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适逢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湖北著名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刘三多老先生历时近一年,创作了一幅震撼人心的国画《磐石》。 去年5·12汶川地震后,年届7旬的刘老十分关注灾情,他积极捐款捐物的同时,开始创作构思一幅记录中华民族在大灾大难面前顽强不屈、团结一心、奋勇抗灾的中国画。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大地震,不仅夺去数以万计的鲜活生命及其家园;部分代表中国5000年历史的名胜古迹和珍贵文物,也在地震中遭遇浩劫,这是建国后文物损失最大的天灾。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汶川大地震,四川省7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受到不同程度损毁;馆藏文物损毁1839件,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绵竹县汉旺镇柏林村柏林坝是宋朝理学大师张拭的祖墓所在地,园内的<武都居士墓铭>和<宋贤良张公碑>分别是20世纪30年代出土和光绪十九年翻刻的,是研究宋朝绵竹张氏家族及其核心成员张紘、张成的珍贵材料,但二碑在流传或翻刻过程中出现一些让人费解的问题,其中碑文的现存几种版本,文字差异颇多且大.重建"5·12"汶川大地震摧毁的<宋贤良张公碑>,或重刻<武都居士墓铭>当充分吸取已有研究成果,参校多个版本,借以纠正过去翻刻之误.世代相传"柏林三墓"为张拭高祖张文矩、曾祖张紘、祖张成之墓,而实际墓主当系张成及其夫人计氏、赵氏夫妇三人.  相似文献   

4.
灾难写作的危机与灾难文学意义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后,灾难写作出现了一种气势恢宏的"文学井喷"现象.灾难写作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出现了相当程度的"危机".如果我们能够借助于西方后形而上学思想的启示来突破20世纪中国文学形而上学写作观的束缚,并完成从灾难写作到命运书写的蜕变,那么,我们终将会拥有真正不朽的灾难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文化因素贯穿到各个方面,影响着灾后重建的进度、方向、形式和结果.在重建之初,文化重建就纳入整体规划之中,并形成了汶川地震重建的独特模式:保护利用式重建、城乡互渗式重建、原地起跳式重建、创意植入式重建、主题反差式重建、产业延伸式重建、复合多样式重建、科学教育式重建、机制创新式重建等."五民"模式等是四川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路径,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值得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基本经验.文章分为"春回大地·春歌如潮·春暖花开"三部分,我们将陆续刊发.此为文章第一部分.  相似文献   

6.
没有人会忘记震撼中华的这次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就像没有人会忘记2008年春节的那场雪灾,2003年的那场"非典",1998年的那次洪灾.……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可歌可泣事迹不胜枚举。大灾难进一步检验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感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8.
一年前,汶川大地震造成的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令举国垂哀,世界悲恸。在之后重建家园的日日夜夜里,人们日益重视防灾减灾、保护生命与环境安全的问题。而由文化部艺术司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支持,中央美术学院协办,中国美术馆策划的《渡:国际应急建筑设计展》,则是以独特的形式对5·12汶川大地震中罹难生命的纪念。  相似文献   

9.
恰值5.12中国汶川大地震半年之际,获文化部专项资金支持的《震·撼~面对自然的力量》专题学术邀请展成功举办。面对大自然的天灾地难,中国艺术家在半年的沉淀反思后,奉献出了这个艺术展览。  相似文献   

10.
隆冬薄雾尽散,枝头红日初展.在喜逢四川解放60周年之际,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主办,文学所、科研处承办的的"纪念四川解放60周年暨<四川战争史>出版座谈会"于12月15日上午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1.
今天,是2012年5月12日。今晚,我因参加"中国特色御灾模式研讨会"来到汶川映秀镇。此刻,正坐在映秀酒店房间的写字台前。窗外,就是被地震撕裂的映秀漩口中学遗址。明天,我将在研讨会上向中外专家介绍"灾后文化重建的四川模式"。来到汶川特大地震的震中映秀,禁不住想起四年前那场巨灾,心里涌动着悲痛与自豪相交织  相似文献   

