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世界教育信息》2009,(12):F0002-F0002
第七届中国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暨第十三届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以下简称APEID)会议于2009年11月15日-17日在杭州市下城区隆重召开。会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世界银行、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杭州市教育局、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承办。来自亚太国家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和APEID中心的官员,国内APEID联络中心、教育研究机构和学校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
(一)什么是JIP? JIP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亚太地区实施的“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简称APEID)中设立的一项提高小学教育质量联合革新计划(简称JIP)。 (二)JIP是如何产生的? 长期以来,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小学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尤其是这些国家的农村、边远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着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巩固率低,留级率高,辍学现象严重等问题。初等教育结束时,相当一部分小学生不能获得基本的学习技能,学习成绩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对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3.
1985年,亚太地区六个成员国——巴布亚·新几内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主持拟定了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有关女童教育的方案,集中研究了有关女童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促进女童教育的措施和方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办事处(UNESCO,ROEAP)的要求倡导下。各国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了该项目的协作研究。本文拟对六国女童初等教育发展水平、影响女童教育发展的各种不利因素以及改善女童教育现状的政策、计划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以期能对我国女童教育的发  相似文献   

4.
印度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虽然可追溯至1893年印度巴罗达土邦王公盖克瓦德在他邦内的阿姆雷利区进行的普及义务教育的尝试,但普及初等教育真正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被列为教育发展和战略重点则是印度独立以后的事.1950年,印度宪法对普及初等教育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应努力在自本宪法生效起10年内为所有儿童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直到他们年满14岁为止.”印度各邦根据宪法的指导原则,大都制定了邦的初等教育法.然而,在此之后,印度政府曾多次修改普及初等教育的计划和推迟实现普及化的期限,1957年,印度计划委员会的一个专门小组在检查了全国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初期,亚太地区国家面临着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即初等教育普及与质量问题,初等教育不仅要解决儿童的入学问题,还要保证学生能够达到较高的教育成就水平。为了回应这一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发起并实施了“JIP计划”,确定从提高小学生教育成就水平的关键因素开展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6.
印度初等教育普及项目述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等教育普及项目(SSA)是印度政府为普及初等教育和提高初等教育质量而实施的旗舰项目。为促进初等教育发展,转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的需要,印度政府提出了该项目。该项目主要内容包括经费来源、措施和目标,“十一五”教育规划对其相关内容作了调整以提高实施质量。这是印度教育发展史上的重大举措,它促进了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调整了教育内部结构、注重教育公平,对印度初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建国四十年来,海原县教育事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普及小学教育工作却进展缓慢。1976年,我县一年级在校学生16749名,可到1981年五年级毕业时,只剩2051名了,巩固率仅12.3%。1981年,在我县召开的普教工作会议上制订了1995年在全县普及小学教育的计划。显然,这个计划缺少科学的论证,目标过高。1984年,下达普及初等教育规划的年限时,这个计划仍没有变。直到1987年在编制我县1986—2000年的普通教育规划时,才调整到1999年普及全县的小学教育。但到时能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根据目前我县的教育形势来分析,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政府已确定至本世纪末在我国9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初等教育和在其余5%人口覆盖地区普及3~4年初等教育的目标。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包括贫困地区)在初等教育普及方面业已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在中西部的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普及受到落后的经济、恶劣的自然条件、闭塞的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教育投入不足,与发达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这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有很多,教育投入不足是一个重要方面,同时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率在很大程度也影响到普及水平。贫困县的初等教育普及水平低,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所造成的,但在贫困县内部,有可能是虽然教育投入相对较好,但由于教育效率过低所造成;也可能是由于贫困县教育投入不足与低效率并存作用所造成的。因此,教育效率的高低也是影响到贫困县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联合国儿基会合作1996~2000年促进贫困地区初等教育”项目1996年度102个贫困项目县有关反映初等教育普及水平的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建立了贫困县初等教育资源投入——产出的效率模型,对贫困县初等教育的效率作出了定量的估计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贫困县初等教育的发展格局作出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3届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会议(即APEID年会)暨第七届杭州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于11月15至17日在浙江国际大酒店召开。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世界银行、英特尔公司的官员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10.
1994年9月13—16日,“中学JIP全国终结评估会”在京召开。中学JIP是“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整体改革国家行动计划”的简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从1990年起在全地区实施的一项旨在帮助教师提高中学生学习质量,以适应日益发展变化的社会需要的计划,该计划又是“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社会发展服务”(APEID)的项目之一。我国的这项实验研究,是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签订的为期三年的实验项目,也是国家教委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科研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共保山地委召开教育工作会议,落实普及初等教育的措施本刊讯中共保山地委于去年11月28日至12月4日召开教育工作会议,传达贯彻省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着重研究了在全区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问题。要求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战线的同志提高对教育战略重点地位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象抓经济工作那样抓教育,振奋革命精神,在1988年实现普及初等教育。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全国人民提出了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任务。这是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大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当然首先要抓紧普及小学教育,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的成果,而关键又在发展师范教育,培训提高师资,建立一支有足够数量的、合格而稳定的师资队伍。我们益阳地区六个县市现在已有五个县市完成了普及初等教育的任务,其中益阳县在全省率先普及。现在的问题是要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症结何在  相似文献   

