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风格钢琴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韵味,在演奏中通过对中国式审美观点、旋律韵味及钢琴作品创作特点上的把握及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实现对钢琴作品演奏中国风格的完美再现。  相似文献   

2.
改琴改编曲的取材大多源自于中国的传统民俗音乐和民间歌曲等,在我国的钢琴曲演奏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钢琴曲《百鸟朝凤》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改编作品,并且从其结构上充分展现了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演奏模式。文章将通过对《百鸟朝凤》钢琴曲音乐结构的分析,展现中国风格钢琴音乐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3.
要想演奏好中国的钢琴作品,就必须在钢琴演奏中把握好中国音乐作品的艺术特色,要想把握好中国钢琴曲的艺术特色,就必须了解中国特色的钢琴曲的创作来源与创作技巧,这样才能够在演奏中国特色的钢琴曲时表现出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4.
外国与中国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钢琴曲根本上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调式与调性。外国钢琴曲的大调小调讲究形式美,总体来说以抒情为主。中国钢琴曲的民族调式讲究意境美,开头的引子多使用散板,但是形散而神不散,让人听起来回味无穷。本文从艺术特点与演奏风格上对《六月—船歌》和《乌苏里船歌》作了对比分析,让人可以对外国钢琴曲和中国钢琴曲船歌的演奏风格有大体上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徐雅君 《华章》2007,(3):67-68
人们在不同阶段和文化背景下对J.S巴赫的部分作品也存在争议和偏见,不同演奏者对他的作品在演奏风格上要理解偏差较大.本文笔者以感性理解和理论分析相结合,从演奏和教学两个角度论述了巴赫部分作品(尤其是<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双排键电子琴的演奏大致可以分为古典风格与流行风格的演奏。这些作品十分丰富,不同的时期,乐曲的风格也不尽相同。为了表现不同风格的作品,必然需要各种各样的演奏手法来实现。准确地把握演奏方法,表现不同音乐风格,掌握多样的艺术形象,以其独特的演奏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是双排键电子琴演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论钢琴作品风格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任何一个钢琴作品的把握,如果不能对其音乐风格特点作出准确判断,就谈不上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一个演奏者是否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只能根据他在演奏中对音乐作品风格的表达正确与否来判断。因此,只有深入研究作品风格,在教学或实际演奏中正确把握作品的风格,才能更好地阐释音乐作品。  相似文献   

8.
演奏风格的把握是钢琴演奏的灵魂,只有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钢琴演奏的风格,才能对不同的钢琴作品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更为准确地表现出不同时期钢琴作品丰厚的音韵.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钢琴演奏风格的论述,探究钢琴演奏风格的演变过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品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界对于"中国风格钢琴曲"内涵的理解都偏重于借鉴运用我国传统音乐创作技法和思维的层面.而本文将采取更广阔的学术视角来论证"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的内涵在于中西音乐创作技法及思维的"合璧",并揭示把握这一内涵来引入民族化钢琴曲教学的要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冯子存的演奏风格和作品创作特点,并通过对《喜相逢》这首乐曲中的技巧分析,对冯子存先生的创作与演奏风格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张朝为中国当代青年作曲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格的音乐作品。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由民歌改编而成的,张朝以原作旋律为主体,利用多种变奏手法,使作品更加具有民族气息和浪漫情感。本文将从曲式分析、演奏风格和技巧处理三方面对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为音乐演奏者与学习者提供理论借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演奏作品。  相似文献   

12.
在钢琴演奏中,演奏风格是尤为关键的,只有把握好演奏风格,才能够使音乐作品淋漓尽致的展示出来,让聆听着者感受到钢琴演奏的优美性。同时,把握演奏风格,还可迅速增强钢琴曲目的表现力,使钢琴曲目能够得到完美诠释。本文着重探讨把握演奏风格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牧童短笛》是一首优秀精美的钢琴独奏曲。它短小精致,清新质朴,旋律优美动听。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创作于1934年的,也是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1934年春,俄国钢琴家、作曲家亚力山大、齐尔品来到中国后,他希望有中国风格的优秀钢琴曲供他演奏,便倡仪由他个人出资,用有奖比赛的方式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可见创作这样的钢琴曲,在当时还无例可循。这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  相似文献   

14.
王博 《华章》2012,(18)
小提琴是乐器中较为古老的弓弦乐器.目前,对于小提琴表演的理论研究大多集中在音乐作品创作或演奏技巧方面,较少涉及文化层面,尤其对新时期演奏风格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小提琴艺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针对新时期小提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及艺术表现特点进行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阐述,促进我国小提琴作品演奏民族风格的把握,同时,为更好的促进中西文化平等交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音乐灵性的缺乏,是我们在学习和演奏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钢琴演奏中要想诠释好一个作品的音乐内涵,那就必须理智地看到作曲家的意图、思想,和掌握他的风格、写作手法.钢琴演奏属于一个二度创作的过程.因此,演奏者不能随意将作品的风格、情绪、形象都重新创造,而应该将作品原有的风格、情绪、形象等与演奏者自身对作品的理解、想象结合在一起.这样演奏者既把握了作品的风格和作曲家的思想意图,又能让自己的演奏不丧失个性.  相似文献   

16.
弹好钢琴曲《卖杂货》,在对这首乐曲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要深刻理解其内涵,认真把握好作品的调式、调性、节奏、节拍、速度以及风格等音乐内涵,再严格按照谱面上的一切标记正确演奏,才能更好地表现音乐,揭示作曲家的内心思想。  相似文献   

17.
巴赫有极多的钢琴复调作品,文章从正确把握巴赫作品的风格、音乐的表达以及巴赫作品的触键三个方面探讨了巴赫作品的演奏技巧。文中对巴赫作品所蕴涵的宗教似的风格进行了阐述,研究探讨了巴赫音乐的复调性、层次性,并以笔者自身演奏巴赫作品的心得体会,对巴赫作品的演奏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钢琴艺术具有着悠久历史,其是欧洲音乐极具代表性的一门艺术,对演奏人员技法要求很高,并且需要演奏人员身体每个部分进行协调配合。伴随社会发展,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历经几次变化,同时风格在转变给演奏技法造成较大影响。基于此,本文在分析钢琴作品的演奏风格具体演变的基础上,对作品风格给钢琴技法带来的影响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9.
论钢琴曲《夕阳箫鼓》演奏中的音色联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诠释中国钢琴作品时,要充分表现作品的内涵和风格,使演奏的音色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演奏者除了需强化技巧训练,使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外,还应对音色赋予丰富的联想,并且贯串于音乐表现的始终。本文从钢琴曲《夕阳箫鼓》的历史衍变,演奏中的音色联想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牧童短笛》这首钢琴曲是音乐界第一首具有鲜明、成熟的中国风格的钢琴曲作品,作者贺绿汀先生将欧洲音乐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相结合创作出了此作品。《牧童短笛》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作曲方法的完美结合,在我国钢琴音乐创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由于它的代表性,使作品的演奏实践价值很高,因为只有正确的演绎才能够完美地表现音乐。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研究,概括和总结了作品在曲式、和声、复调及民族音乐因素应用等方面的创作写作手法,同时对作品的演奏特色如旋律、奏法、速度、力度、音色、触键、装饰音、踏板等方面进行了重点介绍与说明,希望对广大音乐学习者在演奏与诠释此作品时提供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