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东生 《中国培训》2000,(10):27-29
什么样的企业能永葆青春活力?什么样的企业能永续发展?美国《财富》杂志曾发出过忠告 :未来最成功的公司 ,将是那些建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1997年的世界管理大会上 ,与会专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学习型组织是未来成功企业的模式。什么是学习型组织?简言之 ,就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自我创造未来的组织。在其中 ,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义。从JAC(江淮汽车公司)学习型组织的创建中 ,我们不难看出其中的奥秘。一、搭建新的学习架构创建学习型组织当从何处入手?当然从学习本身入手。为此 ,江淮汽车公司正在搭建新的学…  相似文献   

2.
本刊记者一行走进江汽公司则发现:江淮奇迹的产生绝非偶然其成功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技术创新、管理先进等等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苦苦求索中找到了一个先进的理论武器,一个能使其在各个阶段都能突破成长上限而不断超越的思想利器——学习型组织。其中“系统思考,团队学习”的企业理念,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江汽现象”令许多人瞩目,也令许多人思索。 九十年代以前,江淮汽车公司(原江淮汽车制造厂)的产量一直徘徊在2000辆左右,1990年跌入低谷,年产销汽车不足千辆,亏损严重。而九十年代新领导班子上任却创造了江汽的全新景象:销售收入由90年的3千多万元增至2001年的24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大提出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后,一个个学习型组织正在应运而生,尤其是去年以全国总工会牵头的多部门联合发起的“创争”活动,更是在全国掀起了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企业活动的热潮。但是,根据笔者所了解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介绍个体学习与组织学习等创建学习型组织所必须了解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了学习型组织的定义和特征;阐明了个体学习、组织学习与学习型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2003年全国管理创新奖评选中,安徽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以学习型组织建设为核心的组织能力优化管理荣获管理创新一等奖,反映出“学习型组织”这一国际最新的管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成效。本刊将分期进行摘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一些管理者在把企业向学习型组织转变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原因就在于创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途径不止一条。同样容易引起混淆的是,对“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也有多种不同的定义。曾任彼兹堡大学教授、该校信息系统协会(AIS)主席、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管理信息系统季刊》主编的威廉·金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学习型组织的定义,以及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六条策略,这些策略同样可以用来为组织的学习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此篇文章尽管较长,但仔细研读,会为我们创建学习型组织提供一种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8.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各行各业创建学习型企业的活动正在蓬勃兴起。如何有效地促进这一活动的开展,笔者既耳闻目睹了企业人员对创建工作的巨大热情,又深深感到存在理论学习滞后于创建实践的不足。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本文拟就创建学习型企业中尚需加深理解的几个问题作一粗浅论述,供企业强化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参改。一、什么是学习型企业在与企业的接触中,发现不少同志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把企业教育和员工学习搞好。这种认识,不无道理,但显然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在什么是学习型企业的问题上,应把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企业成长的脚步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讲述着"学习型组织"的故事:海尔、联想、莱钢、江淮汽车、上海隧道、兴隆庄煤矿。这些故事在深化着同一个主题:即学习是惟一的取之不尽的可以再生的资源。竞争对手可以获得其他资源:资本、劳力、原材料,乃至技术和知识;但是没有人能够购买、复制或者消除一个组织的学习能力。在系统思考中,这种能力又成为学习力、文化力、创新力的统称。"南有江淮,北有莱钢",已成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典范和品牌。他们的典型意义不仅在于起步早,变化大,更在于持续推进。在莱钢,继炼钢厂这朵"奇葩"之后,又萌生出越来越多的学习创新之花。莱钢动力部的故事再次告诉我们:学习型组织这颗思想的种子,一旦植入适宜的土壤,便会催生春风化雨般的动力和果实。 没有远见,生命就会枯萎;有了远见,就有了新生命的希望。 --采访题记  相似文献   

