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掌上摄影器材的不断涌现与发展,新闻摄影进入"掌图"时代。本文以手机新闻摄影为对象,分析了手机新闻摄影的优势,探讨了其对传统新闻摄影传播的变革,以及当前手机新闻摄影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手机新闻摄影与传统新闻摄影形成合力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传播技术日新月异和传播观念不断更新的时代,手机媒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对传媒生态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从四个环节论述了手机媒体如何在3G时代进一步显现"精准传播"这一优势,从而使其成为受众获取资讯和娱乐的最便利终端,成为集数种传媒形态于一身的"掌上传媒"。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掌上赣图"应用于社区阅读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其在社区阅读文化建设的意义,提出利用"掌上赣图"建设社区阅读文化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图片是报纸的眼睛。"读图时代"的到来,最大限度地运用新闻图片激活报纸版面,给新闻摄影展开更广阔的空间。同时,"读图时代"对新闻摄影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张好的图片可以说是一图胜千言。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在创新上求突破,不断更新拍摄理念、意识、手法等,才能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新闻图片的期待。要更加突出新闻意识新闻图片首先是新闻。新闻摄影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新闻图片的信息含  相似文献   

5.
微摄影已经成为当代摄影文化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它的呈现形式直观、形象而真实,具有强烈的现场感、思想性和导向性功能。随着微博、微信的盛行,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微时代"已经悄然来临。"微时代"催生微摄影,目前,一场数字化的变革正在新闻摄影事业中如火如荼地进行。  相似文献   

6.
李伶俐 《青年记者》2013,(17):25-26
谢尔·以色列在《微博力》中说:"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①这个时代就是以微博等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微时代"以信息传播短小精练、实时互动为主要传播特征。微博给身处"微时代"的领导干部带来新的考验与挑战,考量政府与官员的"微素养"。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问卷调查的数据为依据,着重探讨"掌上赣图"进社区的可行性,旨在让"掌上赣图"能够更好地走进社区,让社区群众能够切实了解和使用"掌上赣图",扩大"掌上赣图"的使用量,提高其使用频率,吸引潜在读者和更多的社会大众走进图书馆,成为图书馆的读者,助推图书馆事业不断取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谭丛 《出版广角》2014,(11):46-47
正"图"和"文"作为现代杂志版式设计的主要元素,合理的组合构成,对于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视觉传达效果的优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杂志呈现种类繁多的景象。其中文化类和综合类杂志中的图片数量较多,是杂志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这使得平面媒体类杂志成为"读图时代"的重要部分。一、"读图时代"下"图"和"文"的特征1.信息传播特征"读图时代"的来临说明人们对短  相似文献   

9.
在"掌媒时代"来临的当下,传统媒体更需要一份传播自信,再加一份传播自觉,在赢得专业声誉中赢得传播的话语高度.坚守专业水准,履行新闻管家职能,担当新闻消费的有效供给者.坚守专业价值,履行新闻提纯职能,担当新闻产品的权威定义者.坚守专业使命,履行媒体社会职能,担当公共利益的坚定捍卫者.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7,(6):81-89
在以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传播媒介为主导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状态发生了极大改变,摄影由"机械复制时代"进入了数字复制时代。数字技术给摄影插上了翅膀,摄影人在为摄影的前景广阔、前途无量备感自豪、兴奋的同时,也因摄影的越来越不独立、不自在而感到无所适从的迷惘和被淹没、被边缘的沮丧。因此,在日新月异、变化多端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的角色定位、摄影方向的把握至关重要,摄影行为的尺度、技术节制及摄影人文化修养的提高迫在眉睫。摄影的世界虽然改变了很多,但总有一些东西必须坚持,在数字复制时代的新传播环境中,摄影须在呈现物理性精致纯粹的同时焕发人文关照的辉光。  相似文献   

