巷的收听奇迹,她就是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刘兰芳。她那刚劲明快的声音滋润过无数人的心田,她让评书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在人们心中产生了无穷的震撼。2009年1月,"刘兰芳艺术生活5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其时,刘兰芳的弟子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来,行谢师礼,刘兰芳几次激动  相似文献   

2.
和自己说话     
谢胜瑜 《知识窗》2013,(15):8-9
有多少人想过要和自己说说话? 我在广州工作时.有幸在一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手下谋生.她官至厅级,又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事情一年四季也忙不完.但是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夜。她都闭门不出,给她逝去的父亲写一封长信.回忆她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包括吃过的苦头、得到的褒奖、受过的责怨。当然.也少不了向父亲倾诉自己对世事的不满和来年的打算……这样的信.她父亲逝去了十几年.她一直写了十几年.从没间断。  相似文献   

3.
画外徐本珍     
黄骊 《科教文汇》2009,(33):F0004-F0004
徐本珍是1992年入黄山书画院学画的,一学三年多。工作之余,风雨无阻。在中国画中,她尤喜花鸟画。凭着浓厚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她潜心钻研,勤于练笔,终获可喜收获。入黄山书画院第二年,她的一幅画作就在书画院举办的纪念画展中展出,并被评为二等奖。回忆学画的过程,她还特别提到感谢黄山书画院的贾成中、吴啸老师。  相似文献   

4.
“人,首先要学会怎么做人,与人为善”。近40年的教学、科研生涯,这句话是她的信条。在百年树人的工程中.她深深的懂得做人的真谛。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国粹的魅力一直缠绕着她,激励着她一直前进。她就是方泰惠。  相似文献   

5.
正母亲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十分怀念她。心中也很愧疚,因为在她最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能在她身边照顾和陪伴她。每当想起母亲,她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我的眼前,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母亲祖籍云南大理,于1921年1月15日出生于上海。母亲的童年及小学是在北京度过的,然后全家搬到上海,母亲在那里读的中学、大学以及医学院,直到出国留  相似文献   

6.
《华夏星火》2008,(10):30-31
7年前,她跌落人生谷底,靠着转行种菜,人生有了大转折。7年后,25%的大饭店和高档餐厅都向她"点菜";7年前她负债300万,7年后年收入500万。7年的时间她打造出了自己的生菜王国,子民——莴苣是她唯一的精神支  相似文献   

7.
一个极干净的女声,里头有些许无奈和伤愁,再也不会有的清纯,在唱:"你能体谅,我有雨天……"是的,这就是我一直喜爱的燕姿,2000年的她在2006年再次用她的真情,为我们唱起《雨天》。燕姿2000年出道。其实,我不是从她出道时就喜欢她的。七年前我还是个小学生,  相似文献   

8.
2005年,当李冬梅步入酶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时,她23岁。7年的时光,她拿到了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物理化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完成了在美国肯塔基大学接受联合培养的学习,站在了南开大学的讲台上。年轻,是一张通行证,而她用自己的青春书写着理想和成长。  相似文献   

9.
你是东北人,从来就没有去过美国,怎么说话突然像美国人说汉语一样,而且还改不回来了呢?莫非你真的是换了一个人?她的声音不是她的!搞什么恶作剧呢?在一家企业做项目经理的萨拉·科尔威尔,家住英国普利茅斯,十年来她一直遭受偏头痛的折磨。2010年3月,35岁的她再次发病,由于剧痛难忍,她的  相似文献   

10.
张雨 《百科知识》2021,(21):24-26
美国密歇根大学人类学系教授露丝·贝哈,1956年出生于古巴哈瓦那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即古巴卡斯特罗革命两年后,露丝·贝哈全家移民美国,从此她开启了寻找失去故乡的哀痛.1979年尚在读大学的她,以学生身份首次返回阔别多年的古巴,她打算在那里完成她的博士论文,然而她很快不得不再次离开,古巴再次向她关上了门.直到1990年代,卡斯特罗政府为了重振低迷的支持率,挽救萎靡不振的经济,破例允许美国犹太裔向国内亲属汇款,允许美国犹太裔基督徒到访古巴.露丝·贝哈跟着"美元和基督教"的潮流,终于等到再次造访哈瓦那的机会.通常她每次在古巴停留不能超过14天,她密切观察那些在1960年代没有逃离古巴的犹太人,以她的族群古巴犹太裔作为她的田野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1.
一、情系 中华 1998年7月17日,一位年逾 花甲的科学家从美国来到北京。这里是她 魂牵梦绕的祖国,是她深情眷恋的祖国。她曾常 回到自己的祖国,努力为祖国做着自己的贡献,但这一 次却与以往不同,她要在祖国开展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她就是世界著名艾滋病研究权威曹韵贞教授。此时此刻,她的心情非常激动。  相似文献   

