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虚和实原本涉及哲学范畴,古人认为:“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那么,文学中的虚实,特别是古诗词中的虚实,与哲学范畴中的虚实究竟有何不同?古诗词中的虚实与情景、烘托手法以及比喻之间又有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2.
"虚""实"的概念,源于老子哲学。后来庄子在《天地》篇寓言中提出"象罔"的概念。"象"是"形","罔"是"无形","有形"为"实","无形"为"虚"。我们认为"实"与"虚"不仅仅指有形无形,其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说此为实,彼为虚;近为实,远为虚;静为实,动为虚;具体是实,抽象是虚;鲜明是实,模糊是虚;充实是实,空灵是虚;正面是实,侧面是虚等等。而"实"与"虚"又不是独立的,是相互作用、辨  相似文献   

3.
虚与实,原为我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长期讨论的议题之一。例如,清初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王夫之就认为:“实不窒虚,知虚之皆实”,“虚必成实,实中有虚”,揭示了虚实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既然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具有虚与实的两个方  相似文献   

4.
演讲稿中事实为实,情理为虚.成功的演讲需要虚与实结合,本文就“以实为主”;“以虚驭实”;“以实证虚”三个方面浅析演讲稿写作中虚与实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虚是与实相对的概念,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而古代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能从诗句的字里行间体味出的空灵境界和无尽情感:撇开借景抒情手法(因为相对于“景”而言,“情”也可说是虚笔)之外,古代诗歌中的虚写大体包括以下四类情形。  相似文献   

6.
“虚与实”在写作上,代表两种完全相反的写作方法——虚笔与实笔(或称虚写与实写)。  相似文献   

7.
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在我国的诗歌中运用广泛。虚与实的关系有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和侧面为实,正面为虚等五种。中学语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真正融入到诗人的心灵世界中去。  相似文献   

8.
虚实相生是古典诗歌创作追求的审美境界.古典诗歌善于由实入虚以虚显实,化虚为实以实写虚,使虚实互济相辅相成,形成美好的诗歌意境.在虚与实的关系中,古典诗歌看重虚境的作用,主张诗要有象外之象、意外之意,称虚境为"灵境""神境".认为虚境处于灵魂地位,制约着实境的创造运用;主张以虚为本,以实为用.从而形成各种虚拟空灵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虚实并举辩证统一 诗境是物(客观)与情(主观)的辩证统一,是实(实写)与虚(虚拟)的完美和谐。仅有实,而无虚,其意不远,其境不阔;仅有虚,而无实。其意飘,其境渺。只有有实有虚,虚实兼顾,才能协调地拓展与升华,形成意深境远的效应。所以,读诗品境要体验诗人是怎样处理实与虚二者关系的,从中体会意境的和谐完美和独具魅力。  相似文献   

10.
虚写即抽象地写;实写即具体地写。写作中,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实写,主要是刻画事物的形象,或正面描绘,或直接记叙,它总是按照客观事物的实际面貌进行具体的描述;虚写,主要是调动读者的想象,或侧面烘托,或间接垫衬,多为抽象的表现,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的教学和学习,对于许多教师和学生都是难点。但只要找到正确的切入点,学习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巧用虚词,从句读、语气、句式、语意、章法几方面明晰文言虚词的作用,不失为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即广义艺术,是指包括狭义艺术在内的在教育教学中能给教育对象美的感受和陶冶,对教育对象的身心能产生积极和谐发展的影响,能提高个体和群体组织的工作效率,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文章从"艺术兴学"背景下"艺术"的定位和"艺术"定位对学校教师教学的重要影响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罗卉 《怀化学院学报》2002,21(4):106-107
练习钢琴是一种复杂的劳动 ,只有运用科学的练习方法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钢琴练习方法的研究 ,探讨了几种能提高钢琴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代艺术领域常有使用废弃物进行创作的现象,废弃物在当代艺术视野中具有特殊的价值与作用。我4r1.~以当代艺术为视角重新审视废弃物的涵义,并对当代社会所产生的废弃物作“无用之用”的思辨,通过反思与批判,探讨“无用之用”时现实产生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公文言辞优美,言简意赅,用典精当,文风活泼,读之令人爱不释手。认真学习、借鉴古代公文在语言方面的艺术,对于今人撰写公文和文章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文学艺术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亚里士多德在坚持艺术摹仿论的基础上强调艺术比现实更真实;王尔德主张艺术应远离现实;波德里亚则提出“仿像”说,认为艺术“创造”现实消解生活。对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问关系的各种思考、理解与回答实际上体现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7.
“梦游“一直被作为一个医学病症名词,很少注意到该词古典意义对古典美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实则,“梦游“也是中国古典美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梦游“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其内涵不仅可以包含儒家之“游“、道家和禅宗之“游“,而且呈现出现实审美所不及的特点。同时,“梦游“也是主体在意象世界中的艺术创造活动,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体现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I am an artist and an art educator. For me these two words are synonymous. I do not believe you are an artist unless you have a concept to share. On the other hand, you are not an art educator unless you are a functioning artist and constantly have the challenges of the artist before you. Frequently, I tell the art teachers with whom I work that if they are not going to be functioning artists, they will never be good art teachers. An art educator is someone who is gifted, has skills and capabilities and is willing to hand them over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He is twice blessed.  相似文献   

19.
概念艺术     
《海外英语》2012,(10):38-38,62
艺术是什么?通俗地说。那些能减轻生活负担、使人开心或赏心悦目的。都可以称为艺术。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概念艺术,就是对艺术的一种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绘画中,要充分地表达设计意图,必须真实地表现出建筑材料的色彩及质感。本文详细介绍一些常用建筑材料的色彩及质感表现技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