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谈不到创新的问题.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本文就"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创新"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学生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谈不到创新的问题。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本文就“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创新”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学生如果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谈不到创新的问题。因此,一切教育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生这个主体,都要充分调动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过程。本文就“如何凸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励学生的创新”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须从小培养,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教学都是离不开解题.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变换题目的形式,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发展智力,提高解题能力,这样既可使学生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提出的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要提高学生模型建构能力.以往教师都是侧重于让学生机械刷题,寄希望于熟能生巧取得好成绩.学生只会做旧题,而对创新题无从下手.要破解学生的“解题困境”,我们教师就需要改进解题教学.本文就从高中物理解题教学这一环节来阐述通过类比方法,让学生在情境化试题中学会建立类似问题的物理模型,从而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形成解决物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6.
为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笔者就语文教改问题谈一些认识和实践方面的看法。一、更新语文教育教学观念1 .语文训练要抓住思维训练这个核心。能说会道 ,能言善辩 ,并非嘴巧 ;而脑子灵 ,妙笔生花 ,洋洋洒洒 ,不是好手 ,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所以无论是阅读训练 ,写作训练 ,还是口语交际的训练 ,都要以思维训练为核心。2 .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艺术形象进行多角度思考 ,变换情境 ,变换位置 ,采用换位法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亮点进行品味 ,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导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林冠儿 《职教论坛》2002,(16):22-22
创新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一切教学的终极目标,便是使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获得和张扬。唤醒人的主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因此,作为教育的重要环节的课堂教学热切呼唤创新精神。下面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一、教师是创新教学的关键在21世纪这个创新的时代,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要的问题是需要有创新的教师,这些教师应具备现代教育的科学观念,具备改革和创新意识,拥有创新的勇气。语文教师要突破固有的程式,既要“扬长补短”,又要“扬长避短”。不要机械地搬用别人的教学设计,要敢于树立自己的教学个性,突出…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了关于创新的问题。社会的发展就在于创新这个动力,否则社会就会停滞不前,无从发展。社会的创新就需要创新的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肩负着重大的创新责任和任务。教育要创新就要创新教学思想,要有创新的教学。我们教师首先要增强创新的意识,要研究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有才能的学生。本文从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孙振霞 《山东教育》2009,(12):41-41
1.引发好奇心,诱发创新欲望 诱发创新欲望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例如,我在教学“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随便说出一个数。老师一下子就能判断出这个数能被几整除。学生好奇老师为什么一下就能判断随意一个数能否被2、3、5整除呢?这种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久而久之,小学生的好奇心、自尊心与创造性就会有机地结合起来,诱发创新的欲望。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的途径有许多,其中一条捷径就是运用诱导术。在《论语》中,颜渊称道孔子的教学方法便是“夫子循循善诱人”。教师在教学中,能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就会让学生的思维冲破定势的束缚,展开奇思异想,从而实现创新的目的。 一、设计严密的问答,诱导学生的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欧洲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常用“问答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提出一些启发性问题,经过…  相似文献   

11.
陈钧 《教学与管理》2004,(11):74-75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对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探究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学习方式.《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科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因此,这就要求通过教师在“以人为本,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指导思想下,使学生逐步养成探究的意识,掌握探究的方式与方法,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 ,培养创新意识 ,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核心内容 ,重中之重。基于此 ,语文教学务必要紧密围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组织 ,大到课堂设计 ,小到提示发问都不能偏离这个中心。否则 ,就难以走出应试的阴影和实施素质教育的初衷。几年来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给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 ,有一些切身体会 ,现赘述如下。一、放下“师长”架子 ,营造思维环境培养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定位历来众说不一。唐代韩愈曾说 :“…  相似文献   

13.
一、创设问题情景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创设问题情景,多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引导学生自己来析疑、解疑,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实现创造想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新课导入时,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从而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教“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们说出任何一个数,老师就能知道它能否被2或5整除.”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老师.而当我都准确无误且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强烈的求知欲,纷纷问我:“为什么您都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学生都很迫切地想了解其中的奥妙,因此在学习“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内容时,都异常主动、积极地思考.由于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还提出了“能被3、7、9、11等整除的数是不是也有特征呢?”的问题,学生创新的潜在意识在这一...  相似文献   

14.
还学生以自主发展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新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政治课教学中,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必须还学生自主的权利,缺少了学生的自主参与这个"体",创新精神这个"魂"就无从体现了.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这个思想的同时,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即变“教”为“学”。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6.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学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问、敢问、好问、会问,从而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智能.  相似文献   

17.
要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精。已设计教案,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数学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要思考就必须有思考的对象、思考的问题。数学教师应善于挖掘教材,巧妙设置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思考。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上课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就能知道这个数能否被2或5整除。”学生出于好奇心,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住…  相似文献   

18.
开放性问题可以引领学生成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课程标准》中对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作了专门的阐述:“创新意识的培养要贯穿于数学教育的始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还需要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同时发展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一种好奇心,养成质疑求异的习惯.一题多解、多题一解都是为了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创新中学习,在成功中升华.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在学习理解新课标这个思想的同时,应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即变“教”为“学”。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质疑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陈勇  唐显琼 《今日教育》2008,(10):45-45
美术教学在传统的模式下流传至今,都流行于一种模仿性的教学——“依葫芦画瓢”,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像不像”,根本谈不上去寻求“创新”和“源自心里的创作”。这种教学思想长期以来都在压抑着学生的思维。 要想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就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创新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