12.
正和她相处的那一年是我初中三年最难以忘怀的时光。相识。那天是个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她身着一件古风旗袍走进教室,一双动人的大眼睛像是在对着我笑,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她的气质藏在她的一言一语里,藏在她写下的一笔一划里,藏在她读过的书和独到的见解里。相处。她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朋  相似文献   

13.
1975年,她出生在安徽省当涂县。和其他小孩子一样,她有着健康、幸福的童年,还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名字——侯晶晶。在不满4岁的时候,她便被父母尝  相似文献   

14.
《科学文化评论》2008,25(1):156-157
奥地利-瑞典物理学家迈特纳(Meitner,Lise,1878-1968)(邮票M13a)是一位律师的女儿。她在1902年读到关于居里夫妇发现镭的报道时,才开始对科学发生兴趣。她克服重重困难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歧视,于1901年就学于维也纳大学,在她的老师中有玻耳兹曼^B37。1906年,她获得维也纳大学第二个女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她已年近百岁,却能侃侃而谈几十年前风云突变的形势和危急时刻。那些人、那些事,都深深印刻在她的脑海中,那是她生命中光辉灿烂激情燃烧的岁月。她用自己的智慧为国家民族奔走呼吁努力,她的人生一直吟唱着属于她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6.
陈菊英出生在江苏省常州市新桥乡(原武进县)的一个贫穷家庭,1949年江南解放后,解放军到村里来挨家挨户地动员:“穷人的孩子也要上学!”,从此在她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她在童年时代就经受了父亲早逝和母亲被骗远离家乡的苦难经历,她和小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是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免掉了她中小学的学杂费并享受了大学的助学金,她才得以走进于南京大学气象系。所以“感恩”一直是她在气象事业拼搏的动力,“报效祖国”一直是她人生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17.
阿罗妈     
公元2366年,那一年我6岁。 从记事起,阿罗便是我见过的唯一亲人。其实,阿罗并不能算是我的亲人,我与她没有血缘关系,她只是和我生活在一起,负责我的生活起居,照顾我而已,也是她一个人将刚出生的我带大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自1990年创刊以来,现已跨越了整整25年。她在读者、作者、主办单位会员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读者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科技期刊工作者前进的道路;她是作者心中的严师益友,培养磨练出为其提供优质稿源的高水平作者群;她是会员心中的指导者,指导上海分会为中科院科技期刊发展目标而奋斗;在同类期刊中她更具特色,可概括为权威性、前瞻性、实用性、资料性、规范性、严谨性、公平性和伦理性。她将为我国从世界科技期刊大国走向科技期刊强国作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今日科苑》2014,(1):66
<正>2013年12月24日下午3时左右,南川城区南桥酒店旁公路上,60岁罗云淑捡到一个装有11万现金的袋子。为了失主回来能够及时找到钱,她在原地站了近1个小时,很多围观者说她傻,但她丝毫不介意,终于等来失主。路边捡到11万元现金2013年12月25日下午,重庆晚报记者联系上罗云淑。罗大妈告诉记者,她老家是南川区农村的,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均已成家立业。前两年儿子在南川城区按揭了一套房子,她和老伴住在这套房子里照顾7岁孙子,儿子和儿媳都在广州打工。  相似文献   

20.
蒋国英 《华夏星火》2000,(7):7-7,11
春天,国为孕育着生命而娇美。星火,因为闪烁着光芒而灿烂。十五年的历程,播撒一路希望的种子。十五年的耕耘,收获一片金色的辉煌。 1986年的春天,星火计划象春天的使者踏进了瓦房店这片土地,她似春风,吹落束缚在农民身上的传统观念;她似甘露,滋润了发展迅猛、求技若渴的乡镇企业;她似清泉,流通了农村科技工作的渠道。15年来,星火计划以她独有的魅力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生根、开花、结果,深入人心。她使农民找到了致富的金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