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达夫是我国“五四”以来文学史上一位才情卓异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和文艺理论批评家,新文学运动的开拓者之一.提起郁达夫,人们首先会想到他那“惊世骇俗”的小说——《沉沦》.可以说,郁达夫首先以其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实他同时也是一位散文大家——几乎在创作小说《沉沦》的同时,他也开始写散文.到了三十年代,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至今为人称颂.郁达夫的散文创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曾在《〈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中指出:“现代的散文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的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这一种自叙传的色彩是什么呢,就是文学里所最可宝贵的个性的表现。”这一特征,在郁达夫自己的散文里是体现得最自觉最明显最强烈的。郁达夫游记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是一位蜚声现代文坛的著名进步作家,其小说和散文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都占有显著的地位。《书塾与学堂》作于一九三四年,是郁达夫此期撰写的一组自传体散文中的一篇,最初以“自传之三”为副题,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一月《人世间》第十九期上。本文是以追忆的叙事笔法撰写的自传体散文,通过书塾改建成县立小学堂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再现了作者少年时代的一组生活片断。一、教学目的的确定 1、作者似驾驭着回忆,在旧事的海洋中漫  相似文献   

4.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的小说以其鲜明的自叙传色彩、大胆的心理剖露、感伤的抒情倾向,形成独有的浪漫抒情风格。小说《沉沦》是其早期代表作,塑造了以性的苦闷为特征的沉沦者形象。1922年留学归国后,他的创作发生了变化,《春风沉醉的晚上》显示了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浪漫主义的主调中汲取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探索,作品刻划了以生的烦恼为特征的零余者形象。郁达夫的散文小品也独具特色,他被誉为优美的散文家,其记游散文更见其长,《钓台的春昼》就是一篇情景兼到、既细且清的记游散文佳作。  相似文献   

5.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的一位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在他留下的三百万字的创作中,散文的数量几乎不亚于小说。有小品、游记、随笔,有杂文、书简、日记和传记。情韵清新,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出一位富有艺术修养的作家的创造才能。其中尤以叙事抒情小品、游记和文艺随笔更具异采,成为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珍品,并由此铸成了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创作,随着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曲折的思想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是个带有忧郁气质的作家,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到处充斥着这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情绪。本文重点探讨了郁达夫小说忧郁风格的成因,分别从他的出生、身体和经济三个方面论述的。  相似文献   

7.
以小说、散文而著称的现代作家郁达夫,其旧体的诗歌也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景状物,叙事抒怀,郁达夫诗词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而强烈的爱国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影响广泛又有着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初期以小说为主,进入三十年代逐渐转入以散文写作为主,并在散文创作中逐渐成熟并形成自己自然畅达.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在散文创作中郁达夫善于运于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小品、书简、游记.杂文、日记体、传记体等等,形式虽然多样,风格却很统一,《故都的秋》即是作者小品创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9.
郁达夫游记在现代性书写方面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现代交通工具改变了生活的节奏和步伐,并完成了连接文明的历史使命,二是经济因素打破固有秩序从而使得现代性体验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悲剧意识与现代小说进行了续接和并轨,现代散文焕发出鲜活力量。郁达夫游记的现代性书写不仅促进了散文本身的多元延展与创新,而且使得散文与其他文体交接渗透,促进了新文学整体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奇才作家。他的小说既有爱国主义的热情,又带有某些颓废的情绪;他的文笔优美,然而又夹杂着些许苦涩。他是一个曾几度被人争议的人物。郁达夫小说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她是一个弱女子》等,散文有《达夫散文集》等。  相似文献   

11.
郁达夫是一位才华横溢且颇有争议的作家。他的小说、散文、诗歌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文坛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尝试从他的小说创作历程中来挖掘一条贯穿他创作的思想主线──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2.
(—) 四十四年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的《导言》中,曾论及了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现代散文的特征:“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古人说,小说都带些自叙传的色彩的,因为从小说的作风里人物里可以见到作者自己的写照;但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我们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  相似文献   

13.
《迟桂花》是郁达夫后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它的风格与作者前期的作品大不一样。作者为什么要创作此篇小说?将通过作者的直接动机、创作态度以及小说中反复提到的迟桂花这一事物来探究郁达夫创作《迟桂花》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郁达夫诗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引人瞩目的作家,他不仅是“五四”时期新文学社团——创造社的主要创始人和得力支柱,而且是一位风格独具、才华卓著的新文学健将。二十年代初期,他的自传式的带有浪漫主义倾向的小说,如空谷足音震动了文坛;三十年代,他的抒情小品、游记、随笔,为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增添了异彩;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的旧体诗词蜚声文苑,流传海外,艺术造诣之高,同时代人很少能与伦比。郁达夫是一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他兼诗人、小说家、散文家于一身,确实是现代文坛上的多面手。近年来,国内外对他的小说、散文创作论述较多,对于郁达夫的旧体诗词却很少有人作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不应有的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丰富的学识、敏锐的体验和卓尔不群的识见,加上他在创作中善于借鉴融合多种外国文学思潮、流派及作家的美学质素和我国传统诗文的创作技巧,使他的小说、散文中的意象设计呈现多元化倾向.考察郁达夫作品中隐喻的思维方式,其意象特征呈现出明显的女性化倾向、死亡化倾向、病患化倾向、古典化倾向.而大量此类意象的运用释放着作者沉郁感伤的情怀.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与理据散文教学首先应该突出散文的特点。散文的选材丰富,人事景物,虚虚实实,驰骋恣肆;散文的表达技巧综合,开开合合,灵活自如。最重要的是,散文里有真"我"。郁达夫认定散文创作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辞断意连。梁实秋先生认为:"一个人的人格思想,在散文里绝无隐饰的可能,提起笔来就把作者的整个的性格纤毫毕现的表现了出来。"换一个角度看,即是说阅读散文我们一定不能忽视散文中作者的人格思想。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  相似文献   

17.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过:“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郁达夫的妙文.”①这是对郁达夫写景散文的高度评价.《江南的冬景》一文比较明显地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②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散文名篇,和他的另外一篇《故都的秋》写作于同一个时期,都选人中学语文课本作为经典美文被传学.  相似文献   

18.
高俊林 《天中学刊》2006,21(4):90-94
在现代文坛上,郁达夫是一位新小说与旧诗词创作兼擅的“两栖型”人物。相对于小说与散文作品而言,其旧体诗创作更能展示出他本人的真率性情,主要表现为萦回不尽的漂泊意识与哀惋凄楚的感伤情怀,这些可以说是其一生坎坷历程的生动写照。其作品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饱含了丰厚的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19.
谢正龙 《高中生》2013,(15):10-11
著名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用魔幻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其小说如此,散文《会唱歌的墙》也是如此。阅读这篇散文,我们得抓住四个词:老人、声音、神秘和哲理。先看作者是如何写人的。作者抓住了门老头儿  相似文献   

20.
抒情,是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贯穿了他整个的小说创作,而在早期创作特别是代表作《沉沦》中尤为突出。本文旨在通过探讨《沉沦》的抒情艺术,及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散文体小说,使读者从一个侧面理解郁达夫小说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