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从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广告媒体特性着手,分析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广告的特点及其不可比拟和替代的优势,提出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广告管理应从节目质量、细化节目入手,并从强化沟通、资源互换、影视广告协作等方面来加强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广告管理的对策思路,促进电视气象服务栏目广告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气象部门向公众传递气象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气象部门面对社会的主要窗口。但是,在目前宣传媒体众多,客户选择投放广告媒体多样化的今天,近年来,地级市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广告市场低迷,客户投放广告少,广告金额不大。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以梧州气象影视为例,结合当地经济市场,深入分析市级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要有所突破,必须在提高气象影视广告业务自身竞争力和加大栏目对外宣传力度上下狠下功夫,主动营销,精心研究营销策略,培育一些栏目广告老客户和长期客户,苦炼内功,着力提升气象节目质量及其广告制作水平,进一步强化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服务性和新闻性,提高节目的含金量和吸引力,提高收视率,从而达到吸引广告客户的目的,力争栏目广告业务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3.
搞好电视新闻报道、创电视名牌节目,是每个热爱电视事业的人所不懈追求的。电视报道有深度、有特色,节目丰富多彩,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所以,电视台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出精品节目、创名牌栏目上下功夫、作文章;要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出自己的名栏目、名板块、名记者、名编辑;通过每个电视从业人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提高新闻质量,保证节目宣传效果,真正起到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和启发群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吴静春在《如何使电视法制节目更贴近观众》一文中指出,目前全国法制栏目已经超过200个。充实提高法制栏目质量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从内容上贴近观众。首先要找准栏目定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栏目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受到群众欢迎,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其次要选择与观众息息相关的内容。要加大信息量,加快节目的整体节奏。最后还要紧跟时事。二、表现形式上贴近观众。形式与手法应避免单一化,在叙事手法和讲述结构上要精良,做到通俗易懂。要让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引发民众对法律事件的种种思考。好的节  相似文献   

5.
翁小芹 《青年记者》2007,(12):108-109
电视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肩负着理论宣传的重任。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电视理论节目能否受观众欢迎,能否长久办下去的因素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栏目定位、节目题材内容、节目形式、节目语言等方面入手,分析电视理论节目如何遵循“三贴近”原则,优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面对电视频道的增加与电视台的"节目精品化、栏目个性化、频道专业化"改革,电视气象栏目与频道一体化包装可共同建构一个整体的品牌形象,并可借助板块实现内容和深度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在众多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 ,节目是电视媒体生存的支柱。在电视节目中有大量的是常规性的节目 ,这类节目具有固定的总体名称、固定的播出时间、固定的节目框架、固定的节目形态等特性 ,这一类的节目我们称之为栏目。常规性的节目———栏目是电视媒体生存的基本手段 ,是电视媒体与观众沟通的基本途径 ,是电视媒体制作水平的基本标志 ,是电视媒体竞争力的所在。一个电视台如果仅仅依赖制作一两个重大节目 ,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 ,而不注意把握提高日常播出的节目 ,那么这个电视台最终将失去竞争力。因此 ,深入研究常规性栏目 ,明确栏目…  相似文献   

8.
电视栏目的生存离不开经济的支撑,电视气象栏目亦然,广告也是其经营运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和其它电视节目的广告一样,在日常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广告的出现也会对节目的系统性和可视性造成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气象科学技术、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在节目中既充溢着对风云冷暖的关切,又有对大自然天气的诠释,在社会公众面前起着“发言人”的作用,是电视气象节目的灵魂人物。因此,电视气象节目主持人在主持电视气象节目时的表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现状及问题我国的电视气象服务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5年的发展历程,各类电视气象节目基本覆盖了各个电视频道,播出次数、节目时长和预报时效都在加强。经过多次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漳州电视台气象节目改版实践,从电视气象节目改版的内因、外因、改版时采取的策划方式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电视气象节目改版的规律和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传统电视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严峻的发展形势下,地方县级电视台由于自身各方面资源的相对匮乏,为了提升收视率、打造电视品牌栏目,必须重视节目制作过程,让群众从节目中获得好处,内容与群众"连心",实行全民监督,可借助各种新媒体平台,以此来树立良好的电视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3.
朱华大 《东南传播》2012,(8):166-167
电视气象服务节目是气象影视的基础和核心,当前我国电视气象服务节目不管在节目内容、表现形式还是传播载体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因当前气象系统管理体制、经营模式、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制约了气象影视发展。本文结合福建省级电视气象服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未来福建省级气象影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气象节目主持人品牌的推广同时也是电视气象节目品牌的推广,如果说电视气象节目品牌是一只精美的戒指,那么气象节目主持人便是镶在戒指上的闪亮的钻石,要让戒指有价值,必然要让钻石更加闪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97电视社教节目评选会,于1998年6月9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河南电视台专题部摄制的专题节目《历程》,因真实反映香港回归的题材,荣获社会政治类二等奖;河南电视台国际部摄制的《一个中国农民的情怀》,荣获系列类二等奖;河南电视台教育部摄制的《城市绿地》,荣获电教类二等奖。 本届评奖是对1997年度全国电视社教类栏目的一次大检阅,由21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认为,获奖节目较往年有了新的提高,表现领域进一步拓宽,节目导向正确、主题鲜明、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表现手法有所创新、栏目风格日趋多样化。  相似文献   

16.
在保障电视天气预报节目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气象影视设备的集约化改造,构建气象影视非编制作网系统以提高节目录制效率,并确保了影视制作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等一批新栏目一出台,便以其丰富的内容、清新的风格、独特的个性博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充分展现了电视专栏节目的独特魅力,又一次证明了电视专栏节目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人们对电视专栏节目的青睐,引起广大电视工作者对这一节目形式的广泛关注。我国的电视专栏节目兴起于八十年代初期,迄今已走过十几年钓历程。从中央电视台到各级地方电视台,电视专栏节目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经历了一个起步——发展——繁荣的阶段。电视专栏节目涉猎的内容从政治、经济、军事到科学、文化、生活,包孕丰富、五彩缤纷。节目表现形式则多以主持人的组织、调控、应变来实现节目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节目主持人各具特色的主持风格给予专栏节目个性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天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所以气象节目也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近几年,人们欣喜地发现:电视气象节目越办越精彩,越办越好看了;丰富的内容涉及了农业、渔业、旅游、环保、交通等许多方面;形式上也不断创新,不仅有针对性很强的专题节目,也有特殊天气情况、重要农时季节专家访谈等等。尤其是节目采用了“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主持人形式后,气象节目更加深入人心。1996年“全国首届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时,全国还只有13个省市气象台设立了主持人,到了1998年召开的“第二届全国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会”上,已有2…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提升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福建省电视气象节目的制作水平,2009年6月,福建省气象局举办了第五届福建省电视气象节目观摩评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cis战略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阐述电视气象节目包装的理念和原则;从视听元素及节目编排等方面探讨气象节目包装操作策略、分析气象节目包装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