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品味幸福     
幸福也需要学习,当幸福来临的时候更需要提醒……幸福是什么?幸福也许是口渴时送来的一杯凉茶;幸福也许是考试失败后的安慰与鼓励的话语;幸福也许是劳累时别人帮自己捶背时的感觉;幸福也许是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为老人和小孩让座时的轻松……有人会问,你说了那么多的“幸福”,你自己认为的“幸福”又是什么呢?那一次——下课铃刚响过,教室里就乱了起来,有人抱怨这场雨下得不是时候。而我却像往常一样,静静地收拾着书包,好不容易淋着雨找到了自行车,却发现校门口站着许多人,定睛一看,原来都是给孩子送伞的家长们。“爸,你真好!我知道你会来接…  相似文献   

2.
留给你的孩子美德和仁慈,而不是财产。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贝多芬  相似文献   

3.
知识有所欠缺,才能给幸福留出地方。昨天,华裔高中生侯亮来访,进门就对我说:“你得写一篇文章告诉中国的孩子和家长,美国孩子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幸福,他们压力很大,心里很苦。”见他眼角挂着泪痕,我就问他:“怎么了?天堂里的孩子怎么也有眼泪?”他说:“你知道吗?这一周之内,我有两个同学自杀了。一  相似文献   

4.
一、家规的作用——既是“限制”,又是“伙伴”短期目标禁止或快速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长期目标向孩子传递我们的价值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发展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只有掌握了规则,孩子才能知道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表现得更好、更胜任、更愉快,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发挥自己的作用。*规则指导着孩子与别人的交往,这对于孩子最终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家庭规则向孩子传递着我们的价值观。在幼儿的关键期,为幼儿制订规矩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孩子,而是为了孩子的幸福。规矩可以使孩子感到生活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父母在给孩子自由…  相似文献   

5.
即使你不是一个早期教育专家,也可以 给孩子的生命一个精彩的开始。给你8大武 器,激活你的孩子。要知道爱、关注和基本 的照料才是孩子需要和盼望的一切。  相似文献   

6.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许多父母却由此而陷入教育的误区之中:有的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有的为后代造房置产,以为留下万贯家财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望子成龙,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以为让孩子出人头地就会使孩子拥有幸福。……不错,满足需求,拥有财富、知识和地位,这些都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幸福本身。幸福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过程;幸福不是单纯物欲的满足,而是积极生活的整体状态;更重要的是,幸福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某种条件,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这也就是为什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的就是一个人的眼神能表达内心的想法。对于幼儿来说,由于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不足和表达能力的欠缺,眼神往往是他们表达心声的重要手段。而作为教师,能读懂幼儿的眼神,将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幼儿的需要,更快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之间建立更和谐、亲密的关系。给求救的眼神以帮助。当一个孩子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或者是一个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孩子遇到困难时,他的内心是恐惧的、无助的,他会怯怯地来到你跟前,不声不响地用一种求救的眼神看着你,乞求你的帮助。这时教师应马上放下其他事,来到孩子身边,一面用身体…  相似文献   

8.
社会交往能力是人的社会性当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儿童社会交往影响最大的是家庭.家庭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影响策略有七个方面:营造和谐、幸福的安全港;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适度的爱和自由;家长适时退住,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创设人际交往,给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关注幼儿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掌握和运用解决问题的技能,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机会;创设生活情境,给孩子主动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9.
<正>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多:拼命工作,希望挣更多的钱为孩子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真是做到"俯首甘为孺子牛"。可结果却常常事与愿违,孩子并不买账,他们并没有因此快乐起来。原因何在?这要从幼儿快乐的源泉说起。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情感是由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的需要而引起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说,幼儿的快乐来自外界事物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诚然,幼儿有一定的物质需要,但这个需要并不是他们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一味满足幼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幸福,父母心中总是存在一种固有的模式,并把这种模式强加给孩子,如果孩子在父母给予的所谓幸福的生活中没有感觉到幸福,父母会认为那是孩子的问题,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其实,孩子的幸福在某种程度上很简单,只是你是否掌握了其中的要害。  相似文献   

11.
1.爱:孩子都需要爱,他们对爱的需要远远胜于对玩具的需求。与孩子道别时挥挥手;孩子回家时给他一个问候;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肩;临睡前给孩子一个吻。2.以身作则:对孩子产生最重要影响的往往不是你的言语,而是你的行为,因为在孩子整个成长中,  相似文献   

