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画不说“画”而说“写”,这是很有意味的。“画”指向客观对象,是从再现的角度看问题;“写者,泻也”,发自主体的心灵,是从表现的角度看问题。表现是心性的表现,情意的表现,所以必然重情意的抒写而轻形貌的描绘。人的心性和情意在本质上追求自由,而“逸”是自由的纯粹境界。  相似文献   

2.
提到文章的“虚写”,我不禁想起古人说过的一句妙语:“春之精神写不出,以小草见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山之精神是抽象的,难以捉摸,如何表现呢?只有借有形、可睹的小草和烟霞来侧面描画了。用具体之物来表现抽象之物,借虚拟之笔映衬客观实体,这种技法即“虚写”。要让自己的文章“出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5期曾以《作文是教出来的吗?》为题展开讨论,专家们借题发挥,各抒高见读后受益匪浅。其实,综合各家观点,说作文之道要让学生写其想写、抒情表意也好,说要像教孩子走路一样教写作也好,说作文靠“练”不靠“教”也好,说作文仰仗于有效阅读也好,内里都离不开一个“教”字,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就拿“练”为例,怎样练?练什么?关键还在老师。我们这里有人叫学生一个暑假写60篇作文,开学统计一下数字了事,这种“练”有效吗?其他如阅读、激发写作兴趣等,哪一项离得开老师的指导?韩寒有没有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4.
1948年2月19日,我们部队打下鞍山。老百姓慰问我们一些毛巾和自做的布鞋,也有点钱。党小组长发话说:“哎!党员同志请注意,发了钱,要主动交党费。”我把发的钱,全拿去交党费。党小组长愣住了:“小高,你是党员吗?”“是呀!”我理直气壮:“我都参军快两个月了,怎么会不是党员呢?”指导员走来告诉我:“小高,你是入伍不是入党,不能收你的党费。”接着,他很郑重地问我:“小高,你想入党吗?”我赶紧回答:“我是跟共产党干革命的,我怎么不想入党?”指导员说:“你先给党组织写份入党申请书,中午给我。”我着急地对他说:“指导员,我不识字呀,不会写。”“没关系,你怎么想,就怎么写。”没办法,我就用各种图代字画出一份入党申请书(见上图),内容很简单,只有8个字:“我从心眼里要入党”。这8个字我只能歪歪扭扭写个“我”字,其他字全是画出来的。“从”字,我画条毛毛虫;“心”字,我画颗人心;“眼”字,我画只眼睛;“里”字,我画个梨子;“要”字,我写个别字“咬”;“入”字,我画条鱼;“党”字,我画棵树,上面画个钟,用敲钟“当当”响的声音之意,来代替“党”字。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动,思想意识的演化、艺创作的繁荣,促成了审美创造主体叛逆意识,独创意识,修养意识的生成。与之相对应的任情率真的主体心性表现,自由独特的主体艺术创作和全面丰富的主体精神构建,共同构成了明清时期美学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写人习作的“度”写人习作要明确“能写”“简单”“记实”之要义。“能写”,其中“能”就是:能够,会。“能写”就是能够写,会写。从写人的角度看,那到底怎样才算是“能够写”、“会写”呢?应当说,只要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做到用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事例,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相似文献   

7.
《蟋蟀的住宅》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文章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住宅是怎样建筑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根据高年级的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过程写得具体,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可以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教学。一、画一画在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文章层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画出蟋蟀住宅图,然后进行交流。1.反复阅读课文,画…  相似文献   

8.
“画写法”,是读书的重要方法之一。“画”,是指把文章的重点或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不同的线条符号勾画出来;“写”是指把一篇文章的要点及自已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习的感受,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在书的空白处。学生通过读书的画写,可以较快掌握文章的内容,把握知识重点,撷取书中精华。  相似文献   

9.
顾恺之提出了“以形写神”说,与传统观念中顾恺之“神”的概念不同,此“神”为“神气”,它要求“神气”的传达通畅、表现多样、富有“妙”的技巧性。“形”指的是画中的人物及山水等。与传统观念上顾恺之“形”的概念相比,此“形”加入了新的内涵:自然、多样且表现画家的意志。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说主张以神为主而形神兼顾,不同于以往所认为的“神贵形轻”或“形神兼顾”。  相似文献   