11.
有关视觉"整体与部分"的理论,与新闻摄影依赖于视觉传播的方式相吻合,因此可以借鉴到新闻摄影传播的研究中来。本文着重运用格式塔心理学"整体与部分"的理论分析新闻摄影如何反映新闻事件,探讨该理论在新闻摄影传播中的运用,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该理论来策划新闻摄影报道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智能手机的大众普及,移动应用的不断更新,"全民摄影"已悄然到来。"全民摄影"在辅助提升大众的审美情趣、引领时尚潮流变迁的同时,对高校摄影艺术的影响也在不断渗透。笔者通过对"全民摄影"的特征和特色分析,和由此产生的对高校摄影教学影响分析,对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改革摄影教学进行了深入思考,为进一步提高"全民摄影"时代下的高校摄影教育水平,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樊园芳 《新闻窗》2013,(4):40-41
新闻事业的发展和媒体激烈的竞争,推动了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从阅读文字到阅读画面,人们将迎面而来的视听时代称为“视觉传播时代”。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时代,传统纸媒及其摄影记者和编辑都面临着转型和新的挑战。摄影记者的工作不再仅限于为报纸提供几张静态照片,更要为新媒体提供大量有深度的系列组照甚至摄像作品。新媒体编辑也不仅限于处理文字或排版工作,而要成为能够选题策划,编辑文字、图片、音视频的全能选手,并要和摄影记者搭档配合,才能创作出吸引人的新媒体作品。本文主要论述了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特点和新媒体编辑的职责,探讨了如何生产出满足"掌图时代"受众喜爱的作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是我国新闻摄影学科带头人蒋齐生和新华社前社长穆青,分析总结了中外现代新闻传播手段概括出来的新的办报思路,并得到1990年全国首届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的认可。 但是,在这些年的办报实践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忽视新闻图片作用,或者只将其作为陪衬、点缀和装饰的现象,从而形成了以文为主、重文轻图的模式。这是有其历史的、物质的、观念的以及社会生活节奏等方面的原因的。现在,时代前进了,传播手段也越来越多了,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社会已经进入电子图像时代,人们无论自觉或者被迫,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图像;我们的报纸面临着电视的强烈冲击,读者读报的兴趣和心理要求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办报思路被重新提到突出的位置,将势不可当地改造新闻传播载体。以满足新闻受众多向多维的精神需求。强化形象新闻是新闻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16日,由北京市社科联和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市档案学会和北京数字科普协会承办的"数字时代档案资源的视觉传播"学术论坛在北京科技活动中心举行。论坛旨在围绕数字时代档案资源的视觉传播途径、手段等进行学术交流,挖掘档案资源视觉传播的方式和手段,更好地使档案资源服务社会、服务大众,资源共享。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档案资源视觉传播、数字视觉信息管理……,这些  相似文献   

17.
正稍有新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线",是新闻传播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之一。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对时效性的追求越来越高,"抢发新闻"已成为媒体间竞争的日常活动。但各媒体在"抢发新闻"的同时,却可能忽视新闻的"生命线",导致演变成传播虚假新闻的结果。以2013年几家新闻媒体"抢发新闻"导致的虚假新闻为例。2013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大规模打击网络谣言的不法行为之际,  相似文献   

18.
当今报刊早已进入“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时代,图片已成为吸引读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大量群众参与摄影,扩大了版面编辑选择好照片的范围,增强了新闻传播效果。在这样的情形下,作为新闻传播队伍中的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应该准确地定位自身,争当新闻摄影的排头兵,引领新闻摄影,应该努力将自己打造成既可以拍摄出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又可以撰写出文笔犀利的新闻文字报道的“两栖记者”。  相似文献   

19.
<正>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时代,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品牌建设的实质就是把自己的品牌成功地传播给消费者,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广告、公关、促销是企业最常用的品牌传播方式,在而今的体验经济时代,一种新的品牌传播方式——体验传播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崇和使用。本文以"宜家"为例,探讨以体验传播为核心理念的品牌传播。  相似文献   

20.
张杰 《出版广角》2013,(Z1):76-78
在"读图时代",纵观全国诸多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鲜有"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理想传播状态,党报宣传定位等因素导致"缺图"成为常态。以海南日报摄影部的"换位"值班模式为例,为党报从"缺图"常态突围提供些许不成熟的思考。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日益偏向于以阅读图片为获取新闻信息的一种便捷习惯。然而,在读图时代,纵观全国诸多传统主流媒体的党报,却鲜有"图文并茂,两翼齐飞"的理想传播状态,党报宣传定位等因素导致"缺图"成为常态。目前,笔者所供职的海南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