10.
现代学习观     
众所周知,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学习。但当前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不少人对学习这一概念在认识上陷入了误区:一是认为“学习无非是上学,听老师讲,读书,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其言外之意是创建学习型组织没有什么必要。二是有些人大搞各种培训班,认为办学习班就是抓住了学习的关键,等等。这些肤浅,狭隘的传统学习观,正在成为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瓶颈”。因此,探讨,揭示学习这一概念的现代内涵,是有效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正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所接受。学习型组织理论。对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指导工作实践,加快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步伐发挥了更大作用,尤其是激活企业班组管理更是成效显著,有目共睹。但也不能否认,个别企业在深度创建学习型企业中遇到了智障,使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在此,笔者就如何解决深度创建学习型企业中的智障,谈谈对策。目前创建学习型企业遇到的智障突出表现为: 一是当初仓促创建,如今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2.
创建学习型组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促进学校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不少学校的管理者正在思考和探索的课题。本刊和《人民教育》共同推出的《学习:学校发展的“源动力”》一文,介绍了乐山市实验小学以教师发展为本,创新学习理念,构筑学习平台,创建学习机制,营造学习环境,提升团队学习力的实践经验,其目的就是希望以此引起大家对创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视与探讨。学习型组织,就是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氛围。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实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因此,创建学习型组织,主要应抓住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在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学习型班组是化小了的学习型(组织)团队,同时也是创建活动的基础,其创建工作的成功与否,将对企业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的质量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创建学习型班组过程中,学习型组织理念的全程普及、学习平台和载体的构建应是重点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学习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入,学习社会的基本细胞——学习型组织,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点入手,引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学习型学校。从什么是学习型学校、学校里教师学习的特点、学校应为社区做出贡献等几个方面,说明学习型学校应该在学习社会的创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典范,促进学习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一个响亮的名字——“学习型组织”,正在中国大地响起、一个热潮——学习型组织学习的热潮,正在中国大地兴起。“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当代前沿管理理论,自本世纪九十年代初创立于美国以来,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关注和学习应用。近年来,随着彼得·圣吉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译本问世及一批专家学者的热心传播,学习型组织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如春潮涌动,蓬蓬勃勃。上海是最早研究和传播学习型组织理论的城市。1996年成立的以张声雄教  相似文献   

16.
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创新型企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新矿集团紧密结合企业实际.以建设主业突出、竞争力强的国际化大企业集团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载体.认真学习研究被称作“未来企业应变之道”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及人本管理理论.在实践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建学习型企业之路.形成了“45231”学习型企业树状模型。模型的基本构架是:以四种学习理念为根.以五个运行机制为干.以两个节段伸展为枝叶,以三个重点项目为花,以一个共同愿景为果。  相似文献   

17.
大连港电力公司在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中,以企业的创新发展为核心,以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为基础,以建立必要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证,积极构建学习平台,促进了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先后荣获大连港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学习型领导班子等称号。一、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把握学习型组织的内涵学习型组织被誉为“未来企业成功的模式”,是在企业管理和实践中逐步形  相似文献   

18.
学习型组织核心理论认为,学习型组织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学习是持续性的并可以战略性地加以运用的过程,学习不仅导致知识、信念、行为的变化,还增强了组织的革新能力和成长能力。99世界管理大会上,有许多专家提出了“市场(取决于)——产品(取决于)——质量(取决于)——技术(取决于)——人才(取决于)——学习力“这样一个公式。二十一世纪企业竞争只能是企业学习的竞争,是企业“知识能力“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具有学习力的人才竞争。所以,笔者认为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关键在于培育员工的学习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教育》2008,(1):90-92
[人物检索]刘大星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化研究会企业文化专业委员会研究员、中国亚太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委宣传部企业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创建学习型组织推进中心主任、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培训师、编审。长期从事企业教育培训、学习型组织、企业文化的管理、研究和咨询工作,先后发表著述120万字,著有《成人教育管理学》、《学习型组织与五项修炼》、《共同愿景——创建学习型组织培训教程》等专著。主持“中国学习型企业高层论坛”、“学习型组织中国化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论坛”等大型会议,出访日本、美国、法国、德国等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在国内举办学习型组织讲座和系列培训270余场,指导50余家企事业单位创建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实践,担任多家企业和咨询公司管理顾问,为国内著名学习型组织专家。  相似文献   

20.
创建学习型组织,要在创建理论的学习上下功夫,学习要有制度上的保证;创建“学习型组织”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工作,找准结合点;创建“学习型组织”还要经常举行研讨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