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受中医诊断手法启示,阐明声乐教学中对学生嗓音、发声等方面进行诊断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技术.声乐教学必须针对学生身心特点的个体差异践行个别化教学策略,因此,声乐教师首先要努力掌握更多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科学、准确的教学诊断方法,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效发掘每个学生的嗓音特点,帮助他们克服在声乐训练中面临的特殊问题,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中小学音乐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2.
声乐教学的原则是尊重科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学习,只能一步一步地前进。声乐教学要求学生首先应建立牢固的发声基础,再逐渐扩大音域,提高技术,而不能盲目地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达到某个程度。所以,本人认为声乐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一、声乐训练的基本步骤对一位从没受过训练的学生进行训练时,应从几个方面进行:首先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以最自然的状态发声,了解其长处和毛病,然后考虑如何发挥其优点,克服毛病,使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其二是让学生放开嗓门唱,用什么方法都行,…  相似文献   

3.
发声训练是声乐学习的基础,要做到正确、科学的发声,就必须了解嗓音这件"自身乐器"的生理结构和发声原理;通过科学的训练,掌握发声技巧;声乐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情感心理过程,在整个声乐教学中,情感是声乐教学的核心,它在声乐教学中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变声期是少年儿童从童声到成人声过渡的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阶段,是发声器官发育成长和嗓音变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变声期的嗓音训练应遵循"保练结合"的原则,既要加强对变声期学生进行科学的嗓音训练,又要注重让变声期学生的嗓音得到适当的休息和保护,并结合弹唇法、吐气泡音、咀嚼法等简易的嗓音保健练习,缓解因生理变化而带来的嗓音不适,顺利渡过变声期.  相似文献   

5.
如何永葆嗓音的青春--嗓音保健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嗓音保健与训练需通过对正常人发音机能状态以及对导致嗓子疾病原因的了解,建立治疗嗓音疾病的原则与手段,通过几种科学的发声方法对嗓音进行训练,以增强发声机能,从而达到嗓音保健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张继刚 《教书育人》2011,(20):30-31
"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三二一"课堂教学模式,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有关理论为依据,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主源,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线,问题为主轴"的"六为主"教学原则,通过"三个教学环节,两种学习方式,一个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青少年的声乐教学中,学生变声期期间嗓音的训练和保护,一直是声乐教学里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要按照歌唱生理、技巧的相关方面的要求,从学生发声、共鸣、呼吸以及歌曲的处理等角度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培养,实现在保护学生变声期嗓音这一核心目标的同时,达到声乐教学的目的,使学生声乐水平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声乐是人声的艺术,它是以人的发声器官为教学对象,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最终达到用艺术嗓音歌唱的目的。科学的发声是以自然的发声为基础,尊重人体发声的自然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强调“放松”成了教师们习惯性的教学用语,事实上放松就等于自然,就像弹钢琴和其他技巧课程需要寻找的放松一样,声乐教学也存在这样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声乐教学中的放松问题。  相似文献   

9.
声乐教学中的头声的训练是极其重要的,头声的歌唱方法不但使学生能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嗓音条件得到有效的保护,掌握和运用头声演唱技巧,对歌曲的表现及对声音质量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变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处于变声期的学生,由于声带充血,发声的持久性差,容易疲劳,声音不太稳定,唱歌时感到很费力.因此,必须充分了解变声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掌握变声期嗓音变化的规律,教学中采用哼鸣、假声唱、微声唱、小声唱、混声唱的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使变声期嗓音既得到有效保护,又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法.  相似文献   

11.
嗓音病是制约教育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用声问题的集中反映。本文以系统论的视角,通过对抽样调查数据的深入分析,认为导致教师嗓音病的职业原因主要与教学内容(科目)、授课对象的年龄层次与班级学生数量、周课时数、教学风格追求、教学环境、用声习惯、工作量和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非职业原因主要是发声训练与嗓音保健不够、发声方法不当、身体的其他疾病以及性别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教师嗓音病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歌唱艺术是嗓音发声的艺术,同时又是听觉的艺术。从声乐教师的角度分析了视唱练耳能力对高职声乐教学的影响,在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加强高职学生歌唱听觉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3.
在声乐教学中,嗓音训练的过程是一个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综合考虑学生声音训练中的各种情况,择优制定教学方案,将有助于指导学生把握发声的技巧与要领,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将中国优秀民族艺术书法绘画理念运用到声乐教学的嗓音发声训练之中,使声乐训练产生质的飞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早出成绩,快出成绩,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5.
在我的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在发声方法、声音概念及心理因素等方面缺乏知识和训练时,一旦声音高度超过自然嗓音发声功能的音域界限,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学生常在过渡音区内出现虚声、暗声、音色不统一的现象;还有进入高音区时共鸣腔体由口腔、胸腔如何转入头腔共鸣;各个声区声带如何调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声  相似文献   

16.
要想掌握科学的唱歌方法,发声训练这一过程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它是自然的嗓音通过锻炼加工直至适应艺术创造的良好途径.发声训练犹如体育运动,若想使歌唱发声系统各器官的肌肉有力并协调一致,提高歌唱的能力,就必须有一个长期的、有规律、有目的、科学的练习和学习原则.  相似文献   

17.
在唱歌教学中,气息控制是否流畅,嗓音音质如何,声音产生共鸣的好坏都是影响声音发挥的因素。由于学生发声方法不科学,往往出现喉音、鼻音、颤抖音、漏气、白声等发声毛病。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学生科学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使学生的自然声得到科学的训练和发展,让学生在美妙的歌唱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8.
李生贵  丁霞 《教师》2010,(22):35-35
教师的嗓音训练与保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现代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授课,而声音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交流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嗓音病变高发群体的教师队伍当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科学的嗓音保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拥有良好和持久的发声机能,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嗓音训练与保健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现代教育需要高质量的授课,而声音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交流情感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因此,在嗓音病变高发群体的教师队伍当中,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及科学的嗓音保健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拥有良好和持久的发声机能,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声乐教学中,学生的发声训练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学生们通过嗓音拟合乐器逐步从技巧和心理相结合,建立正确的声音体系和饱满的演唱情绪,使得发声方法更加适应表演的需要。声乐教学尤其要注重表演内容和方法的多样化,不同的歌曲不同的人要采用的技巧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学生们在练声过程中要根据自身情况和歌曲的不同加强发声方法和技巧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