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该不该有点儿人情味?我想答案应是肯定的。 然而纵观我国的新闻和新闻从业人员的表露,看法却未必一致。故此落在记者笔下和印在报纸上的某些新闻,常感其缺陷在于少了一点儿人情味。 最近,关于北京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的报道,读来让人可亲、可敬和可爱,在宣传李素丽高尚而又平凡的工作业绩的同时,把她日常生活中的人情味透露出来了。 我颇为赞赏工人日报10月7日一版头条《同事和亲朋眼里的李素丽》一文的处理,所配六幅照片中,有四幅是关于她的家事写真。一幅是李素丽在家自编自  相似文献   

2.
看了李素丽的先进事迹,我不禁为她用心去工作所折服,她说:“用力去做只能达到称职,用心去做才能达到优秀。普通平凡的事情要往好里做,是没有止境的。”为此,李素丽用心去做工作的准则是“礼貌待客要热心,照顾乘客要细心,帮助乘客要诚心,热情服务要恒心”。正是这普通的“心法”温暖了无数个乘客的心,使北京公交汽车售票员这一“对内代表首都,对外代表中国”的特殊职业在阳光下展现得绚丽多彩,也使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变得崇高而又伟大。李素丽的事迹很多,说也说不完,但她传奇般地把车内一小偷制服却被北京人传为美谈。一次车内一…  相似文献   

3.
作者原文(之一): 北京市党员、干部结合实际学习孔繁森 北京市党员、干部在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热潮中,注重把学英雄与本部门的工作结合起来,与本人的思想实际联系起来,在实效上下功夫,切忌形式主义走过场。目前,各部门、各单位的学习活动扎扎实实,不断引向深入。 孔繁森同志事迹报道的第二天,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就发出了关于组织党员、干部收看学习孔繁森同志事迹报道的通知,并要求各区县、各部门“结  相似文献   

4.
努力拓展舆论监督的空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久之前,中央领导同志和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领导对舆论监督工作分别作出了指示,强调在新的时期,要加强舆论监督报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应该说,这些指示对我们从事舆论监督一线工作的记者来说,像被注射了一剂强心剂,备受鼓舞,从中明显感觉到我们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进步,感觉到各级领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何云江 《新闻窗》2009,(4):79-80
建国60年以来的各个时期,都有一些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从王进喜到焦裕禄,再到张海迪、孔繁森,再到李素丽、郑培民,再到任长霞、王顺友,这些典型人物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典型人物报道,是宣传报道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类对高尚人格尊敬和崇尚的需要,也是宣扬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在典型人物被传播、推广、学习的过程中,新闻媒体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媒体,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的新闻阅评工作从1991年起,至今已经开展了十年。市有关领导说:“新闻阅评是市委和市委宣传部指导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新闻单位关系,加强队伍建设的一个非常得力参谋和助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是对北京市新闻阅评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一、阅评:逐步规范制度化 北京市是全国最早开展新闻阅评工作的省市之一。1991年8月,市委宣传部组织了12名具有丰富新闻工作经验的老同志参加新闻评议工作,为党的新闻宣传提建议、当参谋。1996年7月,中宣部在烟台召开“加强新闻舆论宏观管理座谈会”,提出了新闻阅评…  相似文献   

7.
中央电视台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高度重视,所有部门、所有栏目在中宣部、广电总局布置的当天就都迅速传达了文件精神,传达了各级领导对改进相关报道工作的要求,使文件涉及会议宣传报道的相关精神和内容及时准确地传达到位、传达到基层、传达到个人,让每一位编导、记者、策划、摄像人员都掌握和领会文件精神,落实到具体宣传报道工作中去,切实改进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汇报》1997年1月10日于一版刊登了该报驻杭记者万润龙采写的《“15亿件衬衫积压”竟是空穴来风》的报道,在舆论界、企业界引起震动。此稿发表后,各地许多报纸相继转载。中宣部领导在中宣部阅评小组的阅评意见上作了批示。服装行业主管部门领导和服装行业的厂长经理赞扬这篇报道,认为文汇报敢于及时澄清错误的信息,避免了国家造成更  相似文献   

9.
关于徐虎,各大媒体都“隆重”推出了自己的报道。而工人日报《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之所以能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反响,并得到中宣部等有关方面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我以为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其选材上的准确定位和写作风格上的鲜明特色。新时期需要树立什么样的榜样?工人日报如何宣传大家(各大媒体)都同时推出的同一典型?接受采访徐虎事迹的几位同仁恐怕一开始就遇到了这两大问题。让人欣喜的是《好人徐虎的故事》这组报道陆续见  相似文献   

