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所有制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形式的一个科学理论设想。这种所有制只有在生产力高度发达与个人获得完全解放的前提下,才能得到全面地实现。对马克思关于个人所有制的有关理论进行深入探索,对当前我国公有制企业的调整和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的个人所有制的思想,是当前争论很多的一个问题,也是关系到当前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个人所有制是在政治民主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成熟的个人与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成熟的公有制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更高更成熟的形式。本文想对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做一些说明,以求对个人所有制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对当前我国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概念是从劳动者个体出发,说明在劳动者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后,劳动者个体与劳动者群体即社会之间的关系,说明劳动者个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地位、作用和行为方式。同社会主义公有制概念相比,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2  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劳动者个人发展到自由人阶段时的生产关系。自由人联合体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分为自由人理论和联合体理论。自由人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中…  相似文献   

4.
试论全民所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非商品性泰兴方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范围内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已成为当前经济理论教学方面的重要问题,现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根据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理论,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劳动力...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强调在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基础上实现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同时还强调人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的。这对我国现在进行的所有制改革有着重要启示:所有制改革中必须重视人的因素;现代公有制必然是动态的;市场经济是实现个人所有制的必要途径;所有制改革的目标是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所有制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消灭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僵化的教条主义的认识,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所有制问题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义是“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不是指消费品,而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精髓,不是所谓“直接结合”,而是控制权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的关键,是劳动者群体行使控制权。  相似文献   

8.
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是指消费者个人或家庭对消费资料(包括实物消费品和以服务形式存在的劳务)的占有、支配和使用权利.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并由此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人们之间物质利益关系在消费领域中的直接表现.研究消费资料个人所有制,对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通过《资本论》对新社会经济制度的二重所有制理论进行了科学研究和证明。中国农民在实践中创立的经济制度,实际上与马克思的二重所有制理论不谋而合。但传统经济学没有深究《资本论》的二重所有制理论,这是造成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完善和社会主义国家出现问题的所有制原因。因此,必须重视《资本论》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基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对资本主义的经济改造公式:生产资料归社会占有。马、恩所说的公有制,同社会所有制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是实现社会所有制的现实形式。“个人所有制”是社会所有制的另一种提法,它回答了在社会所有制中谁是所有者的问题;“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要恢复个人私有制,也不能把资本主义股份制看作社会所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