13.
﹄︹李︺门加﹄乃乙八匕口、﹄乃乙乃乙乃认乃另 2003年11月4日至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UNESCO一APEID)第9届国际年会在上海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4(X)名代表参加会议。我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上海市副市长严隽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局长谢尔顿·舒佛(Sheldon Shaeffl三r),APEID中心主任周南照分别致辞。 UNESCO一APEID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成员国教育部长和经济部长建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一项长期的区域性合作计划。1973年起实施,1995年起举办国际年会。…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第九届年会,11月4日在上海开幕。这是该年会首次在亚太地区办事处总部以外的地区召开。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席章新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章新胜在致辞中指出,建立创新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化的发展非常重要,上海市徐汇区参与主办的这次会议正体现了世界全球化、区域化的潮流。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从1995年起开始组织年会。本届会议主题是“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与会代表就“教…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在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时,已充分考虑到打好普及初等教育基础的重要性,把第一批于1990年左右实现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地区确定在占全省人口总数约20%的城市和县城,从而从宏观上保证“七·五”期间继续搞好普及初等教育这个重点。但是,现在是不少地方有一股迫不及待地、盲目地加速普及初中教育的势头。他们认为普及初等教育已经不成问题。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就是普及初中教育,规划、投资、师资建设、实际工  相似文献   

16.
几年来,绥化市确实把实现“普九”目标摆在了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纳入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日程,不断强化政府行为,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按步骤、分期分批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984年全面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之后,我们一方面抓紧巩固提高,一方面及时转向普及初中阶段教育的准备.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国家已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纳入了日程,并以法律形式加以强化,  相似文献   

17.
3月31日至4月1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高等教育评估中心在北京联合召开"规范评估工作提高评估质量"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到会并讲话。她首先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过去五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置于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在普及初等教育、推进  相似文献   

18.
日本文部省于去年3月15日第三次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振兴计划。前两次分别是1964年和1972年,均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这次计划根据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和国民对幼儿园教育的强烈要求、整顿幼儿园,谋求幼儿园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振兴计划的实施时间为1991年以后的十年,目标是在2001年以前,让所有希望接受幼儿园教育的三至五岁幼儿入园。具体做法是,研究现有幼儿园的配置状况及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可能的条件下、适当配备公立和私立幼儿园,同时有效地利用现有幼儿园的设施、设备等。为使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国家还将给予适当的资助,如减轻幼儿保教者的经济负担,纠正公私立幼儿园保教者收入的差别,继续发展幼儿园入园奖励补助事业,确保新设和改建幼儿园所需设备补助费用等。  相似文献   

19.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初等教育中的"免费午餐计划"始于1995年,是印度中央政府提供资助的一个全国性计划,旨在向公立学校和民办公助学校等教育机构中的1~8年级学生提供免费午餐,在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的同时提高孩子们的营养水平.该计划的实施和监管都强调中央、邦、县及社区等多方的参与,它的实行不仅提高了小学生尤其是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女童的入学率和出勤率,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普及,也降低了教师的缺勤率,有助于缩小社会差距.  相似文献   

20.
向普及的新目标迈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教育》1986,21(2)
继八四年我市什邡、广汉、绵竹三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之后,八五年,经检查验收合格,中江县和市中区又进入普及的行列。至此,全市普及初等教育的历史任务已提前完成。普及初等教育后该怎么办?市委、市政府提出从现在起,在大力巩固和发展普及初等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