10.
新华社国内部按照中宣部要求和报道的实际情况,承担组织新华社记者采访并编辑采访团重点稿件、向全国各报台播发这两项任务。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在新华社党组的领导下,一方面组织深入基  相似文献   

11.
《新闻爱好者》2003,(5):13-14
今年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等工作,要求新闻单位努力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此之前,中宣部新闻阅评组曾对甘肃日报对领导活动报道的改进提出表扬,为此,我们特约甘肃日报编辑部写了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陕西档案》2001,(5):4
9月17日,《中国档案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人大代表的职责意识、市委书记的档案情怀》的署名文章,报道了全国人大代表、安康市委书记宋洪武关心支持档案工作,千方百计为档案事业发展排忧解难的事迹.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毛福民同志看到报道后非常高兴,当即提笔致信宋洪武同志,对宋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视表示感谢,并祝愿安康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更大成就.不同的岗位,共同的事业,使两位领导结下了档案情缘.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国家档案局领导对陕西档案工作的关注,看到了陕西各级领导对档案工作的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一、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发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4家新闻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质量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从2月11日起在全国展开。中央主要新闻媒介相继开辟专栏予以报道。这项活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支持。此项活动仍在进行中。二、2月24日,中宣部、广播电影电视部、中国记协举行张根昌同志事迹报告会,号召全国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4.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采写的一篇重大典型报道《张尚昀:孝义震动社会》(《许昌日报》2005年7月5日头版头条),使一个默默无闻的青年学生成了万众瞩目的楷模。张尚昀背着病母去打工而又不误学业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社会,无数读者为之动容。由许昌而至中原,由中原而至全国,天南地北的媒体竞相传播。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称赞他为“当代孝子”,其他省委主要领导及许昌市委书记等相继作出批示,号召向张尚昀学习。中宣部有关材料也两度对《许昌日报》的报道给予肯定和表扬。用百姓的目光报道典型典型报道的典型性,其中就包括先进性,这种先进性体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界》1994,(6)
进一步作好政法宣传最近中宣部新闻调研小组走访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请这四个部门的有关领导谈对当前政法宣传的意见,他们在充分肯定新闻界对政法宣传工作的同时,对改进和加强政法报道提出了建议和希望。1、要继续加强政法工作的宣传,有...  相似文献   

16.
李刚 《新闻三昧》2004,(7):12-14
5月20日,来自中宣部新闻局的一纸通知交到我手上。通知说,5月21日下午,到中宣部二号楼二层电话会议室开会,参加中央新闻采访团,赴河南采访原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的事迹。我注意到,通知上明确要求:“请派一名擅长采写人物报道的记”。我想,报社领导让我去,肯定是出于对我的信任,心里有压力但也有了动力,要求自己一定要努力认真搞好这次采访。  相似文献   

17.
许振超是中宣部推出的重大先进典型,也是改革先进典型报道的一个尝试.在这次报道活动中,<人民日报>深刻领会中宣部关于典型报道改革的重要意义,对整个采访报道活动高度重视,报社领导亲自坐镇指挥,作了精心策划和周密部署.组织调动经济部、记者部、评论部、总编室等部门,在派出得力记者赴一线进行深入细致采访的同时,组织撰写系列言论,并在版面安排上作了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18.
“不重视新闻报道工作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这是第106医院党委“一班人”的共识。正是在他们的热情关心和支持下,医院的新闻报道工作才取得了突出成绩,连年被上级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李院长热心当顾问李炳汝院长是新闻报道的热心人。他经常这样对人说:“新闻报道工作不能只靠报道骨干单枪匹马拼杀,领导要靠上去,帮到位。”李院长抓工作时时处处留心,经常给报道骨干提供线索。去年10月初的一天,他到治疗区检查工作时,耳闻目睹了许多医护人员热心为兵服务的事迹,感觉这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好线索,他当即打电话把这一线索通知报…  相似文献   

19.
袁亮 《出版史料》2009,(1):85-94
五、在新中宣部时期。主持制订出版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在新中宣部时期,许力以同志主持制订我国出版工作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并领导解决出版工作中一些重大的问题,为我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的改革开放和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新年伊始,湖北日报在一版突出位置,推出新栏目"记者走基层",倡导记者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践行"三贴近",真正沉到一线采写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佳作,体现党报公信力,增强党报影响力。2月6日,中宣部部长刘云山批示:"对像湖北日报记者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事迹,综合起来公开报道。"2月13日和14日,新华社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