1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给汶川县带来了深重灾难,汶川人民在地震灾后重建中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路径,就是把全县作为一个整体景区来建设,用旅游统筹全县城镇与乡村一体化,统筹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统筹南北中区域的协调发展,统筹文化与生态建设,推进全县整体发展,取得良好效果,成功探索出了灾后重建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拜读了孙晓芬女士的新作<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为之大喜.这本书是作者三年前出版的<清代前期的移民填四川>一书的姊妹篇.两书内容相通互补,堪称四川客家移民史的开山之作.  相似文献   

14.
“5·12”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是四川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重要节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灾难文学也随之“走向豪迈”,相反,关于灾难的文化思辨与文学表达,在深层意义上才刚刚开始.在拓展灾难文学写作自觉之路上,知名媒体人、作家伍松乔新著《羌之红·北川重生羊皮书》的写作实践,深刻诠释了灾难文学的内涵外蕴,从不同角度对文学如何参与灾难记录、深入挖掘意义空间、实现创作上的突破,进行了一次富有成效的探索,成为灾难文学写作自觉之路上的一个成功个案.  相似文献   

15.
《上海文化年鉴》2009,(1):152-154
聚焦四川汶川地震该节目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以上海东方卫视和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为平台,连续并机推出的大型直播报道。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15分钟后,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新闻中心即派出第一组特派记者奔赴灾区报道,东方卫视迅速反应,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节目版面,于次日起在全国地方卫视中率先推出“聚焦四川汶川地震”特别直播节目,运用现场卫星连线、新闻回顾、背景分析、嘉宾访谈等多种综合手段,第一时间连续推出大板块、大容量的特别报道,及时报道灾区抗震救灾最新信息以及全国各地支援灾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华西教会新闻>是第一份由外国人在四川创办的英文刊物,该刊对研究基督教在华西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它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部分著作在介绍该刊时出现了史实的偏误.本文通过对<华西教会新闻>的解读,考察了该刊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并澄清讹误.  相似文献   

17.
成都共识     
值此2008年5·12汶川地震一周年之际,“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于2009年6月1日~3日在中国举行。来自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贝宁、保加利亚、中非共和国、科特迪瓦、民主刚果、埃及、埃塞俄比亚、加蓬、洪都拉斯、匈牙利、日本、约旦、科威特、黎巴嫩、立陶宛、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8.
一論年號 "年號"是中國歷史上紀述年代的一種特有標識.它經常隨着新的元年而變换,所以也稱"元號".於是把建立年號稱爲"建元",改换年號稱爲"改元",而記述年號的書也多以紀元爲名,如<紀元編>、<紀元通考>、<紀元要略>等. "元"在古代典籍和傳統認識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易·乾文言>和<春秋>中都很重視"元".因此建元也就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大事,而在史籍中多有此一筆.  相似文献   

19.
一論年號 "年號"是中國歷史上紀述年代的一種特有標識.它經常隨着新的元年而變换,所以也稱"元號".於是把建立年號稱爲"建元",改换年號稱爲"改元",而記述年號的書也多以紀元爲名,如<紀元編>、<紀元通考>、<紀元要略>等. "元"在古代典籍和傳統認識上都有重要的地位.<易·乾文言>和<春秋>中都很重視"元".因此建元也就成爲中國歷史上的大事,而在史籍中多有此一筆.  相似文献   

20.
郑晓江 《寻根》2005,(3):88-91
1997年10月,我受台湾安宁照顾协会之邀,第一次到台湾演讲生死哲学的有关问题.那时心中颇有些忐忑不安,毕竟我是头一次出境;而我在大学研究与讲授生死哲学虽然当时就已近20年了,在国内出版了<中国人生精神>、<西方人生精神>,主编了<中国死亡文化大观>诸书;在台湾三民书局也已出版了<中国死亡智慧>、汉欣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了<叩问人生>、<生死智慧>诸书,可完全没有把握能否让台湾的医学界、学术界理解我所要讲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