10.
谈仿写     
要想快一些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想把讲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密切而自然地结合起来,搞些“仿写”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人是离不开“仿”的。常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实际上也就是“仿”到老。即便是那些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或有长篇巨著的著作家,也依然离不开这个“仿”字。没有“仿”就没有“创”,任何“创”都基于“仿”,而且一面在“创”,一面还在“仿”。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仿写”教学有很多好处。从写作教学角度看,因为有可供摹仿  相似文献   

11.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赞扬了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根据训练重点和高年级阅读要求,本课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把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的建造写具体的,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为此,本课通过“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的方法进行如下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一、写真情实感所面临的问题1.“写真情实感”能否成立?韩非子曾述及画人与画鬼之辨,结论是画鬼较画人容易。张远山先生在《寓言的密码》中认为这是对想象力的贬低。我认为这是对表达真情实感的畏难之论。真情实感可以写出来吗?要使这一命题成立,其一,是不能像“画鬼”那样写一种无意义的真情实感。相传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进得一园,取其名为“真有趣”,纪晓岚请将“有”字赐给他,实则将其名改为“真趣”。“真有趣”与“真趣”仅有一字之差,但前者乃是日常语言,它表达的是一种人所共知的真情实感;后者则被铸炼为文学语言了,它所表达的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扭转中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假”、“大”、“空”现象,反对作文概念化、成人化、模式化的弊端,开发智力,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写作个性和创新精神,语文教师要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随笔。尽可能每天写一篇,如果某一天过得充实,可以写几篇。而有一天无话可说,也可以不写。因此。随笔具有灵活、自由、随便的特点,它是学生写好个性化作文的基础,也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14.
从教材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能力●伊春师范学校石宏磊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学校。因此教学要有别于高中,要具有“师范性”。不仅要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会教”。我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出发,培养学生读、讲、写、画的能力,以训练学生做小学数...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爱做文学梦。青少年时期是想像力最丰富的人生阶段,有很多作家的写作是从青少年时期开始起步的。且不说写作是不是为了当作家,仅“写”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写”。当然,“写”也是有学问的,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文体对写法的要求也不一样,但从总体上来说,无论写什么样的文章都离不开两个境界:“会写”和“写好”。首先得会写,不会写就谈不上“写好”了,而且,光会写还不够,还要“写好”。在“会写”和“写好”的过程中,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写自己最想写的东西,抒发自己内心的声音。写作…  相似文献   

16.
突破“说、写、画”过好入门关──初一年级几何入门教学的体会陈吉鹏(龙南县九连山中学)学生初学几何,常常感到不会说、不会写、不会画。“说”、“写”、“画”是平面几何入门的三个难点。所谓会说,就是要能正确地说出有关的几何概念及其性质,并且能合理地应用它们...  相似文献   

17.
以画带说 以说促写北京肖琼课间,学生们看见教师拿来一叠白纸,很是奇怪,一边猜测,一边问老师。我微笑着说:“保密。”铃声一响,同学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我走进教室,转身在黑板上写道:作文,《美丽的》。我说明:“今天的作文不用写,而是用笔画,画出你认为美的...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诗歌有语言丰富、想象奇特、结构自由的特点,初中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提升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想情感。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的比例增加,这表明语文教师要重视现代诗歌的教学,但是现行状况是课堂中现代诗歌教学还有“低效少趣”的问题,让学生难以真正投入到现代诗歌的学习中。基于此,本文提出现代诗歌教学四步骤,即“读”“赏”“写”“画”。“读”指开展诵读教学,让带有情感的诵读熏陶学生学习现代诗歌;“赏”则是赏析教学,欣赏现代诗歌中的不凡,  相似文献   

19.
一天,老师告诉我:“这次习作可以自由写。”同学们非常高兴,一大堆同学发挥想象力,写战斗、写未来、写童话……只有我硬着头皮写了妈妈给我拟的《手工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根据对教学实际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我们感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仍然不容乐观。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写话”、“习作”已编入教材,但教师仍只重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忽视“写话”,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常见的是从课本中找词语让学生模仿造句.或者是填填空而已,忽视积累,更不能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