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秋月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大诗人李白把月亮说成鼍’白玉盘。我认为中秋的月亮更像一面大大的银镜。  相似文献   

2.
晴鹤 《学与玩》2023,(8):34-35
<正>“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代的浪漫派代表诗人李白,和我们的宇航员一样,也有一个伟大的“飞天梦”。不信?你看,儿童时期的李白就对天上的月亮产生了兴趣,长大之后的他,又写出了“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名句。不过,最有力的证明,还是他发明了不少与飞天有关的成语。下面,就让我们穿越回李白所在的时代,在一个假定的故事中,来大胆设想一下,这些成语诞生时的情景吧!  相似文献   

3.
月月亮,高挂苍穹,与太阳“轮流上岗”,为人类照明,真是大自然的慷慨恩赐。与日光不同,月光皎洁而柔和,晴朗静谧的夜晚,月亮成为幽美的景观,给人美好的感受。因此,在古代诗歌中,月亮首先是一种“美”的意象:“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个宁静的夜,仰望星空,观赏着这轮月,不禁想起关于月的一些琐事,快乐、烦恼夹杂在一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小时候,我也曾像今夜一样,手托下巴,仰望天空,幻想着,月亮是不是瑶池琼台里王母用的镜子。王母可怜  相似文献   

5.
月亮幻想曲     
10月27日 星期四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相似文献   

6.
月亮以其皎洁、明亮、辉映大地、光耀古今的特色,成为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因此,古代的咏月诗中积淀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用明月的皎洁、美好来抒发内心的欢乐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陶潜用明月的光亮、亲和表达艰辛劳动中的欢乐。“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以儿童的稚气想像写出了明月的瑰丽、神奇。“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普照大地的月光配以悠扬宛转的笛声,表达了对江南水乡月夜景色的无限向往之情。古诗写月常以水作映衬而倍增其明丽、光华。“春江潮水…  相似文献   

7.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原诗共十六句,这里只节选了诗的前四句。大意是: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便称它是白玉做的盘  相似文献   

8.
童心可鉴     
孩子的世界不仅独一无二而且丰富多采,从教两年来,用一句话总结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童思奇妙,童言有趣,童心可爱。也许你还不太信服,那就听听下面的这些故事吧,它们是最好的诠释。月亮的遐想《古朗月行》是李白的一首描写儿时看月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课后有一道题,让孩子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见到的月亮是什么形状的。孩子们有的说:“月亮是圆的,像一个球。”有的说:“月亮是弯的,像小船。”这时杨笑瑜,一个平时很淘气的孩子,急得已经要站起来了。我说:“杨笑瑜,你来说一说。”“老师,月亮圆的时候像馅饼,弯…  相似文献   

9.
乘凉看月     
今夏的天气非常热,每天晚上我们全家都会到小区广场上乘凉,这时我会对着天空数星星、看月亮。月亮是什么样子?我想起了课文中的唐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便问爸爸:"李白在《朗月行》中描写的景象我怎么没看到?"爸爸说:"现在是农历初二、初三,只能看到西边天上的月牙子,要到农历十五、十六才能看到白玉盘。"果然,我朝天空西南方一看,一弯月牙像小船,  相似文献   

10.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②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③,桂树何团团④。白兔捣药⑤成,问言与谁餐。【注释】①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②瑶台: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③仙人: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吴刚。垂两足:由月亮上的阴影想象而成。④桂树:神话传说中月宫里的桂树。团团:聚成一团。  相似文献   

11.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注释】①李白(701-762):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②瑶(yáo)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赏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小的时候不认识月亮,称它为白色的玉盘。又怀疑它是瑶台仙  相似文献   

12.
晚上,我写作业,因为困乏,眼睛也模糊起来,忽然听到有人在月下吟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相似文献   

13.
月的联想     
也许是因为有了嫦娥、吴刚与玉兔的故事,从来我就觉得中秋节特别有一份天真的童趣;也许是因为有了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上青云端”的诗句,月亮从童年开始便分外可亲。较之于灼烈的太阳,月色的朦胧与清幽似乎更适合谈情、赋诗与漫步;较之于星斗的渺茫,月光的临照总使夜路多了一些踏实。在桂花香中煮茶分饼擘(bai)柚赏月,实是良辰美景兼赏心乐事也,明朝的张岱在《西湖七月半》一文中讽刺了当时  相似文献   

14.
现在让我们把《“活泼”的圆月》送进“美玉加工厂”,看看“加工”后的“美玉”是怎样一副模样——今天是中秋节,吃过晚饭后,我来到阳台上赏月。我朝天空望去,只见月亮高高兴兴地从云层中跳出来,使劲地向上一蹿一蹿地,像是在跳舞。深蓝的天空中,几颗星星在云层中忽隐忽现,像是在和月亮捉迷藏。仔细一看,月亮上隐隐约约有两个小黑点,我想,莫非是传说中的嫦娥和她心爱的玉兔?月亮真圆啊,圆得像盘子,像月饼……洁白无瑕。李白曾经在诗中诵道:“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现在的月亮不正像是晶莹剔透的白玉盘吗?“佳佳,快来帮忙,要拜月亮啦!”妈…  相似文献   

15.
月映悲欢     
<正>或许是过于常见,古往今来,月亮总能被有心而敏感的人刻画出浪漫形象,从嫦娥奔月到中秋佳节,再到“蟾宫折桂”的美好祝愿,月亮无不是被憧憬的对象。诗内更甚。“月”本就是柔美的形象,它投下清冷纯粹、皎白洁净的光。诗人不会吝啬言辞,无论是王昌龄“万年甘露水晶盘”的描摹,还是李白“又疑瑶台镜”的幻想,月亮都美好得不似人间之物。  相似文献   

16.
赏月     
中秋的夜晚,不禁让我想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这耳熟能详的诗句。之所以我能想起它,是因为我们一家人正驱车前往卢沟桥赏月。  相似文献   

17.
月在李白诗中可谓姿态万千。数月之名,有秋月、溪月、湖月、江月、海月,山月、碧山月、关山月,峨嵋山月、汉月、秦地月、楚关月、潇湘月、西江月、边城月、头陀月、罗浮月、金陵月、芦州月、沧岛月、天门月、青天月、云间月、遥台月。喻月之貌,有明镜、瑶台镜、飞天镜、琮钩、素盘、白玉盘、半轮。  相似文献   

18.
与月对话     
<正>夜,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帷幕。皎洁的月光洒在窗台上,映在地面上,平铺出一种安然恬静,让人瞬间静下心来。月亮是否为你寂寞的心拉开了梦幻的序幕?月亮,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景象,我们又记住了怎样的月亮?“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从书中抬起头来望向窗外的月亮,我问月亮:“又有谁不喜欢你呢?古往今来,文人雅客为何总将情感寄托于你呢?”此时,一片黑云飘过月亮,将它的光辉遮住了一半。  相似文献   

19.
诗人以月亮入涛,姿致各殊。晋代的陆机惊羡月亮的皎洁,他在诗中吟道:“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赴洛道中》)诗人隐隐约约地把月亮看成是有灵性的,好像要向月亮发出柔声细询的样子。晋代的陶渊明把月亮看作是自己的伴侣,他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很多学生在学习时,对某些物理概念规律理解不透,尤其是对一些抽象的,或是容易混淆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相关的概念规律,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实效,在实际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其中“引申”“比喻”法就能加深学生对某些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本文结合实例谈谈用“引申”“比喻”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物理概念规律的一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