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提出来的重要战略目标.艺术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艺术教育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发挥着其他学科教育难以企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讲究人与自然、人的精神与体魄之间的和谐发展,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有着内在一致性.因此,和谐性这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应是我国精神文明的重要内涵之一,研究传统体育文化和谐理念,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借鉴作用,有助于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想提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和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也是相辅相成、互相助进的;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共产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5.
建设诚信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安全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追求人际之间的和睦共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中,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看,党、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组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四个主体.这四个主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理论宣传、法律规范、道德约束和舆论引导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体的培育.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丰富的内涵。它至少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和谐、汉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和谐、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和谐,以及地区与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决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艰巨性,使它将是一个长期的和历史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作为一个子系统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紧密联系,主要表现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起着基础作用.并且教育通过保持系统内部的和谐以及与社会各子系统的和谐,服务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
计晗 《文教资料》2008,(2):83-8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同一历史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实践中的双向互动作用,对于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安定祥和、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法制环境逐步完善,这均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身与心,民族之间、阶层之间、界别之间的和谐统一。为此,我们应在城乡协和,区域统筹,人、经济。社会和自然统一等方面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从认识和理论层面推进到实践层面,因此,在实然和应然的层面解决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是一个紧迫而又重大的现实课题。基于此,文章从公平正义、权益共享、共生共在的三个层面详细探讨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伦理关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和谐社会的必然性,探讨了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和谐社会所必须遵守的伦理道德规范。最后,指出构建“以人为本”的网络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和谐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的一个最高价值目标。本文在阐述和谐社会的内涵及道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试从道德或曰伦理的视角来探求和谐社会的三大基础:社会公平、社会公正和诚信。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通过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和谐社会对思政教育提的新要求,阐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关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论述了和谐校园的内涵,构建和谐校园的必要性及如何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7.
18.
《周易》是一部包容广大,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古代典籍.它的和谐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把和谐的思想融入当代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周易》是一部包容广大,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古代典籍。它的和谐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把和谐的思想融入当代的科学发展观,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和谐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环境基础和资源保障。生态和谐的实现离不开环境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的过程包含了五个基本的环节,即环境道德认知、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意志和环境道德行为。环境道德教育是提高人类环境道德素质的前提条件,是实现生态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