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回顾国际储备需求理论的发展 ,指出了特里芬储备需求理论的简单套用、比例分析法强求一个比例关系、模拟分析法忽略储备结构问题的几个误区 ,文章观点对国际储备需求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破题分析法     
提供了分析章的一种方法--从分析章的题目入手,带动全的分析,并对破题分析法的依据、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作出了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3.
朱梅 《电大理工》2002,(3):24-25
语篇分析法是在精解词汇和语法的基础上,测重对全进行分析,概括章的段落主题以及归纳章的中心思想。本对语篇分析法作了系统的阐述,并用事例说明语篇分析法在大学精读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参与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卫娴  海桦 《现代教育》2004,(9):25-26
国际金融课程现在使用的自考教材是刘舒年主编2000年版的《国际金融》一书,该书共分四篇十三章:第一篇为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第二篇为外汇,第三篇为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信贷,第四篇为国际金融组织与国际货币体系。本教材内容既有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亦兼有业务操作。所以,在自学本课程时,若想把握好所学内容,又能顺利通过考试,建议在学习时注  相似文献   

5.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灵敏度高,而且快速,重现性好,自动化程度高,现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章简要介绍该方法的实验装置,评述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法近年来的发展概况,阐述了该方法在应用研究中的作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简论偏旁和偏旁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在全面考察现代汉语通用字偏旁的基础上,对汉字偏旁及其教学进行较深入的研究。章认为,偏旁是汉字体系中最重要的结构单位,是汉字形音义系统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整个汉字体系的纲。以偏旁为纲推展汉字教学,可收纲举目张之效,但前提是坚持采用传统的偏旁分析法。章同时对偏旁教学提出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物理教学中的结构分析法的内容及方法,并运用结构分析法对初中物理“力”这一章教材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 ,广泛地运用了数量分析 ,最早提出了科学的弹性理论 ,并在著作中多处用到边际分析法、均衡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等。马克思数理分析理论与西方经济学有着根本的、阶级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中心词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句法分析。中心词分析法以词为主要基本单位,层次分析法则以短语为主要基本单位,这种区别必然会导致词类、短语等关键子系统乃至整个语法理论体系的迥异。因此,黄、廖《现代汉语·语法》虽然采取了以层次分析法为主导而兼顾中心词分析法的做法,比《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层次分析法和中心词分析法相结合的提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难以使教材本身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而回归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解决中心词分析法的不足之处,重构现代汉语语法理论框架,不失为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理论尴尬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0.
内容分析法在远程教育领域的应用才刚刚开始。文章主要介绍了内容分析法以及网络内容分析法,并分析了内容分析法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今后在远程教育领域中应用内容分析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黄廖《现代汉语(增订四版)》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但因其将层次分析法中的句法成分和中心词分析法中的句子成分混为一谈,在论及"常见的句法失误"时又强行套用了其语法理论体系外的中心词分析法,故仍未能使教材所呈现出的语法理论自成体系。因此,唯有借鉴上世纪50年代的《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以中心词分析法为主导,再辅之层次分析法以弥补其不足之处,重构语法理论框架,才能摆脱长期以来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理论困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安子介关于汉字结构的理论和析字法提出后在学术界引起的争议,阐述几点看法:汉字研究方法与汉字难学、汉字落后与否无关;安氏“汉字是道地的会意文字”的理论和他的“新析字法”属字素分析法研究范畴,与“突破《说文解字》的中国传统模式”无关;字源分析法与字素分析法两者的作用不可互相替代,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一直是国际金融学界探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国际储备的数量增长非常迅速,这引起了对我国应持有的合理国际储备规模的激烈讨论。通过阐述我国国际储备的增长过程及原因,指出大量持有国际储备的利弊:持有国际储备既能获得一定的收益,又会产生一定的成本,因此,一国的国际储备并非多多益善。最后,得出确定适度的国际储备规模的方法——成本一收益综合分析法。  相似文献   

14.
从贡献分析法、盈亏分界点分析法,边际分析法对成本利润进行研究,以判断企业的经营状况,预测一定销售量下的利润水平,确定企业的目标成本,以期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文献述评(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最优国际储备理论与测度的探讨,“二战”后经历了“比率分析模型”、“成本效益分析模型”、“缓冲存货模型”、“Ben—Bassat and Gottlieb最优化模型”、“基于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等阶段。深入剖析其发展脉络,可以明确,一国持有国际储备的最主要目的,是应对一国宏观经济所可能受到的异常冲击,因而一国不但应持有正常的国际储备,还应保有能应对超出这一正常需要的额外储备;而一国持有国际储备总量的最优水平,则应综合考虑持有这些国际储备的福利和为此所需付出的机会成本。中国国际储备问题的研究,应考虑到国际储备的各种枯竭可能性,改善对宏观经济危机或动荡的发生概率的估计,并加强对宏观经济危机后果的测定。因此,若能发展出适合于我国国情,既具理论根据又简单易懂易操作,并且能考虑到内源和外源经济冲击的比率,如适当的国际储备对GDP的比率、国际储备对进口的比率和国际储备对货币供应量的比率,将是合意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国际储备规模的日益膨胀,如何确定国际储备适度规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有别于西方传统理论模型,本文从成本最小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成本决策模型,指出应当按照持有成本与短缺成本相等的原则来决定国际储备的持有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给法学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传统的"灌输性"教学方法受到严重挑战,案例分析法在我国法学教学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法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法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平台,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导。本文章阐述了传统法学教学方法的不足,并分析了案例分析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应用方法及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8.
CSCL是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教育学学科的交叉,已经成为教育技术学稳定的研究方向之一。论文对IJCSC近三年来总共57篇论文应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挖掘数据蕴含的特征和规律,管窥国际CSCL发展动向,并结合我国CSCL研究现状,提出了4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解不等式是中专数学不等式一章的重点内容,"区间分析法"是众多解法中最重要的方法,可是在教学中学生们总是拒绝接受或掌握不好此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关于"区间分析法解不等式"的教学方法:1、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区间分析法";2、以高次不等式的求解作为跟进手段,叫学生接受"区间分析法";3、以分式不等式和混合不等式作为强化工具,使学生真正认识和掌握"区间分析法"解不等式。4、以变形习题的练习为提高,帮助学生总结"区间分析法"解不等式的步骤,达到深化的目的。用"区间分析法"做为主题和贯穿的线索,讲解可化为一次式乘积形式的不等式解法,不仅突出了"区间分析法解不等式"这个教学的重点,帮助学生认识了这一类不等式的实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而且还节省了大量的讲授时间,使不等式部分的教学更加系统化。  相似文献   

20.
CPU与存储器的连接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内容,传统的理论教学条理虽清晰,但枯燥乏味。作者在教学过程中辅之以“分析法”,将枯燥的专业术语逐一进行分解,变成了学生能够理解形象的数字和解释,从而将理论与实践进一步联系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真实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