12.
《教育导刊》2008,(2):F0003
广州市荔湾区玛利亚幼儿园秉承“今天你给我一个孩子,明天我给你一棵栋梁”的办园宗旨,积极开展双语教育和艺术教育,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发掘个人潜能。该园在实践“全人教育”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发展需要,开展了“美感创意”、“动感肢体”、“生活教育”等多类活动,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引领孩子成为快乐的学习者。  相似文献   

13.
每个家长都非常重视教师对自己孩子写的评语,他们对教师写的每句话、每个字都会仔细推敲,所以教师写评语一定要慎重。这项工作我是这样做的:我写好一个幼儿的评语初稿,就读给这个幼儿听,指出在这学期他有哪些进步,当面鼓励表扬他,同时指出他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努力,让每个幼儿知道老师对他的评价。最后我还要征求幼儿的意见,问:“你还有哪些优点、缺点要老师给写上的了老师给你写的评语有哪些地方你不同  相似文献   

14.
你常给孩子讲故事吗如果你想让孩子聪明伶俐、性格好品德好,那就多给孩子讲故事吧因为好的故事会告诉孩子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美的,什么是丑的,什么应当爱,什么应当憎,什么是应当做的,什么是不应当做的……故事,像五彩缤纷的贝壳,一步步地把幼儿引向文学的海洋。在给孩子讲故事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智力。可是,有不少父母却忽视了这种好的教育方法。我对学前班里的50名孩子进行过调查,父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的只有6人,偶尔讲故事的有10人,所有这些只占全班幼儿的32%,…  相似文献   

15.
放学去幼儿园接孩子,你会问孩子什么问题?中国家长一般都是问“今天学到了什么?”而美国家长则是问“你今天快乐么?”近日,来自美国的幼教专家Ida在南京为幼儿家长们上了一堂公开课。这位从事幼教已经30多年的专家认为,中美双方在幼儿教育上差异颇大,中国的应试教育甚至影响到了幼儿教学。双语教学不是上课为了满足家长们的需要,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开设了诸如英语兴趣班、双语教学等,可是Ida说,这些其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在美国也有中美双语幼儿园,但这种双语是指为孩子创造一种双母语化的环境,老师是不会专门为孩子上英语或者中文…  相似文献   

16.
"学生幸福指数"、"学生幸福感"成为今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关键词。今天的孩子幸福吗?孩子,你感到幸福吗?孩子,怎样才能提高你的幸福感?我们的话题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忧虑和思考中展开。我们说,教育不是万能的,它不能使学生不受他所生活的环境的影响,但教育必须保护孩子们心灵中巨大的、无可比拟的精神财富——欢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我们面前的人是孩子,如果我们的孩子没有生活欢乐,在任何时候他都不会觉得仙鹤是蔚蓝色的。"教育的责任在哪里?教育的责任就在于珍惜并维护孩子享受欢乐和幸福的权利;教师的义务在哪里?教师的义务就在于帮助孩子提升感知幸福的能力。但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担忧成为实实在在的促进孩子幸福成长的行为,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倾情付出和实践努力!  相似文献   

17.
生日蜡烛     
妈妈在生日蛋糕上,点亮了五支蜡烛。妈妈,你看,蜡烛穿一身红衣服,挥着金手帕跳舞,它祝我生日快乐。妈妈,你看,蜡烛亮亮的火苗,向我点头。它祝我幸福……是妈妈点亮了红蜡烛,她叫我快乐,叫我幸福。亲爱的妈妈,你看,这五支红蜡烛开了花,这是我送给你的一束花。(选自《幼儿散文》)【评介】这篇幼儿抒情散文,截取了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画面:妈妈为孩子过生日。在孩子的眼里,蜡烛是个身穿  相似文献   

18.
幼教工作者在幼儿美术教学中适时地给孩子们一些暗示,会收到事半功倍的结果。那么,怎样在美术课中给孩子们一些暗示呢,笔者有如下几点体会。一、幼儿美术课要暗示孩子的自信心美术教学中除了知识技能的教学外,更重要的是发展幼儿的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以一种美好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一切,面对未来。有时候一句"孩子,你真聪明!"、"你  相似文献   

19.
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一书给幼儿家庭教育诸多启示:慢养孩子,给孩子成长的时间;自由开放,给孩子成长的空间;民主平等,给孩子成长的氛围;心灵呵护,给孩子成长的养分.  相似文献   

20.
实际上员工最需要的是安全.要有一种依靠。物质不是一种幸福.但不管员工要不要.企业都应该考虑。把基础给员工打好以后.他工作才不会浮躁.才会更有竞争力。企业做大了以后.最重要的问题.一个是制度的延续性.一个是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在“80后”的孩子已经成为了社会的主流.你要对这些孩子负责.要让他们居有定所.这样他们才能快速成长起来。才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奔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